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瀏

鋼琴演奏是高校音樂專業學生必備的專業技能,鋼琴音樂教育有助于音樂專業大學生全方位發展。在信息化時代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和建構多元化鋼琴教學體系,有助于進一步推動鋼琴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提高大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信息化時代鋼琴教學模式和理念、教學內容和方法、教學目標與手段等創新發展,促進了大學生鋼琴音樂技能的提高和多元化成長。從實際角度探索鋼琴音樂教育特點和多元化教學模式發展趨勢,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傳統鋼琴教學體系,把傳統一味注重鋼琴彈奏技能的培養轉變為創新思維能力和藝術實踐能力的培養。傳統鋼琴教學忽視了創新思維培養和師生互動的效用,缺乏生命活力的鋼琴課堂教學讓教學水平大打折扣,充分挖掘大學生的藝術潛力和調動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具有綜合能力的鋼琴音樂人才以滿足社會專業化和多樣化人才需求。為此,由張麗撰寫的《鋼琴教學理論研究與實踐訓練》有助于信息化時代鋼琴教學改革體系建設研究。作者從鋼琴教學指導入手結合具體鋼琴作品,深刻解析了鋼琴理論知識教學效能低下的原因,枯燥乏味的理論教學無法激起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細致分析了中外鋼琴演奏技術的發展歷程和鋼琴教學的演進,通過不同課型鋼琴教學案例分析了不同類型鋼琴作品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在鋼琴教學過程中通過實踐活動指導學生如何理解與處理音樂語匯。該書具有時代性、適用性、趣味性、條例清晰和邏輯分明等特點,通過鋼琴理論與實踐教學困局解析來彌補當今高校鋼琴實踐教學的缺失。
在書中,第一,作者論述了中外鋼琴教學的發展歷史及鋼琴演奏技法的演進歷程。西方國家早在十六世紀就開始了鋼琴教學與教學理論研究,十八世紀出版的法國鋼琴藝術大師弗朗索瓦·庫普蘭的《羽管鍵琴的演奏藝術》一書,在鋼琴藝術發展史上最具有學術價值,該書詳細闡述了古鋼琴教學演奏技法,這部鋼琴演奏理論著作為后世鋼琴演奏和教學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十九世紀西方鋼琴教學發展進入到一個至關重要的歷史發展階段,涌現出眾多的鋼琴藝術大師和鋼琴教育家,如匈牙利鋼琴教育家約翰·胡梅爾的鋼琴教學方式和美學思想影響深遠,他建立的“手指學派”理論體系在當時影響不容小覷。還有意大利鋼琴家克列門蒂創立了動力性演奏風格;德國鋼琴家約翰·克拉默所著的《鋼琴練習曲》成為現代鋼琴練習者非常重要的練習教材。二十世紀西方鋼琴教學理論發展更是蓬勃迅速,如德國鋼琴教師魯道夫創立了“重量學派”演奏理論,英國鋼琴教育家托拜厄斯進一步完善了該理論體系,他融合了“重量學派”和“手指學派”藝術精華,創建了一種具有化時代意義的鋼琴演奏理論體系。
第二,論述了鋼琴演奏教學中的基本奏法和觸鍵技法等學生必備的基本彈奏技能。作者在介紹了鋼琴演奏理論和基本常識基礎之上,闡述了鋼琴演奏觸鍵技法和綜合處理技巧;介紹了鋼琴裝飾音演奏技巧、踏板運用、肢體協調性訓練等一些實用技巧,還對《哈農鋼琴練指法》技巧進行了拓展訓練,通過對經典練習曲和經典復調作品等演奏技巧進行拓展訓練,以學會處理中外大型鋼琴作品技巧和表現。同時,還對鋼琴個別課、小組課和集體課等不同課型鋼琴教學進行了詳細分析,對不同鋼琴教學課型采用適合于本課型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第三,對鋼琴作品演奏進行了分析,如練習曲、復調作品、奏鳴曲和中國樂曲等進行了演奏分析;還闡述了這些鋼琴曲演奏的教學方法和訓練方法。作者認為,對鋼琴演奏訓練要做到科學有效的慢練與聆聽,指導學生在鋼琴慢練的同時,還要通過樂曲賞析培養大學生鋼琴教學中的聆聽能力。
筆者認為,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 +”時代背景下,傳統的鋼琴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發展需求,面臨新時期發展機遇和挑戰,要不斷探究鋼琴教學理論體系改革,改變傳統落后的鋼琴教學意識,積極構建信息技術下的鋼琴教學資源平臺,充分發揮信息化鋼琴教學優勢,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鋼琴課堂教學,給他們提供更多的自我實現體驗的機會。加強高校鋼琴音樂多元化教學模式改革體系建設,對新形勢下鋼琴課程體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首先,要改革鋼琴專業技能課教學。在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針對不同演奏技能水平的學生,可以按照學生實際情況進行級別和層次劃分方式進行個別輔導,激勵演奏技能差的學生勤練補缺;對于那些演奏技術水平較高的學生可以讓他們演奏高難度的鋼琴作品,讓這類學生提升到更高演奏級別;對于一些學習懶散和不思進取的學生可以采用級別升降制度,充分利用彈性機制激發學生鋼琴演奏技能的學習積極性。其次,改革鋼琴專業理論教學方式方法。眾所周知,學生一般懶于學習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而豐富的鋼琴理論知識又是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學識和專業理論素養,如鋼琴藝術史和鋼琴作品賞析等理論課程對培養音樂生的核心文化素養起到關鍵作用。一方面要加強大學生重視鋼琴理論課學習意識,一方面采用理論與藝術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在音樂作品賞析中更好地理解鋼琴音樂理論知識。最后,還要改革鋼琴伴奏課教學方法。當前,高校鋼琴音樂伴奏教學嚴重脫離實際,培養出來的學生即興伴奏能力缺乏,因此,鋼琴教師要重視伴奏與作曲的結合,注重培養學生移調能力和學生認識簡譜的能力。總之,構建科學完善的鋼琴課程教學體系,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鋼琴課程教學內容,采用多元化的課程教學方法,以加強我國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多元化鋼琴教學體系建設。
書評人簡介:
劉 瀏,女,講師,研究方向為鋼琴演奏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