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銀娣
摘 要:小學生處在積累英語知識、培養英語閱讀能力的起點,對小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閱讀指導能夠幫助他們適應小學英語學習環境,提高他們的英語閱讀質量。讀寫結合教學是培養學生科學閱讀習慣的重要途徑,也是教師構建英語閱讀課堂的重要手段。文章以小學生閱讀學習情況為依據,為讀寫結合教學的有效運用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主題閱讀;讀寫結合;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25-0061-02
英語閱讀教學在小學英語整體教學中占據著較大的比重,由于閱讀素材具有廣泛性,英語閱讀教學的難度也比較大,對教師的方法指導和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主題閱讀視角下展開讀寫結合教學,能夠彌補傳統英語教學的弊端,為學生創造積累閱讀方法和寫作經驗的機會。英語教師要積極借鑒讀寫結合教學經驗,從班級學習實際情況出發改進教學設計與課堂活動,全方位促進學生閱讀積累的豐富與閱讀能力的提高。
一、關注單元主題,實施整體閱讀
整體閱讀以教材為主要依據,強調閱讀教材在內容、主題、知識細節上的整體性,關注單元主題、實施整體閱讀是明確閱讀教學目標、構建高效閱讀課堂的首要環節。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實踐中,部分英語教師在展開英語文本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更加關注學生對英語單詞、詞組、語法以及相應練習題的掌握程度,將每一部分拆分開來進行練習,忽視了知識之間的整體性,導致學生對單元缺乏一個整體把握。與此同時,不同教學單元在重點內容上存在區別,但是在總復習時往往也會出現知識點的重合。教師如果忽視單元與單元知識的緊密聯系,就無法構建整體性閱讀教學課堂,導致學生難以全面掌握單元知識,英語閱讀學習效果不佳。
為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從關注單元主題入手實施整體閱讀教學,一方面將教學單元內的不同知識內容整合成一個整體,關注學生英語發音、聽力、語法、課后習題的學習情況,圍繞文本內容給學生提供全面的指導;另一方面積極尋找科學的教學方法將不同英語文本聯系起來,引導學生進行面向教材文本的整體性閱讀,對比不同文本之間的知識點,建立起英語知識之間的聯系,全面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效果。
以譯林版三年級英語上冊前四單元為例,這四個英語單元以認識簡單的身份、職業單詞,能夠進行自我介紹、介紹家人和朋友為單元主題。在對這四個單元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面向單元,在Unit 1的教學中重點關注學生對“Hello,I am...”等基礎句型的運用,能夠利用新的詞匯和句型簡單地打招呼;在Unit 2的教學中,教師把重點放在學生的問答能力培養上,在簡單介紹的基礎上熟練運用“Are you...”“Yes,I am.”“No,I'm not.”來回答,建立起與Unit 1之間的聯系;在Unit 3、Unit 4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回顧前兩單元的內容作為課前導入,引導學生展開兩個單元的文本學習,引導學生將高級詞匯逐漸運用到對話當中,全面培養學生的對話和閱讀技巧。
二、關注學生主體,實現層次性續寫結合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要構成部分,也是英語閱讀教學的主體。只有關注學生主體、滿足小學生在英語閱讀學習過程中的訴求,才能夠有針對性地解決英語教學難題,促進學生閱讀能力與閱讀水平同步發展。
在運用小學英語讀寫結合策略的過程中,受陳舊教學理論的影響,教師往往將更多的課堂時間放在為學生講解文本知識上,帶領學生按部就班完成教學目標,為全班學生設置一樣的閱讀任務和寫作任務,忽視了學生在英語知識理解和掌握能力上的差異性,沒有關注到不同能力層次學生群體的不同學習訴求,導致課堂讀寫結合教學缺乏層次性,部分學生的學習問題沒有得到實際解決。部分教師雖然能夠關注到學生的能力差異,但是在展開讀寫結合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對教學素材以及學生群體做科學的層次劃分,導致閱讀與寫作的實際教學效果不佳。
針對這些問題,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借鑒層次化教學法的經驗,及時更新教學觀念,結合分層教學與讀寫教學的特點和經驗,首先根據班級學生在英語閱讀學習方面的實際情況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分類,明確學生群體中基礎扎實、水平一般、基礎薄弱的部分。其次,教師要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設計,結合本單元的讀寫結合教學制定階段性的讀寫結合教學目標。最后,教師要對閱讀素材和寫作內容進行分層,設計不同能力層次的閱讀和寫作作業,幫助學生快速適應小學英語讀寫結合教學課堂,滿足不同學生主體的閱讀學習訴求。
比如,教師在教學We are twins時,可以充分結合層次化教學法與讀寫結合法的教學經驗,首先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層次,設置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目標:第一,進行課前導入,能夠通讀story time部分的文本并進行翻譯,正確聽、說、讀、寫we/girl/name等單詞;第二,能夠在實際情境中運用閱讀教學中出現的“Who's she/he?”“Who's the little boy?”等句型,能夠模仿文本進行新句型的創作;第三,能夠在準確發音、深入掌握文本內容的基礎上完成相關練習題目,并嘗試運用所學單詞和句型自擬題目描寫一個表親或自己的兄弟姐妹,然后展開讀寫結合教學。教師在帶領學生通讀文本的同時,安排基礎薄弱的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拼寫英語單詞,加強記憶;能力層次一般的學生在模仿語句編寫時盡量保證不出錯、獨立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向高水平層次轉化;而能力層次較高的學生則需要在跟隨教師完成相應教學目標的同時發散思維,尋求練筆機會,或尋找內容相關的英語文本進行拓展練習。
三、關注方法教學,幫助學生掌握讀寫結合技巧
有效的讀寫結合教學需要一定的學習方法來輔助,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常見的學習方法有思維導圖法、概念圖法、大綱指導法、圖標法等,為不同類型英語文本的教學提供了支持,也為學生有效閱讀和寫作提供了方法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