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慶美
“長文短教”不是在有限時間內完成教學目標,而是巧妙選擇內容和方法,實現育德培能。
“學科+”是以問卷星為平臺的巧妙取舍,精準落實。教師課前發布導學案,結合反饋情況找尋實現教學目標的最佳策略。“學科+”閱讀模式操作簡單,省時高效,教師和家長可通過“問卷星”平臺達成家校合作,學生課前預習效率提升,學習在課堂上真實發生。下面,筆者結合《動物王國開大會》一課談談在后疫情時期如何落實“學科+”長文短教之巧妙取舍,精準落實。
一、妙用“問卷星”,找準切入點
《動物王國開大會》共計18個自然段,對于一年級孩子來說,篇幅冗長,教學知識點難以取舍。備課中我通過問卷星發布預習導學案,大致從三大版塊入手設計:第一大版塊基礎知識儲備:字詞關。主要設計兩大題型:①選擇讀音全部正確的一組。②根據評判標準給下列書寫評小星星,并寫下你認為自己沒把握寫好的生字。學生自主學習字詞,篩選找出最易讀錯、寫錯的字詞。第二大版塊知會關,我設計了兩大題型:①文中出現了哪些小動物,他們在干什么?②狗熊通知了幾次?為什么最后一次成功了?主要根據文本的特點,引導學生談談文章寫了什么,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果進行檢測。第三大版塊疑難關,主要讓學生提出自己閱讀完文章后的疑惑點,想要探討的問題等。孩子們在家長配合下完成相應預習任務。
課前通過第一大版塊的問卷統計,二會字中孩子們對于“遍、準、第、通”幾個字的讀音容易與其他形近字混淆。四會字中孩子們對于“要”和“點”字的書寫沒有把握。在教學中,我先結合課題進行牛字旁的字理教學后,直接出示“遍、準、第、通”幾個字,引導學生強化識記,再將生字詞根據讀音進行歸類操練。指導書寫時緊扣“要”字引導學生寫好主筆畫,順勢類推到“百”和“舌”的書寫指導,最后再重點指導“點”字的寫法。如此一來,字詞有所側重,避免平均用力,用錯力。
通過閱卷星反饋統計信息,我掌握了以下學情:學生對于文本內容梗概和說話要把時間、地點說清楚的知識點都能了如指掌,但是朗讀有待進一步加強訓練。學生提出的比較有價值的問題是:什么是通知?通知有什么用?有了問卷星的反饋信息,教學中節省了整體感知文本內容的時間,摒棄了反復倒騰學生已會知識點,創設“學科+”課堂教學情境。教師可充分利用問卷星精心設計導學案,以此掌握長文教學各個內容的切入點。導學案應以小而精為準則,如此一來,教師就能實現“學生會的不用教,只教老師教了才會的、跳一跳摘得到的知識點”,真正實現了教學依托學情,因材施教。
二、借用“生字詞”,感知主內容
《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指出,識字、寫字是第一學段教學重點,也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教學內容,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識字教學要力求識用結合,根據兒童心理特點,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依托學生熟悉的語言因素,引導他們主動識字,學用自能化。教學中我們要根據學情,切忌。
結合《動物王國開大會》問卷星生字情況統計反饋,激趣導入強化認讀完“遍、準、第、通”后,出示“動物、老虎、狗熊、通知、準時、四遍、第二天”幾個詞語開火車認讀。緊接著學生結合這幾個詞語,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整體感知文本內容:
(動物)王國要開大會,(老虎)讓(狗熊)幫忙(通知),結果通知了(四遍)才成功。(第二天),動物們都(準時)參加了大會。
將近20分鐘的字詞教學與初讀感知縮短到10分鐘左右,字詞教學精準,刪除繁枝細節,直奔教學重點。既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錘煉學生信息提取和概括的能力,真正落實了“學科+智能”與“學科+技術”高效課堂。
三、巧用“生長點”,教學板塊化
《動物王國開大會》是一篇長文,文章蘊含著豐富的教學知識點:引用人物語言多種方式、說話語氣不同、狗熊心情變化描寫、通知寫法等。一課一得,教師要針對教學內容進行篩選,根據課標精神、學段特征,結合問卷星反饋情況,確定本文的知識點——看懂通知的內容,準確找出六要素,讓學生明白如何有條理地通知一件事,從而培養他們把事情說清楚、說完整的能力。教師想做到長文短教,就必須在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凸顯重點,設計貫穿全文關鍵點、有序的實踐板塊。
1緊扣四次通知,探究生長點
學生理清幾個角色關系后,我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找出狗熊的四次通知,并出示:
①大家注意,動物王國要開大會,請你們都參加!
②大家注意,動物王國要在明天開大會,請你們都參加!
③大家注意,動物王國要在明天上午八點開大會,請你們都參加!
④請注意啦!明天上午八點,在森林廣場開大會,請大家準時參加!
同桌一起發現異同,探討為何最后一次狗熊才成功?學生直觀感知到通知的六要素。然后,出示課后習題,引導學生找出通知的六要素。最后,學生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在分享賞析中教師引導學生走近故事中的角色,明晰通知寫法,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嚴謹性和全面性。
如此教學,避免了對課文進行面面俱到的瑣碎分析,學生在一次次品讀中,既理解語言,又弄懂知識點;在“學科+技術”的妙用中,實現“學科+培能”和“學科+育德”,最后達成語文課堂的得意、得言、得法。
2利用“省平臺”,內化生長點
學完《動物王國開大會》,我在福建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中開設“童心趣語”專欄,推薦了分角色表演朗讀優秀范例供學生借鑒學習。學生找小伙伴分角色表演課文,拍攝視頻發送到“童心趣語”專欄,互相欣賞并寫下觀后感。平臺突破課堂中僅個別孩子上臺展示的弊端,給更多學生提供展示舞臺,在互相交流分享中孩子們扎實掌握了分角色朗讀的方法,明白發布通知要把六要素交代清楚。信息技術讓語文課堂“活”了起來,讓師生之間的交流“動”了起來。
“學科+育德”“學科+培能”是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兩者互動互融,完成學科育人的職責與使命;“學科+技術”提升學科育德與培能的品質,合力培育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恰當地融合教育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模式,將靜態的平面教材轉化為主動化、動態化的“學材”,突出新質,“育德”“培能”“技術”有機融合,巧妙取舍,精準落實長文短教,構建短而精且深的真實課堂,共同助力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常規課題“后疫情時代下的‘學科+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研究”的階段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20XB0838)。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晉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