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除了要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英語知識,還要促進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有效提升。素質教育背景下,為了發展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需要初中英語教師把握好學生閱讀的個性化特點,采取科學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更高效、更高質量地完成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任務。本文將分析現階段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具體情況,分析有效開展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充分強化閱讀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閱讀;課堂教學;有效開展
【作者簡介】王穎楠(1991.01-),女,漢族,黑龍江雞西人,福建省廈門實驗中學,二級教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學英語教學。
引言
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作為初中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旨在鍛煉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除此之外,還關注學生英語學科素養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發展。伴隨著英語課程教學深化改革,在有限時間內更加高效、積極地開展英語閱讀課堂教學,顯著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是現階段初中英語教師教學研究的重點。作為初中英語教師,需要從當前英語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把握學生的個性化特征,積極探索和更新有效的英語閱讀教學路徑,優化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
一、當前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
當前階段,初中英語課程教學改革在進一步深入,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還在不斷更新發展。現階段初中英語教師大多有意識創新英語閱讀教學方法,能夠積極主動地結合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需求,針對性地開展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但總體來看,現階段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在方法創新方面仍然存在局限性,未能獲得預計效果。
1.當前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所設置的目標不夠清晰。根據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初中英語課程教學的目標主要包括五方面內容,分別是語言技能、語言知識、學習策略、文化知識和情感價值觀。閱讀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中十分重要的內容,是課堂教學中最為重要的板塊之一,需要兼顧課程標準所設定的教學目標的有效培養。就現階段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目標設置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師并未能很好地兼顧上述五方面內容的綜合培養,過多側重于培養學生的語言知識和學習策略。在課堂中,教師將大量的時間用于講解詞匯、語法和文章結構,側重于鍛煉學生的閱讀技巧。對于原文所隱含的情感價值觀、文化意識等重視不夠,這也就導致現階段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目標有十分顯著的偏差,未能符合綜合素質培養的總體要求,學生很難通過閱讀課堂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和文化意識。究其原因,還在于初中英語教師未能對課程標準所設定的教學目標有深入、全面、透徹的認知,在分析和落實教學目標時出現了偏差。
2. 課堂教學內容不夠精細、深入。教師所選擇的教學內容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行為,影響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教師要圍繞教學內容展開合理的課堂設計,教師應當牢牢抓住教學內容這一紐帶,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精彩、生動、豐富的教學內容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欲望的根本,也是提升英語閱讀課堂教學實際效果的有力支撐。現階段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有意識地插入學生感興趣的音頻、視頻、圖片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熱情的作用,具有活躍課堂氣氛的效果。但整體來看,現階段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主體還在于教材原文,教師的教學分析和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都緊緊圍繞原文展開,這也就造成了過于注重課文內容的弊端。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過于注重原文分析,導致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未能充分挖掘,學生也很少有情感方面的感悟。由于英語閱讀教學內容過于單一,導致學生學習的相關知識得不到深化,限制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3. 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方法缺乏更新。傳統課堂教學思維仍然影響著初中英語課堂,在教學方法革新方面尚未取得顯著成效。當前初中英語教師仍然選擇傳統的適合多數學生的教學方法,盡管能夠保證學生掌握課堂教學的內容,但卻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難以適應全部學生的學習要求。同一個班級內學生的基礎有著明顯的差別,學生對同一種教學方法有不同的適應能力,這也就造成最終學生的學習效果參差不齊。當前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中采用的方法仍然以逐句翻譯為主,通篇翻譯完成之后,教師會布置簡單的題目進行鞏固檢查。這種教學方法過于程式化,英語閱讀課堂枯燥無味,許多學生把英語閱讀教學看作“天敵”。這種教學方法并未很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過多地突出了教師的“教”。課堂中教師花費大量的時間傳輸英語知識,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時間很少。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受到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節奏的限制,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探討優化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
1.設置科學、全面的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目標。設置清晰、科學的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目標,能夠指明課堂教學的正確方向,發揮強化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作用。教師在教學目標的引領下科學指導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活動,能夠顯著提升學生英語閱讀課堂學習的質量,促進教學效率的有效提高。為此,教師應當進行科學、全面的教學設計,設置清晰、高效的課堂教學目標。教師應當把課程標準要求融合到課堂教學中,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之前,把握好語言技能、語言知識等五方面內容,設置清晰、具體、明確的英語閱讀教學目標,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出來,并按照所設置的教學目標按部就班開展課堂教學,發揮好教學目標作為貫穿課堂教學主線的作用。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有意識地突出教學目標,通過語言、動作等手段,加強學生的印象,幫助學生進行更透徹的理解,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整體印象。課堂教學完成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五個方面總結課堂學習的結果,結合教學目標反饋學習效果。學生要按部就班地再次回顧課堂教學的各項內容,對自身的學習情況有清楚地認知,并根據教學目標及時地查漏補缺。這樣做,也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自信,更加清楚的了解課堂中的學習收獲,增強個人的學習成就感。最后由教師針對教學目標進行整體總結,幫助學生再次回歸課堂教學成果,加強鞏固。教師結合所設置的教學目標,清晰地認識到自身教學存在的局限,并及時進行調整,查漏補缺,為學生提供高質量、高效率的教學服務,把握好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2. 充分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英語閱讀教學的內容和方法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內容,學生只有被閱讀內容和方法吸引,才能夠踏踏實實、認真嚴謹地理解、消化英語知識。英語閱讀課堂中,只有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學生才能夠真正有所收獲、有所成長。因此,課堂中教師應當有意識地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的機會。針對教學內容,教師應當參考教材原文,整合網絡教學資源,設計出具有特色的不同風格的閱讀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選擇機會,從而豐富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內容,使教學內容更加飽滿和具有新鮮感。以“Making New Friends”這個單元為例,教師要從單元主題出發,貫穿“meeting friends”這條主線,在網絡和其他途徑選擇與主題相關的閱讀教學內容。對于下設的三個話題,教師也應當有所把握,選擇合適的切入點進行拓展。在“Welcome to China”“Where are you from”“How old are you”三個話題中,教師應當精心設計,開展小組對話和交流互動,增強學生互動,讓學生深入思考、加深印象的同時,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所選擇的教學方法應當靈活、變通。在閱讀原文時,除了選擇通讀全文、精讀全文、跳讀的方式之外,還可以采用對話式朗讀,小組成員之間進行交流互動,為學生營造更加自由、活躍的閱讀氣氛。學生通過對話朗讀,也能夠了解和感知英語的交際價值,培養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入、透徹地感知原文的情感價值觀和文化意識,教師應當有意識地組織學生針對某一情節、某一人物、某一主題展開分析,讓學生發表自身的看法,也為學生創造言語表達的機會,豐富學生對閱讀原文的理解,有效地發展學生的英語素養。
3. 合理調整英語閱讀教學的難易程度。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處于培養學生英語學科素養的基礎階段,教學應當有的放矢。英語閱讀課堂中,教師絕不能出現避難就易的情況,教師要考慮到學生學習英語的長期性,合理調整課堂教學的整體難度,既要較之前的教育培養有所提高,又能夠適應當前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通過英語閱讀教學,要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英語課程學習思想。課堂中,教師應當合理地穿插一些有一定難度的閱讀內容,學生聯系上下文和已經學過的知識、提示素材,鍛煉學生的猜詞能力和深入分析能力,進一步強化學生所學習的英語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合理設置英語教學的難易程度,能夠有效地增強學生的獲得感和成就感,學生能夠在面對其他學習任務和學習挑戰時,更加積極、自信、充滿斗志。針對不同層次基礎的學生,教師應當有針對性地設置教學難度。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挑戰難度較大的內容,基礎一般的學生則不必挑戰太難的閱讀內容,避免給學生造成挫敗感。教師應當合理把控閱讀難度,充分利用最近發展區原理,讓每位學生在自身原有基礎上能夠有所提高、有所發展。
結語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需要初中英語教師充分的把握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實際情況,把握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合理、有針對性地開展閱讀教學。通過設置清晰、明確的教學目標,選擇靈活、科學的教學方法,豐富閱讀教學內容和整合閱讀教學資源等多種途徑,優化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除此之外,初中英語教師應當明確自身的使命,強化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加強對課程改革和課程標準等相關內容的學習,拓展自身的知識范圍,提高自身教育教學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劉曉亞,全淑連,吳蕥君,劉京.英語閱讀教學中背景材料的運用[J].大學教育,2021(2):143-145.
[2]王迪.淺談“問題鏈”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設計與運用[J].海外英語,2021(2):195-196.
[3]劉俊澤.基于英語閱讀能力提升的導學案設計與應用研究[J].現代交際,2021(1):19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