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和諧校園建設及人際關系溝通發展是當前素質教育的重點工作,目的是為學生的學業和生活營造一個健康、良好的環境,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和諧校園的建設需要妥善處理好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教師之間的人際關系,并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加強教務管理,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為和諧校園的建設奠定良好基礎。為此,本文對和諧校園與人際關系溝通特點、重要性、溝通不暢原因、發展路徑進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促使和諧校園建設取得成效。
關鍵詞:和諧校園;人際關系溝通;學校管理
中圖分類號:G47?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14-0004-02
引 言
和諧校園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加強教師、學生之間的溝通,但是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溝通不暢的問題,給學生的生活、學習及教師的工作帶來了負面影響,不利于和諧校園的建設與發展。因此,加強和諧校園與人際溝通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此項工作有助于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能推動和諧校園建設的發展,能助力和諧社會的建設。
一、和諧校園與人際關系特點
(一)人際關系主體確定
和諧校園建設過程中涉及的人際溝通比較簡單,參與主體包括教師、學生及學校領導,主體相對穩定。在此過程中,學生家長雖然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這種作用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地失去影響[1]。例如,舉行家長見面會時,教師會與學生家長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會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具體表現進行溝通。但是,教師和家長的互動溝通是有限的,家長在離開校園后就失去了有效的溝通渠道,僅僅依靠電話或者微信等無法起到很好的溝通作用,家長的地位也就逐漸降低,其在校園人際關系中的主體地位也會逐漸被邊緣化。
(二)人際關系中競爭性明顯
教學是校園日常工作中的重點,在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時,教師和學生是核心成員,對教學活動的開展效率與質量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是構建和諧校園的主體。開展校園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除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是不沖突的,教師之間、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都存在明顯的競爭性,如教師需要互相競爭評優評先、晉升崗位、評選職稱,學生也需要通過競爭取得更好的成績,得到教師的重視。教師之間、學生之間的競爭關系往往被他們之前的友誼所隱藏,但是競爭的確是客觀存在的,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二、人際溝通對和諧校園建設的重要性
在建設和諧校園的過程中,人際關系的形成是由教師、學校領導及學生三個主體要素構成的,學生是人際溝通中的主體,任何人際溝通最終的指向都是學生。在信息時代背景下,素質教育面臨更多、更大的挑戰,網絡上的海量信息會給學生的思想教育造成很大影響,教師需要立足時代背景,結合教學實際,采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強人際溝通,進而促進和諧校園的建設。
三、和諧校園與人際溝通不暢的原因
目前,和諧校園建設與人際溝通研究正處在初級發展階段,理論支持和經驗支持都不充足,和諧校園的建設與人際關系溝通發展依然存在很多問題,主要原因是建設力度不足、人際關系溝通不暢等,也可以分為內部和外部兩方面原因。
(一)內部原因
和諧校園與人際溝通不暢的內部原因主要有學生的認知存在偏差、心理素質較差、缺乏人際溝通技巧等。
首先,學生對他人的認知存在一定偏差,隨著自己人際關系圈的擴大,學生會認識更多的人,會過度高估他人或對他人期待值過高,在他人沒有達到其預期時就會產生矛盾;反之,過分低估他人,會使學生不愿意和別人合作,造成自己的孤立[2]。
其次,學生大多缺少生活閱歷和人際溝通經驗,心理建設不到位,心理素質普遍較差,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常常不知所措,在與他人發生爭執時也無法很好地處理彼此的關系,抗壓能力比較差,容易造成人際關系溝通不暢,嚴重的還會失去朋友。
最后,對于和諧校園建設而言,人際關系溝通不僅僅是一項教育內容,更是一門藝術,對學生的人際關系溝通技巧有很高的要求,善于溝通的學生往往很受教師和同學的歡迎,而不善于運用溝通技巧的學生經常好心辦壞事,容易中傷別人,從而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二)外部原因
和諧校園與人際溝通發展不暢的外部原因主要是家庭教育缺失、學校教育不到位及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會使學生之間的人際溝通誤入歧途,偏離既定路徑。
首先,在現代教育環境下,家長為了讓孩子成才,努力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條件,希望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然而,正是因為家長有這樣的教育理念,學生在家庭中被過分溺愛和照顧,從小嬌生慣養,并且缺乏團隊合作意識,導致其不善于和別人交流溝通,無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3]。
其次,目前很多學校存在重知識和技能教育、輕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大多沒有設置針對人際關系的課程,教師也沒有給予學生正確的人際溝通的引導,學生無法理解人際溝通的重要性,也沒有掌握相關技巧。部分學校設有心理咨詢室,或者開設了相關的課程,但主要是傳授理論,缺少實踐操作,無法發揮教育引導作用。
最后,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獲取各種各樣的信息,其中不乏一些不良信息、不良風氣。例如,新聞中報道的救人反被訛事件,會導致學生不敢過多地與他人溝通,怕惹禍上身;功利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思想的存在,都會影響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也會影響他們的人際溝通[4]。
四、和諧校園與人際溝通發展路徑
(一)科學搭建和諧校園領導班子
在和諧校園建設與人際溝通發展的過程中,教師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師應當科學策劃各項教育教學工作,優化資源配置,為和諧校園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學校在建設和諧校園時要科學搭建領導班子,充分發揮學校各級領導的指導作用,統籌規劃,做好教師工作引領,采取分層管理的方式,明確教師及管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和工作范圍,明確教育目標、和諧校園構建方向等,進而加快和諧校園的建設速度。
(二)處理好師生之間的人際關系
在和諧校園建設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是人際關系溝通的主體,需要妥善處理師生之間的人際關系,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充分體現出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加強對學生的關心和照顧,充分了解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情況等,幫助學生解決現實問題。其次,教師要具備為學生服務的意識和理念,及時發現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通過互動交流了解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而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最后,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針對學生的特點給予其個性化教育,提高素質教育效果。
(三)處理好學生之間的關系
和諧校園建設背景下,學生之間的關系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成長背景和環境、家庭經濟情況、家庭成員的受教育程度都存在較大的不同,學生的心理和行為也存在較大差異,容易出現人際關系不和諧的問題,進而影響和諧校園的建設與發展。基于此,教師在日常工作中要重視學生之間的溝通,找到學生自我認知或者對他人認知的偏差,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促使其正確對待同學之間的溝通。
(四)處理好教師之間的人際關系
教師之間的人際關系構建屬于和諧校園建設的高階工作,可以上升到和諧社會構建的高度。同一個學校的教師在學歷、職稱及工資待遇上會有一些差距,也會影響到教師的口碑和權威性,這也是教師之間競爭的主要內容。所以,學校要為教師提供良好人際溝通的機會,如定期舉辦教學經驗交流會、戶外拓展訓練等,拉近教師之間的距離[5]。此外,學校還要在績效考評、評優評先、職稱晉升等方面建立完善的制度,使教師能在合理、公平的制度下競爭,避免因制度的不完善而激發或加劇教師之間的矛盾,也可避免人為增加和諧校園建設阻力的情況發生。
結 語
綜上所述,和諧校園與人際溝通發展是當前教育事業發展的主要方向,需要立足于教育實際,結合學生思想素養的發展情況,明確和諧校園建設與人際溝通發展的特點和必要性,找到影響和諧校園與人際溝通的內外部原因,并以此為基礎制訂具有針對性的發展策略,保證和諧校園與人際溝通的發展。
[參考文獻]
張文裕.良好人際關系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基礎[J].教育(周刊),2017(32):59.
趙瑞云.探討大學生和諧校園人際關系的構建[J].品牌,2018(04):277-278.
劉麗.大學生溝通方式對宿舍人際關系的影響[J].校園心理,2018,16(02):43-46.
鄭文姬.論大學宿舍和諧人際關系的構建[J].現代交際,2018(21):14-16.
李洋.關于大學生人際關系溝通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8(03):465.
作者簡介:李城(1977.12—),男,壯族,廣西上林人, 本科學歷,講師,研究方向:德育管理、行政管理、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