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英 內蒙古科技大學
不論是國內學者還是國外學者大部分是分開研究就業滿意度與職業期望關系的,職業期望的研究多集中于概念、因素等,就業滿意度多集中于其影響因素,關于影響研究相對較少。本文以內蒙古“90后”新生代員工為調查樣本展開探究,進而豐富相關的理論體系。
本次問卷涉及16項,歸納為內、外在價值維度和地位聲望維度。
本研究采用隨機調查方式,方便統計美觀選取樣本均為整數倍。在被調查對象中,男生880人,占比48.62%;女生930人,占比51.38%。調查對象有重點、普通、獨立、高職四大類院校,其中重點院校220人,普通院校有1 400人,獨立院校80人,高職院校110人,分別占比12.51%、77.35%、4.42%、6.08%。從專業劃分調查,文科為720人,理科為1 090人,分別占比39.77%、60.23%。
(一)新生代員工職業期望描述性分析
分析發現:新生代員工在職業期望16個問項中,得分的總均值為4.08,表明職業期望總體水平較高。在職業期望的16項中,期望值最高的幾項分別是公平競爭機會、誘人福利、提供學習成長機會、符合能力要求、自己喜好的事情。在這幾項中,3項屬于內在價值維度,2項屬于外在價值維度。同時,也能看到最低的5項為容易成名成家、有出國機會、單位在大城市、單位級別高、單位知名度高。總體來看,職業期望三個維度按照重要程度排序分別為內在價值維度、外在價值維度和地位聲望維度。
通過均值計算并匯總,對于職業期望的選擇,男性和女性存在明顯差別。男性新生代員工所重視的問項與新生代員工總體職業期望的前5項和后5項一致,只是高低順序不同。而女性新生代員工職業期望值最高的前3項屬于外在價值維度,2項屬于內在價值維度;職業期望值最低的5項中,有4項與總體和男性的職業期望一致。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男性和女性對職業期望的重視程度還是有區別的,男性新生代員工更看重學習成長、能力要求等內在價值維度,其次是福利、機會等外在價值維度。而女性新生代員工正好相反。綜合看,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在擇業或就業時,對單位規模、單位地理位置等方面沒有過多的關注,關注點更多聚焦到內在和外在價值方面。
(二)新生代員工就業滿意度的描述性分析
在所有的調查對象中,有58.01%滿意度較高,表明所從事的工作與自身的職業期望有較高符合程度,就業狀態良好。32.5%對滿意度表示不確定,表明屬于迷茫狀態,未有清晰的職業規劃。現在的就業狀態滿意度情況調查數據,感到不滿意9.49%。以上數據可知,就業滿意度偏高。
本次調查對已經獲得工作的總體滿意度均值為3.69,高于中立態度3.00,表明對現已從事工作的滿意度較高。
(一)不同性別新生代員工在職業期望各維度上的差異性
通過調查分析,在內在價值維度上,男性為均值為4.141,女性為4.170;外在價值維度上,男性為3.937,女性為4.017。可見,兩個維度在男性和女性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說明男性女性別對內、外在價值的看法沒有較大不同。從不同性別的調查對象來看,地位聲望維度存在顯著差異,男、女性在地位聲望維度的均值分別為4.231、3.852,差異顯著,可以看出男性更加注重這一維度。
(二)不同性別新生代員工在就業滿意度上的差異性
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由表1可知,男性女性新生代員工在就業滿意度上差異性不顯著。但根據就業滿意度頻率數可知,有65.2%的男性對目前就業狀態感到滿意,高于女性13.6%,表明男性更適應激烈競爭,只要能獲得相應的回報,他們就會感到滿足。

表1 不同性別新生代員工就業滿意度差異性
(一)職業期望中地位聲望與就業滿意度的回歸分析
如表2、3所示,地位聲望與就業滿意度進行線性回歸分析之后,回歸的方程是顯著有效的(R2=0.044,F=8.224,p<0.05)。標準回歸系數β是0.210(t=2.868,p<0.05)。由以下數據可知:地位聲望對就業滿意度有顯著影響,具有正效應,個人實際工作情況與自身的地位聲望期望越符合,就業滿意度越高。

表2 地位聲望與就業滿意度的回歸分析表

表3 地位聲望與就業滿意度回歸分析表
(二)職業期望內在價值與就業滿意度的回歸分析
內在價值與就業滿意度進行線性回歸分析之后,回歸的方程是顯著有效的(R2=0.027,F=5.008,p<0.05)。標準回歸系數β是0.165(t=2.238,p<0.05)。由以下數據可知:內在價值對就業滿意度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個人實際工作情況與自身的內在價值期望越符合,就業滿意度越高。
(三)職業期望的外在價值與就業滿意度的回歸分析
根據分析結果可知,顯著性水平大于0.05,說明外在價值對就業滿意度沒有顯著影響,對個人就業滿意度無太大影響。
本文對新生代員工的職業期望與就業滿意度進行探究,并考察職業期望對其就業滿意度的影響。最后對調查數據進行整理、分析與探究,得出以下的結論。
(一)新生代員工的職業期望總體水平較高。從各個維度看,新生代員工較為重視的是職業的內在價值維度,其次才是外在價值維度。不同性別職業期望是大有不同的,男性更看重有沒有學習成長機會及工作挑戰性等內在價值,其次才關注福利待遇等外在價值,而女性則相反,兩者對地位聲望維度均是最不關注的。從維度中的各項因素分析,重視程度最高的是C10機會均等公平競爭,其次是C13福利好,反映出都想全力把握機會,發揮自身優勢,在良好的平臺上公平競爭,實現自我價值,為企業創造利益。
(二)員工因畢業院校的影響力不同在就業滿意度上也存在顯著差異,男性女性和所學專業有差別的新生代員工在就業滿意度上無顯著差異。首先,不同院校的就業滿意度有較大不同,一方面因企業在招聘時,注重學習能力,而查看畢業院校最直接的;另一方面因不同院校的成長氛圍和發展平臺不同。如因自身能力不足導致無法完成工作,也會降低就業滿意度。其次,不同性別和專業在就業的總體感受上無顯著差異,在當今大環境下,追求學以致用,多數會找專業對口的工作。
(三)新生代員工的就業滿意度較高,不同中間變量下就業滿意度存在差異。結果顯示,有58.01%對自己現有的工作感到滿意,有32.6%保持中立態度,表明有將近1/3屬迷茫狀態,未有清晰的職業規劃。不同類型學校畢業的學生就業滿意度上有顯著差異,說明學校不同對就業滿意度的感受和看法大不相同。
(四)職業期望的地位聲望維度、內在價值維度對就業滿意度均存在顯著的正向影響。個人實際工作情況與自身在地位聲望和內在價值維度中所選擇的期望項越符合,就業滿意度越高。探究新生代員工的哪些職業期望因素對就業滿意度產生影響,一方面有助于新生代員工根據個人意愿和實際情況,樹立正確的職業觀以及合理調整自身的職業期望,實現良好就業。另一方面可以使學校、政府了解新生代員工的職業期望與就業滿意度現狀,給予他們正確、全面的就業指導,助力新生代員工實現自我價值,提高總體就業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