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貴芹

A,女,16歲,九年級學生,獨女。性格內向,不喜歡熱鬧場合,但學習成績一直很好,進入初三后感到學習氣氛緊張,學習壓力大。臨近中考了,可這段日子以來,她特別心煩,她總覺得情緒不好,總想安心學習,可坐到課堂了就開始發呆,精神不能集中。
小A提前打電話約我進行心理咨詢,我熱情地讓她坐到我旁邊的椅子上,聲調平和而又親切地說:“我想,你肯定是有什么事兒需要我幫助,請說一說吧!”
她抬頭看看我說:“不知道為什么,這段日子以來,特別心煩,總覺得情緒不好,總想安心學習,可坐到課堂了就開始發呆,精神不能集中。最近兩天更為嚴重,看書也看不進去。背過的單詞轉眼又都忘記了,一篇古文看了幾遍,頭腦中還是覺得印象不深刻,做題的速度也好像慢了許多,一個小時也做不出兩道題,頭腦像灌了鉛一樣,昏沉沉的,吃不下飯,睡不好覺,終日坐立不安。我懷疑自己的大腦是否出了問題。真的無法控制自己了,所以才給老師您打了電話。”
聽了她的述說,看著她那痛苦的樣子,我感到,這是初三學生最易犯的毛病:想考好學校,又怕到時成績不理想;對自己缺乏信心,學習壓力過大造成困擾,產生焦慮情緒。同時,這樣的焦慮造成只要稍微記不住所學的知識,立即就很著急,開始懷疑自己的大腦是不是出了什么毛病。這種擔憂,往往會加重心理負擔,導致學習上的緊張、焦慮,無法安心,最后真的變成了一個什么都記不住的神經衰弱者了。所以我首先選擇來分析一下小A頭腦中的錯誤觀念及它的不合理所在。
我注視著她,關切地說:“快中考了看不進去書,確實值得重視。來,咱們先分析分析,看怎樣才能解除你的痛苦。不過我很想知道你看不進去書的具體含義,我們先不考慮以前,就說說你今天看書之后的收獲。今天你記住了幾個單詞?”
小A想了想說:“大約20個左右。”
我:“今天你做了幾道數學題?”
小A說:“三道題。”
我又說:“把你今天復習過的古文內容給我說一遍。”
小A努力地回憶著,雖然說得不太全面,但基本內容已經說出來了。
我笑著說:“你現在還說你今天什么東西也沒有學會嗎?”
小A笑了,她竟然沒感覺到,今天她已經掌握了這么多內容。
接下來我和小A一同來分析小A頭腦中的錯誤觀念及它的不合理之處,這種擔憂的情緒,主要是認知中不合理的因素造成的。
小A頭腦中的第一種錯誤觀念是:“我應當把所學的內容一字不差地記住。”這是不可能的。人的記憶不可能像錄音機一樣,過目不忘。
小A頭腦中第二個錯誤觀念是:“我們不用反復記憶就能記住所學的知識,我只記一遍就得記住。”這里存在一個復習的問題,只有不斷鞏固和重復才能熟練掌握,在不斷的復習過程中,我們會不斷發現新東西,融會貫通地掌握所學的內容。
小A之所以會有認知方面的錯誤,主要是不了解心理學中記憶與遺忘的關系。記憶與遺忘是人的兩種心理現象,它們是形影不離的朋友,如果一個人只有記憶,沒有遺忘,那是非常可怕的,作為一個正常人,我們在記住某一事物的同時也就是遺忘的開始。所以,我們不要把注意力盯在遺忘多少上,而應看到我們在遺忘的同時也記住了許多。
所以,復習和記憶本身就是一種考驗。忘記了一個知識點在某種意義上是好事,因為,它提醒我們在這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練習。
我問:“現在通過我們兩個人的共同分析,你能理解你為什么看不進去書了吧?”她不時地向我點頭。“但是,我還有一個問題想知道,這段時間是什么事情讓你開始擔憂、焦慮,能告訴我嗎?”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小A的模擬成績一直在學校排前10名以內,這個月模擬成績居然排到第十六名。盡管家長、班主任以及科任老師都鼓勵她,但她卻從此憂心忡忡,唯恐下一次考不好,上不了延邊二中,那她的理想就實現不了了。
我用平靜的語調說:“老師很理解你,在成績沒有考好的情況下,你為此而擔憂,說明你很有進取心。但是,你想過沒有,如果你一味地憂慮和擔心,會給你實現理想帶來更大的阻礙,你說對嗎?”
她沒有說話,只是專注地望著我。
“現代社會教育是終身制。你知道人的一生將會遇到多少次考試嗎?”
她小聲說:“無數次。”
“是的,每一次考試一點兒閃失都沒有是不可能的。人生的第一個十字路口,同學們都在努力,這次可能勝利,下次可能失敗。一次不順利,不能代表永遠不成功。只要有強烈的進取心、自信心,就一定會有好的效果。”
看著小A認真地聽著我的分析,我接著說:“你知道考試的意義嗎?”
小A有些疑惑地說:“是不是一是檢查老師的教學水平;二是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對,考試是一種手段,其目的之一就是檢查教師的教。對學生而言,就是檢查知識掌握的情況和學習能力,最終還具有選拔人才的作用。明白了考試的意義,你再考慮一下,考試分數與學習能力是什么關系?中考與平時測驗有何異同?”
她略略沉思一下說:“考試分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人學習能力的高低,但有時又不能完全反映出來。比如,有時復習不夠充分,身體欠佳,情緒低落等,這時常常分數也不會太高。中考與平時考試都是檢驗能力,只不過中考要考查三年的知識。”
“既然你對考試的意義理解得這么透徹,為什么一提考試就‘談虎色變呢?”我不失時機地“圍追堵截”。
“因為我怕一考不好就全完了,上不了延二,上大學就‘泡湯了。所以一想到一下落后七八名我就緊張、害怕。”她不假思索地說。
“從你目前的成績看,在學校里一直名列前茅,你怎么還擔心考不好呢?”我問道。
“其實,仔細想起來,我確實學得比較扎實,有一定的實力。”
我很高興她能客觀而又公正地評價自己,就鼓勵她說:“很好,看來你對自己有清楚的認識。信心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你是否可以這樣試一試,找一些帶有鼓勵性、支持性的名人名言作為座右銘,隨時給自己警示,再看看自己在學習方法上是否還有問題,及時發現及時改正?”
從她那透著光亮的眼神中,我已讀懂,她已經明白了我的意圖。
她爽快地答道:“行,我試試看。”
然后,她接著說:“老師,謝謝您,經您這么一說,我現在的情緒好多了,我覺得自己又恢復了信心,不那么緊張、害怕了。”
最后我提供給小A考前看不進去書的小竅門,同時教會她自我放松,采用松弛訓練和想象訓練交替進行:
考前看不進去書特別煩怎么辦?
1.學習你最感興趣的學科。
2.煩惱時不去看書,去休息。
3.煩惱時不去看書,去打球。
4.煩惱時不做題,看基本概念。
5.煩惱時做簡單的題,不做難題。
再次在街上遇到小A時,她遠遠地就開始和我打招呼,臉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編輯/王語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