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因極端強降雨引發的河南災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隨著多地救援行動的展開,眾多服裝企業也迅速行動起來馳援河南。
據本刊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25日,多家本土服裝企業捐款捐物已逾3.5億元,其中安踏集團捐贈價值5 000萬元現金和裝備、鴻星爾克捐贈價值5 000萬元物資、勁霸捐贈5 000萬元物資、雅戈爾捐贈價值3 600萬元物資、喬丹體育捐贈價值3 000萬元現金及物資、特步捐贈價值3 000萬元鞋服裝備、太平鳥捐贈價值3 000萬元物資、李寧捐贈價值2 500萬元現金和物資、361度捐贈1 000萬元現金和物資、九牧王捐贈1 000萬元現金和物資、利郎捐贈價值1 000萬元現金和物資、依文集團捐贈520萬元物資、希音捐款500萬元、博洋集團捐贈價值500萬元現金和物資、URBAN REVIVO捐贈價值500萬元物資、藝之卉捐贈價值500萬元物資、探路者捐贈價值300萬元裝備物資、地素時尚捐款100萬元、日播時尚捐款100萬元、羅拉密碼捐款30萬元、十三余捐款10萬元、卡爾丹頓捐贈4 000箱礦泉水、匹克為河南有需求的困難群眾提供免費食品和物資……
“風雨同舟,萬眾一心?!痹跒那槊媲?,這些服裝企業心系災區所展現出的社會責任感與擔當贏得了大眾好感。不少網友親切稱之為“國貨之光”,并表示要力挺國貨發展。其中,運動品牌鴻星爾克“一夜爆紅”。令大眾動容的是,近兩年凈利虧損的鴻星爾克,卻毅然向河南災區捐贈了價值5 000萬元的物資。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币詫嶋H行動予以支持的網友們開始大量涌入鴻星爾克直播間。數據顯示,僅鴻星爾克抖音直播銷售的53個小時內,網友們的點贊數已達4.38億次,“野性消費”總額超過1億元。如此風卷殘云式掃貨的背后,其實是大眾對有擔當企業的善意回饋。正如一位網友所說,終于明白為什么我們要支持國貨,因為在大災面前,中國企業頂得?。。ㄎ模K葉)
觀察
上半年我國經濟增長12.7%
7月15日,我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上半年經濟數據。初步核算,2021年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53.22萬億元,同比增長12.7%,比一季度回落5.6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5.3%,兩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個百分點。
在經濟持續恢復增長的同時,經濟結構調整進一步優化。從供給端來看,2021年上半年制造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7.9%,比2020年同期提高1.3個百分點。從需求端來看,2021年上半年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0.9%,比一季度上升4.9個百分點?!?021年上半年經濟持續穩定恢復,供需循環暢通,為下半年經濟運行打下比較好的基礎。從影響下半年經濟走勢的因素來看,總體上支持經濟進一步恢復、進一步向好的因素在逐漸增多?!眹医y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表示,上半年宏觀政策繼續保持了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有利于為企業紓困解難,持續為市場注入生機活力。
央行降準扶持實體經濟發展
7月15日,全面降準落地。與此同時,央行實施1 000億元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利率為2.95%。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此舉體現了央行維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的意圖,顯示穩健貨幣政策基調沒有發生變化。
事實上,在7月7日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已對此次降準進行“預告”,提出“適時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進一步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今年以來,我國經濟處于持續恢復過程中,但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使得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承壓。因此,亟需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降,穩定市場微觀主體的預期。在此時實施全面降準,有助于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為企業生產經營和經濟平穩運行創造適宜的利率水平。

>>7月16日,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上線交易,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碳市場。截至首日收盤,全國碳市場收盤價較開盤價上漲6.73%,當日累計成交量達410萬噸,成交額超2億元。建設全國碳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也是我國推動實現“碳達峰”目標與“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政策工具。
事件
六部門發文加快培育制造業優質企業
近日,工信部、科技部、財政部、商務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培育發展制造業優質企業的指導意見》,提出準確把握培育發展優質企業的總體要求、構建優質企業梯度培育格局、提高優質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促進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等10個方面指導意見,力爭到2025年基本形成優質企業梯度培育格局,發展萬家“小巨人”企業、千家單項冠軍企業和一大批領航企業。
工信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加快培育發展制造業優質企業,不僅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防范化解風險隱患、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的迫切需要。
江南布衣官宣三大品牌代言人
7月15日,設計師品牌集團江南布衣旗下三大品牌JNBY、LESS、速寫同時官宣全新形象代言人,其中國際名模雎曉雯出任JNBY品牌形象大使、知名演員周迅為LESS品牌代言人、韓國男星劉亞仁為速寫品牌代言人。
多品牌規模化運營是江南布衣集團的核心策略之一。在目前江南布衣集團的品牌矩陣中,主品牌JNBY無疑是最為成熟的品牌,而包括男裝品牌速寫、童裝品牌jnby by JNBY、女裝品牌LESS在內的成長品牌組合,則是江南布衣馳騁多元服裝市場的“生力軍”。而此次江南布衣集團選擇三位明星代言人的背后,被認為是品牌全面發展的一次戰略升級,是品牌發展的助力及與消費者溝通的升級,而不是流量的角逐。
小紅書折戟美股IPO
7月16日,據外媒報道,小紅書將暫停在美國上市。而在2021年4月,有知情人士表示,小紅書計劃在2021年中前后在美國上市,擬籌資5億美元至10億美元。
從做“海淘”攻略起家至今,小紅書已走過9個年頭,如今可謂是“國民種草機”。不過,最讓其引以為傲的“種草”功能正在面臨挑戰。除了小紅書外,微博、嗶哩嗶哩等平臺都有“種草”功能。據悉,小紅書的盈利主要來自種草帶貨、會員體系、電商直播和廣告收入,而廣告和電商為其主要收入來源。小紅書市場營銷負責人佩恩曾表示,月活躍用戶約1億人的小紅書已經成為廣告主爭相入駐的營銷主戰場。但是,由于小紅書難以形成閉環,用戶在小紅書上被“種草”后大多數會轉戰淘寶、京東購買商品。難以將用戶留在平臺,缺乏變現能力的小紅書,“種草社區”的故事將越來越難講。

>>7月23日,2021年亞洲數字藝術展在北京時代美術館開展。展覽匯聚了來自7個國家和地區的60余位藝術家創作的50余件數字藝術作品。圖為觀眾在現場參觀數字藝術作品。

>>7月23日,在宰牲節假期過后,孟加拉國再次啟動為期兩周的“封城”措施。圖為警察在孟加拉國首都達卡街頭進行檢查工作。
國際
IMF預計全球經濟增速為6%
7月21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表示,IMF最新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增速為6%,這一預期與4月的預期相同,但上調或下調了一些國家的經濟增速。在4月,IMF曾預測,隨著疫苗供應的改善以及全球經濟前所未有的財政刺激措施落地,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將達到6%,這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最高增速水平。格奧爾吉耶娃表示,除非新冠疫苗接種速度加快,否則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復蘇將受到阻礙。
紐約時裝周將在第五大道舉辦
近日,紐約第五大道協會宣布,2021年9月的紐約時裝周將首次在第五大道舉辦。據悉,紐約時裝周的所有活動都將在位于第五大道608號一棟三層大樓舉行,屆時樓內將被改造成多個可以舉行T臺走秀、服裝展以及交流活動的空間,供品牌和設計師使用。第五大道協會主席Jerome Barth表示,非常歡迎紐約時裝周來到第五大道,這里是全球奢侈品購物的中心,期待借這次機會為第五大道吸引更多的新興設計師和頂尖品牌。
柬埔寨推出新投資法草案
柬埔寨內閣會議近日審議通過新版《柬埔寨王國國家投資法》(以下簡稱“新投資法”)草案。按此規定,政府批復合格投資項目的時間將由現在的31個工作日縮短為20個工作日。柬埔寨首相洪森表示,新投資法旨在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吸引外國投資者,為其在柬埔寨投資提供便利。較大力度的稅收優惠是新投資法草案的一大亮點,譬如企業用于投資購買廠房、機械等生產資料的支出,可獲得150%~200%的稅收返還;員工培訓支出也將提供150%的稅收返還。
數字說話
27.1%
1—6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8.07萬億元,同比增長27.1%,比2019年同期增長23.18%。其中,出口9.85萬億元,同比增長28.1%,比2019年同期增長23.9%;進口8.22萬億元,同比增長25.9%,比2019年同期增長22.32%。
29.25%
1—6月,我國紡織服裝累計出口9 088.7億元,同比增長3.27%。其中,紡織品出口4 448.5億元,同比下降14.63%;服裝出口4 640.2億元,增長29.25%。
6.91%
6月,紡織服裝出口1 781.4億元,同比下降13.38%,環比增長12.65%。其中,紡織品出口806.2億元,同比下降29.55%,環比增長2.27%;服裝出口975.2億元,同比增長6.91%,環比增長22.96%。
13.29%
1—5月,我國服裝行業規模以上12 451家,實現營業收入5 250.65億元,同比增長13.29%,增速較2020年同期回升30.18個百分點;利潤總額23 4.56億元,同比增長27.87%,增速較2020年同期回升57.04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利潤率為4.47%,比2020年同期提高0.51個百分點。
11.7%
1—5月,我國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7%,增速較2020年同期回升24.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企業完成服裝產量90.75億件,同比增長20.89%,增速較2020年同期回升38.8個百分點。
8.3%
1—5月,我國服裝行業實際完成投資同比增長8.3%,增速比2020年同期回升47.5個百分點,仍低于紡織業和制造業整體水平8.8和12.1個百分點。

>>7月17日,一年一度的“淘寶造物節”在上海舉行。全球最大的密室逃脫、火柴盒漢服、三星堆盲盒……在各種“寶藏神店”大集結的背后,是阿里巴巴對年輕用戶需求喜好的深度挖掘,用9天的創意“狂歡”來致敬中國年輕人的創造力。
聲音
“本土化的數字化戰略可以有助于品牌擴大受眾,若只是執著于一個單一的、沒有變化可言的品牌形象,那便是冒著在層層文化轉述中迷失自我的風險,這會降低來自其他文化背景的人識別品牌形象的能力。”
—奢侈品品牌迪奧首席執行官Pietro Beccari表示,迪奧仍需在數字化領域不斷努力創新,包括品牌的存在感、認知度,以及講故事的能力都需要進一步提升。因為消費者尋求的是更深層次的、具有真正意義的聯系,這是植根于身份認同與文化傳統的,只有既鼓舞人心又激發靈感,才能加深消費者對品牌的理解,增進對品牌的吸引力。他認為,現在的人比以前更容易對一個事物產生疲倦感,因此企業必須為其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和驚喜。目前,迪奧品牌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不斷發展,尤其是在中國市場。所以,品牌不斷地進行數字化策略的反省和測試,并追求獨創性、適用性和敢于冒險的精神。
“做品牌、消費品最重要的是,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消費者創造價值。如果消費者覺得喜歡這個品牌,那說明它能帶來超乎其原有認知的使用價值,而不單單只是價格。”
—特步集團創始人、特步國際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丁水波表示,很多國際品牌在國外其實已經有很長的發展歷史,但當他們來到中國時為什么會水土不服,主要就是因為不懂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每一針、每一線、每一個配件、每一個包裝……現在這個產業鏈路上的所有細節都在升級和重塑,以確保每一環節的品質?!?/p>
—美邦服飾創始人周成建表示,要回歸圈內、回歸業內、回歸專業,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當自己的使命清晰了之后,很多事情做起來其實未必有那么難。
“我認為手工藝是創意和制作的基石之一,而時尚與制作密切相關?!?/p>
—奢侈品品牌羅意威創意總監Jonathan Anderson認為,制作和手工藝十分重要,而品牌排在其之后。對于品牌來說,真正重要的是在品牌背后制作服裝的每一位工匠和參與者。
媒體報道
①
《FASHIONOMY時尚界》7月20日
品牌還要不要選流量代言人?
7月19日,“頂流”明星吳亦凡與網紅都美竹之間的風波迅速發酵。截至7月23日,奢侈品品牌路易威登已宣布終止與吳亦凡的合作。不可否認,流量依然是當下品牌選擇代言人的主要指標,其目的很直接,看準了人氣和銷量。一方面,全球奢侈品市場中心向亞洲轉移,中國市場迅速崛起,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將中國市場單獨看待,并在上海或者北京等地設立中國市場總部。另一方面,“粉絲經濟”為奢侈品牌深耕中國市場構建了一條捷徑。社交媒體帶來的媒介變革,讓聲量的制造者從傳統媒體和奢侈品牌變成了大眾,流量明星現象就是這種變革派生而來。
但隨著粉絲反過來成為控制品牌和明星關系的主人,品牌卻失去了對此掌控的能力。這也是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打造自有媒體品牌,并推行用虛擬模特和虛擬角色做代言人的原因。

②
《第一財經》7月16日
中國運動品牌正不斷逼近防線
沖勁十足的中國運動服飾零售商正不斷逼近全球運動服飾巨頭們的防線。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經濟研究所在一份最新公布的報告中指出,2020年中國運動鞋服市場規模超3 000億元,在多層因素驅動增長動能逐步釋放的前提下,該行業未來發展空間廣闊,將呈現多強格局。投資銀行高盛集團也發布研究報告預測,國產品牌市場份額將繼續上升,并認為安踏和李寧均有近50%的上漲空間。
顯然,在國際品牌全球資源壁壘高企的競爭下,中國運動服飾零售商們通過與本土消費者在文化上產生更多的情感共鳴,已逐步從各自的細分領域中找到突破口,在安踏、李寧等頭部梯隊企業的引領下將繼續超越行業增速。不過,目前國產運動品牌剛剛走出下沉市場,要想趕超國際運動巨頭,仍有較長的一段路要走。

③
《時尚頭條》7月7日
主打舒適的內衣“正當紅”
近日,貼身衣物品牌“NEIWAI內外”完成1億美元的D輪融資,這也是這家專注于貼身衣著舒適體驗的新國貨品牌自2012年創立以來的第六輪融資。
隨著“內衣為自己而穿”理念的興起,以及疫情帶來的居家需求,從無鋼圈到無尺碼,主打舒適的內衣品牌漸漸抓住風口,強勢搶占女性服裝產業的最后一片“藍海”。而在由彼(Ubras)、蕉內、奶糖派等國產新銳貼身衣物品牌的快速發展下,內衣市場競爭也漸趨同質化,如何在舒適的基礎上進一步“殺出重圍”,或許是“NEIWAI內外”等品牌需要考慮的。

④
《門道FASHION》7月19日
時尚品牌展的藝術價值重要嗎?
品牌展也好,品牌贊助的聯合藝術展也好,都由來已久,但始終沒有明確的定義。它們只有一個共同點:走出商店,走進藝術場所。但品牌展的兩難境地也在此體現:究竟是只展示藝術修養,還是站穩奢侈商品生產者的定位?
譬如奢侈品品牌迪奧屢次策劃展覽,邀請各類藝術家把其標志性的Lady Dior手袋做進一步改造與二次創作。這種方式進一步加強了品牌溢價,形成超越商品意義的藝術創作。但這樣做雖然確實有藝術性了,卻讓品牌的存在感不夠強。于是,就出現品牌展“藝術化”的現象。奢侈品品牌古馳的“古馳原典”展覽主旨就不再是去深入思考一個當代命題,而是反復對于品牌形象的詮釋與固化。其實,品牌展也好,聯合藝術展也好,都在實踐同一件事:把奢侈品品牌的價值提升到更高的符號價值,把“買它”提升到“為了藝術,買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