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木鐘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轉變教育教學觀念,革新課堂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教學中,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教師是課堂學習的引導者,起到的是“主導”的作用,要真正把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出來,課堂上鼓勵學生動手操作,運用多種現代技術手段配合課堂教學,引導學生課后進行反思,從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式;轉變;提升;效率
葉圣陶指出:“教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講是為了達到用不著講。”教要向不教轉化,講要向不講轉化。學生會學是學生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有效的數學課堂必須要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獲得基本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這就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 真正落實學生課堂主體地位
在傳統的“滿堂灌”式的課堂教學中,學生不是課堂學習的主體,他們只是被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也正因為如此,學生的學習熱情沒能被激發,主觀能動性得不到發揮,學習效率自然也就無法達到良好。這也正是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會被時代拋棄的最主要原因。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倡導“先學后教”,踐行著一種真正把課堂學習主動權交還給學生的教育理念。在這種新型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是課堂學習的引導者,起到的是“主導”的作用。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及分層學習。學生自行選擇學習的方式,這樣有利于他們從自身的學習經驗和長處出發,達到自己個人學習的“最近發展區”,獲得理想的個性化學習成果。
傳統教學模式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授課教師習慣于把知識的傳授作為課堂教學的核心,把課堂教學的注意力放在知識教學目標上,從而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形成訓練,以及思維、情感、態度等的培養。而這一點恰恰是為小學生所厭煩的。試想,教師面對的明明是一群思維活躍、能力超群、渴望證明自己的勇士,非要把他們當成一群什么都不懂、啥也不會的傻瓜,那么又期望他們能夠在學習中帶來什么樣的驚喜呢?所以說,尋找到真正適合于校情、班情的先進、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并不難,關鍵還在于教師的理念。只有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先進了,他們才能更好地從學習者情感因素出發,進而設計出適合學生基礎與實際的課堂學習方式,通過引導他們通過自主學習、動手實操、存留疑問、開展合作、深入探究、反思質疑等方式進行深度學習。只有這樣,教師真正地理解并更新了課程改革的理念。而課堂教學改革也就順理而成章、水到而渠成了。
二、 構建學生動手操作演練課堂
教學是一門藝術。一位小學數學教師能夠把原本枯燥乏味的數學課上得生動有趣,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取得課堂學習效果的最大化,這是老師掌握了數學教學的藝術。反之,一位小學數學老師罔顧學生感性思維強而理性思維弱的年齡特點,沒能很好地克服學生學習特點上的短處,充分發揮他們的長處,這樣的老師是庸師。教育學與心理學原理告訴人們,學生的思維是沿著一定的規律發展的。任何違背教育規律的做法都是錯誤的,是無法取得理想的教育教學成果的。所以說,一名合格的小學數學教師,首先應該做足學情分析的功課,學會從教育學和心理學的角度去分析具體問題,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適宜的教育教學方式。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教學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小學階段的孩子具有感性思維較強而理性思維較弱的特點,這是教育界的共識。那么,合格的小學數學教師就應該盡可能地通過改變課堂教學方式,通過構建學生動手操作演練課堂來拓展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形成相應能力的渠道,盡可能地通過強化學生的感性認識來促進他們的理性認識發展。以四年級幾何教學為例,這個階段的孩子空間圖形的意識還不夠強。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通過板演示范解法,推導公式,解說概念。學生往往會聽得明白,可是要讓他們利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他們卻又會頭腦空白,一籌莫展。這是為什么呢?從上述理論來分析,可以發現原來學生是通過理性認識渠道來理解掌握知識,所以充其量只能算是表面上聽懂了,實際上卻沒能形成真正的解決問題能力。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動手實操、演練的機會,引導他們在感性認識的過程中自己去發現規律,去概括特征,去掌握方法。小學生才能在學習中很好地認識幾何圖形,從而學會想象,學會創造,提高幾何學習效率,激發主動學習的興趣。例如:學習“面積和面積單位”這節課時,一開始,可以出示一個小長方形,提問:“如果老師請兩位同學同時為黑板的面和長方形涂滿顏色,誰先涂完?為什么?”學生一眼就看出黑板的面大,長方形小。所以,人人踴躍發言。這一新課導入的設計,不僅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而且讓學生感覺到“面”有大有小,為面積概念的建立創設了情境,奠定了基礎。
三、 多種現代技術手段配合教學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時代的進步,各種先進的教育教學技術手段不斷地被運用到課堂教學中。這些教育教學技術手段的終極目標就在于豐富課堂教學樣式,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積極參與,給予學生更為強烈的感覺沖擊。合格的新時代教師應該積極適應形勢的發展變化,主動學習,靈活掌握各種新型、先進的教育教學技術手段。并且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的需要,主動巧妙地將教學技術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去。從學生角度來看,一位能夠靈活運用現代化教育教學技術手段來組織教學的小學數學教師特別受歡迎,這樣的老師的課堂也特別受學生所期待。而那些使用黑板加粉筆的老師的數學課堂總是沉悶無比,也是不受歡迎的。
在使用現代化教育教學技術手段的過程中,小學數學老師一定要有個清醒的認識,那就是現代化教育教學技術手段是一把“雙刃劍”,需要數學教師慎重使用。從利的角度來看,現代化教育教學技術手段能夠把聲音、文字、圖像,甚至視頻等媒介集于一體,更直觀也更具表現力與感染力,這些教學(展示)效果是教師的單純講授與自制教具所無法達成的。有效地運用了這些技術手段,可以起到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促進理解感悟、留下深刻印象并最終獲得理想學習效果的作用。也應該看到,任何事物都是有著兩面性的,凡事有利也一定有弊。不管怎么說,現代教育教學技術手段都只能算是教學輔助手段,是不能完全取代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