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以“廣告心理學”課程為例,闡述后MOOC時代職業素養類課程SPOC混合實踐教學現狀,分析后MOOC時代職業素養類課程SPOC混合實踐教學面臨的困境,提出后MOOC時代職業素養類課程SPOC混合實踐教學對策:激發并增強學生學習動機,充分利用混合實踐教學優勢,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關鍵詞】后MOOC時代 SPOC 混合實踐教學 廣告心理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11-0067-03
“廣告心理學”主要研究廣告活動與消費者相互作用之間的心理現象及規律。對消費者廣告心理了解和熟悉是取得廣告效果的前提條件,由于心理學理論性強而且抽象,對沒有學習過心理學知識的廣告學專業學生來說,廣告心理學如何“教”和“學”是對任課教師的一個挑戰。通過教學實踐,筆者認為采用混合式實踐教學不僅可以發揮教師的教學主導作用,同時也可以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混合實踐教學融合線上和線下傳統教學優點,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新性,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本文以“廣告心理學”課程為例,結合廣告職師專業學生的學習情況,研究如何更好地將混合實踐教學模式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并檢驗其應用實施效果,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建議。
一、后MOOC時代職業素養類課程SPOC混合實踐教學現狀
以“廣告心理學”課程的學生為調查對象,對廣告職師專業的學生進行線上問卷調查,共收到156份有效問卷,其中男生35人,女生121人。52名學生為城市戶口,104名學生為農村地區戶口。調查中筆者發現,僅有29人表示平時經常上網學習(如圖1所示),有59.62%(93人)表示偶爾會在網上學習。
(一)學生對MOOC和SPOC課程的認識和使用情況
在參與調查的156名學生中,有146名學生在慕課平臺上進行過學習,有10人未在慕課平臺上進行過學習,這個比例高于以往的調查,主要是因為受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學校沒有正常開學,基本上都是線上教學。在調查的學生中有剛入學的專升本的學生,他們在入校學習前已進入撰寫畢業論文和實習的階段,所以沒有在慕課平臺學習。在146名學生中有53.42%的學生在慕課平臺中學習過3~5門課程,36.3%的學生學習過6~9門課程(如圖2所示),由此可見大部分的學生基本上都學習過3門以上線上課程,對MOOC有一定的了解。
筆者對學生進行認識MOOC的調查,有74.36%(116名學生)表示對慕課比較了解,有1.92%(3名學生)表示非常了解,有1.28%(2名學生)表示非常不了解,可見學生對MOOC都有相對的認識和了解,并進行了平臺上課程的學習。而對于SPOC的認識,有23.72%(37名學生)表示非常不了解,50%(78名學生)表示比較不了解,沒有學生表示非常了解,僅有26.28%(41名學生)表示比較了解。由此可見,對SPOC課程,大部分學生還是陌生的,不知道SPOC課程的具體情況。
(二)學生對“廣告心理學”課程教學接受情況
在調查中,66.67%(104名學生)表示愿意接受混合實踐教學,33.33%(52名學生)表示不愿意接受混合實踐教學。在愿意接受混合實踐教學的學生中,75%的學生表示這種教學方式能增強“廣告心理學”課程的學習興趣,13.46%的學生表示非常能激發學習興趣。37.5%(39名學生)認為慕課的學習自由度非常高,58.65%(61名學生)認為慕課的學習自由度較高。由此可見,慕課的學習時間比較自由是其中一個優點。
對146名在慕課平臺學習過的學生進行“選用在慕課平臺上進行學習的原因”的調查中發現,119名學生選擇“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學習時間和學習進度”,89名學生選擇“非常豐富的學習資源”,63名學生選擇“慕課具有完整的教學環節”,還有部分學生認為“對這種比較新型的學習平臺感到好奇”及“討論區師生、學生的互動體驗比較好”,這個調查再次論證很多學生選擇慕課學習主要是因為學習時間和進度都可以自己控制和把握。已經在慕課平臺上學習的146名學生中,136名學生喜歡平臺上呈現的教學視頻,80名學生表示希望呈現相關的課外資源鏈接,72名學生希望教師能上傳他們的教學文檔,42名學生希望能在平臺進行自由討論和交流(如圖3所示)。
不愿意接受“廣告心理學”使用混合實踐教學的52名學生中,首要的原因是“自由度太強,自主學習能力不夠”,其次原因是“學習氛圍不夠”,再次是“更習慣于傳統的教學方式”“沒有教師指導,學習目標不明確”。可見,自由度比較高,既是一個優點也是一個缺點,有些學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強,認為慕課的自主學習比較困難。自我約束能力不足的學生在上網課的時候通常感覺學習氛圍不濃,沒辦法認真投入學習中。而在他們比較喜歡的傳統教學模式中,會有教師在學習中進行及時的指導和反饋,起到很好的監督作用。
(三)學生對“廣告心理學”進行混合實踐教學內容的要求
如果“廣告心理學”采用混合實踐教學,學生針對該課程教學內容的要求,59.62%(93名學生)希望多呈現視頻資源,17.95%(28名學生)希望提供課外資源庫、課后疑難解答及在線題庫等。針對教學視頻的呈現,被調查的156名學生中有76.92%的學生希望呈現的是“趣味實例幫助學生理解教材”,73.72%的學生希望對“重點難點內容講解”,還有學生希望更多的呈現課程內容的延伸拓展及知識點的傳授。另外有131名學生希望在線學習資源更多的是“對課程內容的鞏固”,其次有124名學生希望在線學習資源更多的是“豐富課外資源”,再次是“師生的互動交流”。
二、后MOOC時代職業素養類課程SPOC混合實踐教學面臨的困境
(一)學生對MOOC和SPOC課程認識不足
從學生對MOOC和SPOC課程的認識和使用情況看,學生對MOOC比較熟悉,對SPOC課程處于認識初期的階段,熟悉SPOC課程的學生人數比較少。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國的學校基本上都實施了線上教學,中國大學MOOC平臺提供了一個學期免費使用的時間,所以各大學對MOOC的認識比較充分。而SPOC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使用的頻率不高,學生較少積極探索這類課程的學習,導致認識比較淺顯,未能區分出兩者的聯系和區別。
(二)學生對MOOC和SPOC課程的學習動機不足
線上教學非常考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線上學習時間的把控、學習內容的選擇以及學習效果的反饋都需要學生全程投入并學會自我總結與分析,對學生學習的要求更高。線上學習的優點是學習自由度較大,而缺點也是學習自由度較大,對自控能力比較弱的學生而言,線上學習缺乏足夠的動力,期望線下的課堂學習,有任課教師的監督,也有學習的氛圍可以督促學生要認真學習。線上學習資源的情況也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更希望能看到直觀的視頻資源,并希望教師分享教學文檔。直觀的視頻可以省去閱讀的時間,視頻學習更快、更直接,而文字的閱讀需要時間和耐心。
(三)混合實踐教學師資力量不足
混合實踐教學是一個復雜的教學過程,并不是簡單地把傳統的課堂教學和線上實踐教學相結合,需要篩選優質的網絡資源,并根據教學目標設置教學過程,最終提升教學質量效果。而網絡信息資源猶如汪洋大海,要選擇出符合教學并有一定質量的資源,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一般來說,一門課程只有一位任課教師,除了線上資源選擇,還需要進行線下課堂教學設計,這對混合實踐教學的研發和落實具有一定限制。
三、后MOOC時代職業素養類課程SPOC混合實踐教學對策
(一)激發并增強學生學習動機
在混合式實踐教學中,學生已然不是被動接收知識的客體,身份已經轉變為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吸收知識的主體。在線上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生主動安排好時間并做好計劃,在沒有教師監督的情況下能主動進行學習,這個需要學生自己的努力,教師在指導過程中也要通過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激發并提高學生的學習意識,增強學習動機。讓學生在混合式實踐教學中學會自主在線上資源中找到合適自己的學習資源,以達到鞏固課本知識的要求,學生在學習上有成就感就能激發學習的動機意識。教師在備課前可與學生進行線上交流,收集學生對每一章的預習情況,因材施教,讓學生對課程更有規劃性和目的性,學生主動學習總結出本章節的重點、難點,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更集中,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攻克重點和難點,讓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成就感,更能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根據巴甫洛夫的條件發射理論,如果學生的學習成就感經常沒有得到滿足就會喪失信心,學習動機也會減弱。教師應該善于掌握學生的具體情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充分利用混合實踐教學優勢
SPOC課程是后MOOC時代衍生的一種課程形式,既有MOOC的優點又彌補了MOOC大規模培養質量的缺點,SPOC課程即是小規模的線上私有課程,可以采用團隊學習、分組探討學習、協作探索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在線學習與傳統課堂教學的全面深度融合。“廣告心理學”是理論性很強的一門課程,廣告學職師專業的學生需要把理論知識吸收后進行實踐操作,網絡的資源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關于“廣告心理學”課程實踐的知識,并熟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方法,掌握廣告心理學的規律,獲取更多的廣告效果,實現混合實踐教學的目的。向學生介紹混合實踐教學的優勢,并讓學生利用好優勢進行學習,以促進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新媒體時代,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便捷。學生使用的教材在理論方面是有深厚的基礎,但是對具體案例來說,沒有辦法達到一個與時俱進的程度,而使用混合教學方式教師在備課的時候會及時更新最新的案例,使用線上資源,結合SPOC課程的資源讓課程的學習達到理想效果。這個混合教學的過程比單一的線下教學更加靈活,彌補MOOC課程的不足,又能促使“廣告心理學”課程的理論和實踐相互融合。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廣告心理學”是一門專業性要求很高的課程,既需要廣告學的知識基礎,也需要心理學的理論基礎。目前由于師資建設、設備引進、研究項目以及建設成本等諸多因素的制約,使得“廣告心理學”在廣告學專業課程體系中不受重視,逐漸淪為邊緣學科,很難進入廣告學重點專業建設之列。2019年新文科的提出,促使文理學科交叉融合,“廣告心理學”及類似的交叉課程在廣告學職師專業的培養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因此,學校應鼓勵“廣告心理學”授課教師繼續學習培訓,讓任課教師在理論和技能方面都得到加強。隨著后MOOC時代SPOC課程教學的發展,混合實踐教學的需要,對該課程的師資力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任課教師既要掌握專業知識,也要學習混合實踐教學的教學技能,并要學會在網絡資源上尋找到比較切合課程的線上資源。這個不僅需要專業知識的甄別,更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進行學習、篩選,然后融入教學,根據教學大綱進行教學設計。應成立“廣告心理學”課程教學團隊,團隊的全體教師共同備課、探討并形成混合教學模式下“廣告心理學”課程的教學計劃、方案。在團隊教學過程中,課程中的每個章節都根據團隊中教師的專業特長進行分工。各自備課結束后,再集中對每一位教師的備課情況進行探討,提出課程教學的優化建議,并對課程選擇的線上資源等進行分析和探討,最終確定符合課程教學的資源,使混合教學模式達到較優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曾明星,李桂平,周清平,等.從MOOC到SPOC:一種深度學習模式建構[J].中國電化教育,2015(11).
[2]姚巧鴿,等.基于SPOC的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索與實踐[J].教育導刊,2018(2).
[3]余來輝.廣告心理學教學的困境及對策[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4).
[4]黃合水.廣告心理學(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注:2020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高職重點項目“后MOOC時代職業素養類課程SPOC混合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以廣告職師專業《廣告心理學》課程為例”(GXGZJG2020A053)
【作者簡介】陳喜鳳(1985— ),女,漢族,廣西北海人,南寧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民族傳播、廣告學、傳播心理學。
(責編 蘇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