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小學班主任的勝任力總體水平較高,但班主任之間的勝任力存在著明顯差異,這與他們的知識背景、性格特點、學歷、職稱等自然條件相關聯。本文通過分析影響小學班主任勝任力的因素,提出了相應的培養策略,以期建立健全小學班主任的選拔聘用及考核機制,優化、提升班主任團隊的任職能力。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勝任力;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45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14-0006-02
引 言
班主任在小學日常教學管理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承擔著日常教學工作,還是班級聯系的紐帶,也肩負著班級德育工作的重任。尤其對于小學生來說,班主任對其學習和生活的教導,往往會對其今后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道德品行的養成產生重要影響。
一、研究意義
目前,小學班主任的選聘大多是主課教師,而且更偏向于選擇精力充沛的年輕教師,家長也普遍認為,語、數、英等學科教師擔任班主任對學生成績的提高能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這種固有的思維傾向對新時代背景下的小學班級管理工作是否適合?年輕班主任雖然在精力和朝氣上相較于其他年齡層次的教師有一定的優勢,更能獲得學生的喜愛,但是與老教師相比,其閱歷和經驗相對欠缺。所以,班主任的選聘是一個應綜合考慮的問題。本研究的意義在于從勝任力層面對班主任的工作進行剖析,為建立健全班主任科學選聘機制提供參考。
二、小學班主任勝任力現狀
勝任力這一概念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Mc Clelland教授提出,后經不斷完善,目前心理學領域普遍認為,勝任力是指一個人在特定崗位表現出來的能夠與普通人有所區分的特殊的潛質。所以,班主任的勝任力可以定義為教師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所能表現出來的良好的綜合素質,而這些素質是班級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教師表現出來的綜合素質是決定其能否勝任班主任的關鍵[1]。
班主任勝任力中的一些素質具有顯性特征,通常是教師個人外在的特性和能力,另一些素質具有隱性特征,需要經過后天開發和培養才能逐漸顯現出來,如溝通技巧、職業精神等[2]。班主任勝任力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知識結構、管理能力、工作態度、職業精神等。當前,大多數小學班主任在這些方面具備了較好的基礎。在管理能力上,雖然每個教師的管理方法不盡相同,但是隨著班主任工作經歷的不斷豐富,教師在管理能力方面也能獲得很好的經驗和教訓。班主任除要具備作為教師必須具備的專業知識水平和職業道德外,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管理知識技能。這些知識涵蓋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等知識,很多教師并不具備此類專業背景,如很多教師比較缺乏心理學和社會學交叉學科范疇的交流技巧。小學班主任承擔著雙重身份——既是教師又是管理者。教育領域用相應的從業標準來規范教師的職業精神,但并沒有制訂詳細和統一的班主任職業道德規范。很多規范是學校自發修訂的,很難衡量不同班主任的勝任力,所以除非教師本人具有特別明顯的缺點,學校一般很難對其職業精神進行細化考量。目前,小學班主任的勝任力總體來說水平較高,但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這不僅關乎小學教師的職業生涯發展,還關乎學生的健康成長[3]。
三、小學班主任勝任力問題及原因分析
小學班主任勝任力在以下幾個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問題。首先,班主任缺乏班級管理能力。班級管理能力是小學教師必備的一項能力,班級的班風、學風及整體的思想品德水平都與班主任的科學管理分不開[4]。管理水平不高是班主任普遍存在的問題。管理是一門學問,除具備增強班級學生集體榮譽感的能力外,班主任還要有處理好學生突發事件的能力。有的班主任在管理手段使用上容易極端化,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有管理效果,但很難做到真正感化學生,無法獲得很好的班級管理成效。
其次,班主任欠缺溝通能力。班主任是師生互動的紐帶,也是家校聯系的橋梁。班主任不僅要根據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做相應的溝通,還要經常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班主任對內是學生的楷模,對外是學校和班級的代表,所以,班主任的良好溝通技巧是勝任這項工作的關鍵。同時,班主任還需要具備一定的處事能力。小學生由于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在校園內難免打鬧,有時候會出現比較嚴重的后果,這時,班主任就要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協調,使突發事件圓滿解決[5]。如果班主任缺乏這項技能,很多簡單的事情就變得復雜化,并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給學校帶來負面影響。
最后,班主任的專業知識結構單一。高等師范院校培養的思政專業師范類畢業生往往通過招考進入小學任教,雖然這部分教師所教的科目不一定是主課,有些甚至只承擔行政職務,但憑借自身扎實的思政專業背景,其應是最合適的班主任人選。目前,學校普遍喜歡選用主課教師來承擔班主任的工作,但這些班主任的勝任力不如一些具有思政或管理專業背景的教師,這種現象導致一些班主任的專業知識結構較差,難以有效解決很多班級事務。
通過分析班主任勝任力問題,筆者認為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班主任的選聘機制不合理。學校要摒棄唯主科教師為班主任的一貫思維,細化班主任各項勝任力的評價機制,以達到最優選拔。其次,班主任工作制度不完善。很多學校缺乏合理的班主任職責標準,一些班主任承擔著過多的教學任務和學校行政管理任務,無法全身心地投入特定的班級管理中。最后,班主任的在崗培訓缺乏。一些班主任雖然具備很好的勝任力,但其對在具體實踐中如何發揮自己的勝任力存在一定的困惑,不知該如何發掘自身比較隱性的勝任力。要解決這一問題,除班主任日常工作經驗積累外,教育部門還要提供科學合理的長效培訓,使班主任的勝任力得以不斷提高。
四、小學班主任勝任力培養策略
為了更好地發揮小學班主任在學校和班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不斷提升班主任的勝任力,筆者提出以下六點策略。
第一,明確小學班主任的任職資格。不是所有的任課教師都具備班主任的任職條件,一些教師缺乏耐心,缺乏與時俱進的能力,因此學校要通過優勝劣汰法選聘能夠勝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師[6]。
第二,加強班主任職業相關培訓,以不斷提升班主任的勝任力。班主任的職前培訓很重要,學校通過制訂標準選聘出合適的班主任人選后,還要對其進行系統的崗前培訓,而且對班主任的在職長效培訓機制同樣不可或缺。通過培訓,班主任能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并加強合作和交流,相互分享班級管理經驗和方法,從而提升各自的班級管理能力。
第三,創新班主任工作制度。班主任作為學校教學管理的中堅力量,是學校的核心團隊。學校不能只把班主任工作看成某個特定班級的工作,而要注重班主任團隊的溝通和交流,實現班主任之間的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在團隊的合作與交流中共同進步,同時為學校樹立教育典型,打造一支強大的班主任工作團隊。
第四,健全班主任評價機制。一些學校的班主任考評機制往往流于形式,其考評內容和考評方法陳舊,達不到提高班主任勝任力的目的。學校在對班主任工作的結果進行考核的同時,要更加注重對其班級管理過程的考核。學校要把班主任勝任力的主要因素都納入班主任工作的考核指標,更加全面地評價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一些考評不過關的教師要通過培訓后才能上崗,或者由學校直接限制其參與班主任的選聘工作,應當通過考評選擇出優秀的班主任。
第五,建立一些獎勵機制。班主任工作給教師帶來了很多重復且繁雜的工作任務,如果缺乏相應的獎勵機制,很多班主任會缺乏工作激情,也不會把工作的重心完全放在班主任工作上。所以,學校要采取合理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使班主任不僅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顯性勝任力,還能挖掘自己的隱性勝任力。
第六,為提升班主任勝任力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特別是校園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大部分學校經歷了幾次變遷,其自然環境和軟硬件設施比較先進,教師在優美、輕松的氛圍中才能更好地進行職業發展,所具備的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展現。同時,校園文化氛圍營造也很重要,對于班主任和任課教師來說,他們工作、學習的校園就是他們的大家庭。學校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尤其是在人才建設和管理方面要更有包容性,讓教師感受到良好的校園文化帶給他們的歸屬感。
結 語
綜上所述,學校只有不斷探索和分析影響小學班主任勝任力的問題和原因,才能制訂促進班主任勝任力提升的有效策略,以提升班主任的各項綜合素質,從而提升學校的教學和日常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王擁軍.關于勝任特征概念內涵和外延的研究[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7(11):100-103.
王重鳴,陳民科.管理勝任力特征分析:結構方程模型檢驗[J].心理科學,2002,25(05):513-515.
閆小平.小學班主任工作勝任力的特點及提升對策[J].甘肅教育,2020(15):39.
倪簫吟.小學班主任勝任特征情境測評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20.
杜穎瑋.基于勝任力的小學班主任教學管理問題研究[J].新智慧,2020(14):51.
張歡慶,白燕.初中班主任的勝任力模型及應用建議[J].科教導刊(下旬),2020(04):69-70.
作者簡介:肖瑤(1995.8—),女,江蘇南通人,中小學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