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門用途英語課程教學研究伴隨著信息科技與專業英語教學的結合應運而生。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在開設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時,要充分考慮自身辦學特色和利用自身特色教學資源,在教學目標定位、課程體系設置和教學內容選擇上采用適合自身的課程建設策略和教學模式方法。在專門用途英語教學過程中不斷優化和調整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加強大學生畢業就業需求分析,積極構建具有特色的專門用途英語課程體系。當下中國高校開展的專業用途英語課程建設面臨著諸多困境,比如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和課程設置的科學性、培養方式單一、專門用途英語師資力量比較薄弱、教材編寫缺乏規范性和科學性、課程評價方式單一、缺乏系統的評價體系等。因此,加強信息時代高校專門用途英語課程構建研究勢在必行。中國高校針對專門用途英語研究已有幾十年,因其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國家給予了高度重視,但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的推進還舉步維艱。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是基于新時期特殊人才培養需求而提出的一種全新教育思想,專門用途英語教學能夠促進通識英語教師角色的轉換,真正按照學生的專業發展需求,提供相應的英語教育指導,以培養出具有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應用型和交叉式的復合人才,運用循證教學法創新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思路。
為此,由單勝江撰寫的《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研究:理論與實踐》一書,對信息科技時代高校專門用途英語課程構建的困境與出路探究,無疑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作用。作者基于自己多年專門用途英語教學實踐經驗總結,深入探究和全面梳理了我國高校專門用途英語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作者從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概念、分類標準和發展情況解析等入手,對專門用途英語、學術用途英語進行了簡要概括和分析,闡述了語域理論、體裁理論與專門用途英語之間的關系問題;并輔以案例分析,介紹了國內外課程研究及設計現狀,研究了專門用途英語課程設計,頗具實用價值。作者還針對專門用途英語教材和課堂教學實踐進行了專業研究,介紹了專門用途英語教材一般理論知識和國內教材現狀,深度解析了專門用途英語教學實踐研究的現狀、教學改革和教學評價,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教學改革對策與途徑。該書具有闡述具體詳實、內容環環相扣、從理論到實踐等特點,為讀者呈現出一個完整的專門用途英語實踐教學過程,是一個很有價值的研究成果,為廣大從事專門用途英語教學工作者提供了具體的教學方向和方法,大力提升了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職業英語使用水平。總之,作者有關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研究是建立在現實教學基礎之上的,該書有關敘事是建立在大量翔實的理論知識基礎之上的,為了清晰明了地闡述專門用途英語,作者在書中進行了圖文并茂的敘述。
第一,該書概述了專門用途英語的定義、分類、發展與現狀,闡述了專門用途英語與普通用途英語的區別,并在此基礎上介紹了專門用途英語中的學術用途英語。所謂專門用途英語,在本質上是以研究為基礎的語言教育,標志著人們對語言認識的發展,而不是一門新的語言學科,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習者在不同場合利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是為了滿足學習者的需要。所謂的學術用途英語,最初的定義是為留學生提供的英語強化課程,旨在幫助他們以英語為媒體,學習專業知識或從事研究活動,學術用途英語也是為了滿足學生的需要。學術用途英語教學是大學英語老師能力所及,大學英語教師用來培養學生進行專業學習的英語技能。第二,論述了專門用途英語語域理論與體裁理論教學的理論基礎,介紹了專門用途英語課程設計、課程設計理論基礎、國內外專門用途英語課程設計及改革。第三,對專門用途英語教材進行了深入研究,具體闡述了教材與其他教學要素的關系、國內專門用途英語教材現狀與問題、專門用途英語教材的評估體系和教材建設等問題。第四,論述了專門用途英語課堂教學實踐問題,具體闡述了課堂教學相關理論、教學現狀、教學效果評估和教學改革等問題。
筆者認為,應開展對專門用途英語教學課程構建和發展趨勢研究。第一,要明確教學目標、建立科學化的專門用途英語課程體系。從學生需求出發有效設置專門用途英語課程和優化培養方案與教學模式;根據自身辦學特點和學生英語實際水平科學合理設置課題體系,注重對大學生專業知識的準確性傳授和語言技能訓練。開設靈活多樣的專門用途英語課程以滿足大學生學術發展和社會發展需求。而對于辦學條件薄弱的高校課程開設要精細化,追求質量而不追求數量,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也可以通過分層分級教學以增強專門用途英語課程教學的針對性和高效性。第二,拓展專門用途英語師資隊伍建設的渠道。加強專門用途英語教師隊伍建設,培養出一支科研能力強、專業基礎知識扎實、課程設計能力強、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和教學能力強的專業教師隊伍。學校制定教師職業發展的長遠與短期目標,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和支持通識英語教師轉型;提供經費鼓勵教師參加相關課程培訓;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模式拓寬教師學術視野;選派優秀青年教師進行專業深造和訪學項目;吸收國內外先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利用現有資源和平臺研制適合本校發展的教師培訓機制。而作為教師自身應正確定位自己的角色,注重學生語言技能的提高,不斷提升自身理論、科研和教學水平,主動參與課程設置和教材編寫工作,加強與名校教師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第三,還要遵循教材編寫原則積極研發專業教材。注重教材的整體性、系統性和語料的真實性,編寫時遵循認知、循序漸進和實用性原則,體現專門用途英語課程特色;還要探討專門用途英語課程評價模式以形成科學規范的多元評估體系。
基金項目:
2019年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項目“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專門用途英語課程構建的困境與出路”(FJJKCG19-059)
書評人簡介:
劉文娣,女,副教授,文學碩士,主要從事英語教學、功能語言學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