洪文輝
摘 要:啟發式教學作為一種創造性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最大程度上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還能夠真正立足于學生的層面滿足學生全方位的需求,通過優化教學資源的配置來提升課堂效率,從而使得教學質量也隨之升高。隨著新課改的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時代已然到來,在中國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也積極地創新教學模式,并將啟發式教學應用于課堂實際教學中,提升學生的積極性與思維能力,確保其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得到多方面的培養。為此,文章就啟發式教學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啟發式教學;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對策
一、 啟發式教學的概述
(一)啟發式教學的本質
啟發式教學旨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完善學生已有的知識與技能,并在此基礎上激發學生的思維,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對問題進行思考。在整個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引導和啟發學生,并適當給予建議,讓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也形成良好的心理意識。啟發式教學還能夠極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加強課堂學習氛圍,提高學生探索知識的積極性,進而獲得更多的數學知識。但應用啟發式教學時,教師需要具備一定的教學能力,并結合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展開一系列教學活動。
(二)啟發式教學的意義
啟發式教學是素質時代的創新產物,在啟發式教學模式下,一方面能夠讓學生更積極地去探索,從而發現數學中個性的一面,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所在;另一方面,能夠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高效地達成教學預定的學習目標,當學生很容易地完成教師布置任務的時候,便進一步促進了學生的熱情。長此以往,學生的整體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二、 小學高年級數學中啟發式教學的應用現狀
(一)以結果啟發式為主
啟發式教學是一個比較系統性的教學模式,囊括了記憶啟發、材料啟發、比喻啟發、情境啟發等多種內容,這些不同形式下的啟發對課堂教學來說都能夠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但從實際教學現狀來看,當前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大部分還是以啟發式教學為主,難以全面地將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出來。盡管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中留下深刻印象,但由于個人積極性受到了限制,還是使得教師在整個課堂上占據了主導地位,而學生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處于被動狀態。與此同時,在遇到一些困難程度較高的數學問題,學生也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最終還是需要依靠教師的幫助才能夠完成。例如在十進制的教學中,教師問到學生,100萬是多少個10萬,學生很快就能回答道:10個!盡管答案是正確的,但由于在教學中,教師只是注重結果,學生對十進制的具體內涵是不清楚的,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
(二)將提問與啟發相等同
提問式教學在啟發式教學的應用過程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但兩者之間的差異較大。提問式教學更多情況下是為啟發式教學的開展營造良好的氛圍,為其奠定一定的課堂基礎;而啟發式教學則是要立足于學生的探究能力之上,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為主要目的。所以說,提問式教學和啟發式教學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但前者的存在是為后者奠定堅實的基礎。當前,部分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在教學時,會將提問式教學與啟發式教學相等同來看待,認為只要問題設置的足夠有效,就能夠對學生起到啟發的作用。比如在講述“長度概念”時,教師會向學生提問:“一條繩子對折四次后,若用剪刀從中間剪斷,一共會得到多少段繩子呢?”學生的回答八段、十段不等。然而,只要學生的回答不是標準答案,教師就會直接否定,一直到學生說出正確答案為止。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產生“猜”的習慣,當遇到問題時,學生并沒有深入去思考,而是為了“湊熱鬧”連同其他同學一同回答問題。而教師也沒有對問題進行實質性分析,以至于學生的思維無法得到有效培養。
(三)過于注重題海戰術
部分教師在應用啟發式教學時,會認為創新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無法融合,只有突破傳統模式的限制,端正自己在教學中的角色,以學生為主導就能夠利用好啟發式教學。其實不然,只要教師能夠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就能夠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從而達到啟發的目的。盡管這一認識與素質教育和啟發式教學的要求相符,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部分教師存在些許偏差。部分教師會將課堂劃分為不同板塊的內容,并將講授時間與訓練時間按照適當的比例進行調整。訓練占據課堂大部分時間,教師希望通過訓練促進學生自主思考,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但從實際教學效果來看,學生的思維和探究能力并沒有得到相應的提升。主要是因為在啟發式教學應用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要與學生的主動學習相結合,并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只有教師先進行基礎鋪墊,才能夠引導學生做相應的習題進行自主思考,進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探究能力。所以,兩者之間是具有先后性的,如此才能真正發揮出啟發式教學的作用。
三、 啟發式教學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正確引導,激發興趣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結合推理教學,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來活躍學生的思維,以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并在后續學習中能夠形成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遇到問題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數學分析是要經過獨立研究思考的,在課堂實際教學中,為進一步調動學生創新性思維的發展就需要突破傳統模式下的知識教育體制,強調基礎教育,并適當以情境的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氛圍。對學生而言,就需要其在教師的不斷引導之下,朝著學習目標不斷前進,并在此過程中,不斷形成自主探究、自我學習的能力,實現自我教育。例如,在講述“騎自行車的知識”時,教師便可以在多媒體上展示自行車圖片,或拿來道具,以真實的自行車向學生展示自行車的相關概念,引導學生了解更多知識。在對小學高年級學生進行啟發性教育時,就需要運用多種手段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如此才能夠不斷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進而提升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