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振興
摘 要:小古文走進課本,教師要緊緊圍繞“小”,依據課標展開教學,不拔高教學內容,采取讀的教學手段,利用工具書,借助注釋,再加以表演的方式理解內容,會有事半功倍之效果。
關鍵詞:小古文;策略;研究
作為傳統文化精華之一的文言文在語文試卷中隨處可見其身影,而在高考試卷中,作為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所涉獵的內容廣泛,所占的分數比重非常高,但同時也是學生的失分點,究其緣由是學生涉獵甚少,生澀的句子、抽象的內容、復雜的句式結構,往往使學生感覺非常棘手,茫然不知所措。所以,為了從小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對學習古文的興趣,古文走進了小學課本,其目的是讓學生過早地接觸古文,而節選在小學課本的古文多是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這些故事多是學生耳熟能詳的,這就降低了小古文的難度,并且課文除了配有精美的插圖之外,還提供了大量的注釋,甚至對照的白話文翻譯,旨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鑒于小古文走進課本的價值和意義,結合教材編排的特點及課程標準的指導意見,我就小學小古文教學策略談談自己體會。
一、“讀”是小古文教學最有效的手段
古文無論是內容陳述還是句式結構都和學生日常接觸的白話文不盡相同,甚至有些句式大相徑庭,這就給學生的讀帶來了非常大的挑戰,再加上古文中間有大量的生僻字,造成讀是首先需要解決的障礙。首先讓學生借助工具書查出小古文中間出現的生僻字,并把拼音標到漢字上,反復地讀幾遍。教師再利用生字卡片等自制簡易教具讓學生通過“開火車”讀、指名讀、領讀等多種形式,記住字形,讀熟字音。然后自讀,嘗試逐句斷句,再通過教師的范讀領路,讓學生在聽讀的過程中注意停頓,最后在教師的幫助下用豎線給小古文逐句斷句,畫出讀的節奏,再自主用喜歡的方式去讀。等學生反復讀幾遍后,采用同桌互讀、指名讀等方式,并且讓學生參與到“讀”的評價中來,糾正自己讀的節奏和語調。最后再通過齊讀的方式讓學生能流利地讀完小古文。等學生讀通、讀順了,我們就可以讓學生學習古人讀書的樣子,搖頭晃腦地去讀,讓學生感覺到古人讀書的“好笑”,使他們樂于模仿古人,樂于說古人說的話,這樣就和教材編排小古文的意圖不謀而合了。如在教學五年級下冊《伯牙鼓琴》時,其中有一句“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非常難讀,教師通過范讀引領后幫助學生畫出節奏: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學生就很容易讀熟了。由此可見,讀不僅是現代文閱讀教學的主要手段,也是古文教學的主要方法,所謂的“讀占鰲頭”。
二、借助工具書,結合注釋,了解大意是小學小古文教學的主要內容
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古文的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依據注釋,借助字典,了解大意。這就給我們在教學小古文的時候提供了理論依據。我們要明確,小古文之所以“小”,不僅僅體現在規模小,字數少,更主要的是體現在授課內容的“小”上,換言之就是內容涉獵不能過于復雜,要簡單,不能逐字逐句地翻譯,更不能涉及古文句式和結構,也可以說是讓學生淺嘗輒止。如果我們一味地按照高中學生的要求,不僅要關注到字的意思、句式的變換,還要理解文字背后作者表達的情感,這樣過度拔高了課標要求,不僅有悖于課標和編者意圖,而且對于小學生來說,生僻字+特殊句式+枯燥內容,使他們可望而不可即,心里就會萌發厭惡感,久而久之就會失去興趣。這對學生以后初中、高中古文學習就埋下了隱患。所以小古文教學一定要注意著力點在“興趣”上,而不在于細嚼慢咽的分析講解上。如在教學《伯牙鼓琴》這一課時,在學生讀熟的基礎上,我給學生講述了高山流水的故事,并給學生播放了高山流水的音樂,讓學生初步對小古文內容有所了解,整體上有所把握。這樣讓他們根據自己的理解結合注釋,去猜測句子的大概內容,這完全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對事物永遠充滿了好奇心,他們會迫不及待地去嘗試,這種躍躍欲試的舉動正是對小古文教學的價值和意義的完美詮釋。還可以借助精美的插圖輔助理解小古文的內容,如理解“鼓”的時候,在孩子的潛意識中,“鼓”就是自己所見的樂器,始終和彈對不上號,但是通過觀察插圖,一個人在彈琴,這樣學生通過插圖把“鼓”和“彈”建立了聯系,明確了鼓就是彈的意思,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三、表演有助于化抽象為具體,巧妙解決理解難的有效途徑
表演是借助肢體語言表達意思的一種有效的手段,可以幫助學生巧妙地解決難理解的字詞。如在教學《自相矛盾》《鷸蚌相爭》兩篇小古文的時候,我在學生初步了解大意的基礎上讓他們扮演角色去嘗試表演。“蚌合而拑其喙。”一個同學扮演鷸,另一個同學表演蚌,用手代表喙,蚌用手緊緊夾住鷸的嘴,通過表演理解“鉗”的意思。這樣學生在游戲的玩中,在開懷的大笑中理解了課文的內容,有事半功倍之功效。
總之,小古文教學要緊緊圍繞課標來展開,不能隨意拔高難度,以培養興趣為關鍵。這是我們必須遵循的前提條件。
參考文獻:
[1]張麗.新課標下小學語文小古文教學策略分析[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12).
[2]朱丹.讀出韻味,品出滋味:淺談小學語文課堂中小古文誦讀的教學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