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長聲

【摘 要】 課件的第一要務是為教學服務,是輔助教學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嘩眾取寵的行頭。筆者結合自己長期的教學實踐,對課件制作提出了要處理的關系,一是要處理好簡易性與實用性的關系,二是要處理好順序性與隨機性的關系,三是處理好交互性與操作性的關系,四是處理好新穎性與科學性的關系。
【關鍵詞】 課件制作? 表現形式與功能? 流程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課件已逐步進入尋常的課堂,縱觀諸多課件,可謂五花八門,有的步入一些誤區,尤其是一些初學者。筆者結合Authorware中文版制作課件的實踐,談一談課件制作的幾點體會。
一、正確處理好簡易性與實用性的關系
簡易性與實用性是說課件的表現形式與功能用意要相得益彰。有的課件過多的運用畫面出現的特技效果,或過多的引入動畫,整體顯得花花綠綠,把學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欣賞、揣摩課件表現形式上去了,沒有心思去思考所提出的問題。我們要正確認識形式與內容的辨證關系,要正確理解課件與教學的關系。
課件在方便快捷、形象生動的出示信息方面有著其它電教媒體不容易或不能具有的優勢;在加大課堂教學容量、提高教學密度方面有著無可替代的優勢。任何事情都具有其兩面性,縱使是課件過多過濫地使用,也會影響教學目標的優化。比如用課件展示漢字書寫的順序,那樣做會失去教師板寫的示范作用。如果僅讓學生觀察課件展示的漢字書寫順序,學生不跟教師一起動手書寫,其弊端不再贅述。
實用性應該是制作課件的首考因素:我們用課件要達到什么目的;如何達到這個目的;這個目的實現的過程有沒有無關因素的干擾;如何利用最簡易的方式去實現這個目的,這是一個優秀課件制作者要考慮的問題。制作課件應本著“用簡不用繁”的思路。對于初次接觸的學生可能感到好奇與新鮮,能培養學生的能力或意志嗎?如果再處理不當,甚至可能干擾正常的教學秩序。
有時為了要達到較好的效果,必須使用比較復雜的方式,筆者強調的意思為簡易是實用性的簡易,不是簡單的堆加,反對“嘩眾取寵”的“虛榮”。
二、正確處理好順序性與隨機性的關系
順序性與隨機性是說課件的流程要科學合理。順序性指縱向的流程,課件演示時從頭到尾按既定的順序播放,不能調整內容的先后順序,也不能重復播放,全憑事前設計的路線一走到底;隨機性指橫向的流程,課件演示時可以根據需要調整播放內容的先后順序,也可以重復播放。
因此,一般來講,課件最好設計成隨機式流程,但隨機式流程的按鈕會占用主界面的許多區域,另外每演示完一個環節后就回到主界面,讓學生在認知感覺上沒有“峰回路轉”“柳暗花明”式的縱深探索的經歷,似有“殊途同歸”“原地踏步走”的感覺。故此,將順序性流程與隨機性流程有機結合更有助于教學目標的深化。
由順序性流程的特點決定了宜將一環扣一環縱深發展式的內容設計成順序性流程。例如:我設計的“花邊有多長”(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三年級上冊第47頁)課件,其實講授的是長方形的周長。課件大致分為①出示課題②溫故知新③周長的定義④隨機求周長⑤求周長的三種方法⑥人機比賽求周長⑦人機交互求周長⑧宣布下課八個環節。最初,我把它們均按順序性流程設計,后來考慮到④環節既可以在⑤環節之前,也可以在⑤環節之后,甚至⑤環節前后都需要④環節,我又把八個環節都改成了橫向結構。但每個環節后都返回主界面,讓學生感到探索好似又回到了初始。
最后我設計成①—②—③-④⑤ ⑥⑦—⑧的流程。其中⑤環節中的三種方法也設計成隨機式流程,以解決學生在探索過程中可能出現無序性的情況。
三、正確處理好交互性與操作性的關系
交互性與操作性是說課件要設計成可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的探索工具。Authorware中交互類型有11種之多,利用它們可充分實現“人機對話”,達到高層次的交互。這里所說的交互主要指條件交互、限次交互、限時交互、文本交互的綜合運用。
仍以上述的“花邊有多長”課件為例:在⑥人機比賽求周長環節中,(即先由計算機隨機出示長方形的長和寬,數秒后計算機自動出示長方形的周長答案,看一看是計算機運算的快,還是學生運算的快)為了實時控制和調節計算機出示答案的時間,利用條件交互創設一個控制電腦出示答案時限的滑尺。讓學生自行調節計算機出示答案的快慢,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再讓學生把計算機出示答案時限逐漸由長變短,使學生在循序漸進,充滿興奮、快樂的過程中提高計算能力。
在⑦人機交互求周長環節中,(即讓學生根據電腦出示的題目,自己輸入數據,按Enter鍵后,計算機隨即出示是否正確的提示)利用文本交互、限次交互就可以完成人機交互練習的設計。學生在第一次輸入錯誤時,計算機則顯示“別灰心,相信你能行!”的鼓勵語,當第二次輸入錯誤時,計算機則顯示“再仔細些,你一定能做出來!”的鼓勵語,當輸入正確時,則掌聲迭起,并有“你真棒!再來一題怎么樣?”的引導語句。
此外,利用限時交互配合其它手段,還可以出示學生做題的數量、時間、正確率等。如果說⑥環節中學生僅僅只能調節電腦出示答案的快慢,那么⑦環節中學生則能及時得到學習效果的反饋。把課件設計成學生能自主探索學習,并樂意于學習的工具,應該是課件制作者的努力方向。
四、正確處理好新穎性與科學性的關系
新穎性與科學性是說課件在推陳出新的過程中,要注意科學性,不能在標新立異的同時出現知識性錯誤。如用計算機出示圓的圖形時,由一點分別向兩個方向(一順時針、一逆時針)畫弧做圓;或者由于疏忽,在模擬運動員跑步時,出現按順時針方向跑的現象;把人類舌頭的特征(后端固定,前端可以自由活動)想當然的類推到青蛙身上,(青蛙的舌頭恰與人類相反,它是翻舌取食)把青蛙的舌頭模擬成同人類的一樣;還有,仍然將數“0”不歸于自然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