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榮
一、高考地理試題中的道
高考地理試題中的“道”,是指高考地理學科的考試規律,高考地理試題的命題設計都是圍繞這個規律來設計的,掌握了地理考試規律就等于悟出了高考地理試題中的“道”,即得“道”。
高考地理試題中的道是指:高考地理試題是在一個地域上,選擇這個地域上的地理事物或現象或過程或演變作為試題素材,通過地理敘事構建試題情境,從事物或現象的原理與規律設定思維角度,或者從事物和現象分布與抽象上設定基本技能,考查考生的核心素養及關鍵能力。
地理高考試題設計格局如下:
用某一區域中的事物或現象來設置試題情景
揭示與該事物或現象相關的地理要素的原理與規律
用要素的原理與規律來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地理要素:分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自然要素:氣候(光照、氣溫、降水、蒸發、溫差、氣壓、風)
地形(巖石、地貌、地質作用、地質構造、板塊運動、侵蝕、搬運、堆積)
水文(河流、湖泊、水庫、支流、干流、源頭、補給類型、徑流量、含沙量、流速、結冰期、汛期、凌汛、浮游生物、魚、蝦、貝殼、藻類、泥沙、鵝卵石、河口、河谷、階梯、凹岸、凸岸、湖岸、湖底)
植被(樹根、樹干、樹葉、草的根部、灌木、草甸、森林、草原、荒漠、基帶、帶譜、陽坡、陰坡、迎風坡、背風坡、雪線)
動物(特種動物、古老動物、動物群體、動物生物鏈、動物天敵、藏羚羊)
人文要素:人口(人口數量、人口遷移、人口素質、人口紅利、人口政策、勞動力、老齡化、自然增長、機械增長、人口比例、人口比值)
農業(農作物、糧食作物、經濟作物、耕種制度、耕種技術、品質、特色農業、生態農業、電商農業、扶貧農業)
工業(成本、利潤、質量、競爭力、品牌、技術革新、投資環境、產業結構、循環生產產業轉移、產業調整、產業升級、工業分散、工業集聚、勞動力、自動化、人工智能、企業兼并重組)
城市(城市功能區、城市交通、城市等級、城市化、城市商務中心、城市景觀、城市文化、城市攤點、城市生活、生態城市、綠色城市、智能城市)
交通(五種交通運輸方式、交通布局、新型交通工具、交通線路、高鐵、無人飛機、無人駕駛、電動汽車、城市輕軌、地鐵、無人駕駛公車、共享汽車、共享單車)
文化:(工藝品文化、農耕種植文化、古建筑文化、民族風情、節日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
二、高考考試評價體系
高考評價體系由“一核”“四層”“四翼”組成,其中,“一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回答“為什么考”的問題;“四層”為高考的考查內容,即“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必備知識”,回答“考什么”的問題;“四翼”為高考的考查要求,即“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回答“怎么考”的問題。
(一)必備知識
必備知識是在梳理高校專業學習要求、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中的內容標準、歷年高考考查的知識內容的基礎上,根據考試形式和教學實際情況系統整合、掇菁擷華而成的。
1. 教材中的主干知識:
自然地理主干知識:球運動(時間、日期的計算,太陽直射點移動圖所包含的知識點)、大氣受熱過程、熱力環流、氣壓帶風帶、季風、天氣系統、氣候、全球變暖、河流的補給類型(水文、水系特征)水循環、洋流、地殼運動(板塊運動)、外力作用(河流的侵蝕與堆積、風力作用、冰川作用、海浪作用)、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山地垂直地帶性的分布規律。
人文地理主干知識:人口、農業、工業、城市、交通、文化、資源、循環經濟、產業轉移。
2. 學習大學專業所需的基礎知識
地質學、地貌學、植物地理學、氣象與氣候學、水文學、經濟地理學、城市地理學、人口地理學、區域地理學等基礎知識。
3. 歷年高考試題出現的考點知識
近五年高考試題考點特征:
選擇題:
第一個題組:1—3題:文化、產業
第二個題組:4—6題:人口
第三個題組:7—9:水域、地貌
第四個題組:10—11:緯度景象
綜合題:
考查一:自然要素:
氣候:光照、氣溫、降水、蒸發、溫差、風向、太陽輻射的特征、成因、影響。
地形:地貌(侵蝕、堆積)的特征、成因、影響。
河流:徑流量、含沙量、流速、冰期、魚、蝦、水藻、微生物、礦物質、鹽度的特征、成因、影響。
自然地理專業知識:探究天氣、氣壓帶風帶、洋流、熱力環流、水循環、河流階梯、河床形成等原理規律的成因。
考查二:人文要素
經濟:人口、農業、工業、交通、城市、產業等的影響因素。
考查三:人地關系
環保、措施、作用、意義、個人觀點。
(二)關鍵能力
關鍵能力是指即將進入高等學校的學習者在面對與學科相關的生活實踐或學習探索情境中的問題時,有效地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所必須具備的綜合能力和學科知識。包括:高考的四大能力:獲取和解讀信息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能力、描述和闡述事物能力、探討和論證問題能力
(三)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是即將進入高等學校的學習者在面對生活實踐或學習探索情境中的問題時,能夠在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指導下,合理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有效地組織整合學科的相關知識,調動運用學科的相關能力,高質量地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品質。 地理核心素養的內容:①區域認知、②綜合思維、③人地協調觀、④地理實踐力
(四)核心價值
是指即將進入高等學校的學習者應當具備的良好政治素質、道德品質和科學思想方法的綜合。
結束語:高考評價體系中的“四層”考查內容和“四翼”考查要求,是通過情境與情境活動兩類載體來實現的,所謂的“情境”即“問題情境”,指的是真實的問題背景,是以問題或任務為中心構成的活動場域。對地理學科來講就是以某一區域的事物或現象來設置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在情景中思考此問題與地理學中的那個地理要素有關,圍繞這個地理要素的原理與規律去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