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淑艷
摘 要:在小學階段,教育中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和具體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對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逆境進行正確的處理,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讓學生的逆商能力得以提升。
關鍵詞:逆商教育;健全人格;積極性影響
困難可以說是學生進步和成長的一個墊腳石。對于當前的學生來說,他們生活的環境很舒適,生活的條件也很好,對于一些壓力和困難他們可能無法自己去努力面對,進而自暴自棄,產生心理問題。怎么才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逆商素養和能力呢?在當前的小學教育中應該引起足夠重視。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也是國家的繼承人,教育工作者應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促進他們健康成長和進步。老師應該積極地認識到自身的責任和義務,把握好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特點和主要面臨的問題,幫助學生正確地找到處理問題的方法,防止學生做出一些極端的行為。
一、開展逆商教育能夠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處理困難的方法
從當前的小學教學來看,學生成長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各種困難和困境,他們可能會因此受到一些打擊,可能會一蹶不振,可能不知所措。而老師的任務就是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理解這些困難,教會學生正確的處理方法,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老師要引導學生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讓他們去審視自己的困境,培養學生堅定的意志力,讓學生冷靜地去分析和思考。不要先把自己打敗,而是應該積攢力量去處理困難。通過這樣的逆商教育能夠讓學生找到自身的利益和價值,讓他們走出心理陰影。在小學階段,學生對一些事情可能會產生誤解,可能會一直意氣用事,他們不太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脾氣,任之發作可能會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后果。為了有效地避免錯誤的發生,老師就應該提前去引導學生掌握正確處理困難的方法。
二、逆商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還不夠成熟,在面對困境和逆境時他們的判斷可能會出現一些偏差,這時就需要老師依照社會道德規范去幫助學生分析困境。比如,在日常上課中,兩個學生出現了摩擦,有一個學生動了手,另一個學生是否應該動手還擊呢?動手的學生是錯誤的,因為他處理問題的方式出現了偏差,價值觀念有一定的問題。那面對這種情況學生應該怎么做?如何去處理這些問題?老師應該從正面進行引領和疏導,給學生深入地分析事情的原委,讓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舉止,深刻思考之后再去行動,學會控制自己的言行。凡事都要深入思考,要嚴謹行事。正確的價值觀是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的第一步,也是學生學會做人的最基本要素。
三、逆商教育能夠促進學生自信心的提升
小學階段學生的成長需求和發展規律就決定了逆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老師應該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再結合生活實際去開展逆商教育工作。老師應該設置一些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教育環節中能夠觀察并且深入領悟相關的理論知識。老師也需要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進行深入了解,在此基礎之上幫助學生更好地面對困難,提升他們解決和處理問題的能力。遇到困難并不意味著是自己的問題,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挑戰和困境,老師必須把這個觀念告訴學生,鼓勵他們去堅持,不要著眼于當前,而是應該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擺脫困境,越挫越勇。比如,在學習中學生的理解思維、理解能力都是不同的,他們對某個數學知識或者某個語文知識存在著誤解,某個題目可能怎么也做不出來,這時他們可能會變得很消極,會質疑自己的學習能力,對學習產生一定的厭惡恐懼心理。老師就應該給予適當的、科學的指導,讓學生認識到自己也是可以去解決這些問題的,讓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從而去提升逆商能力。
綜上所述,逆商教育非常重要。但是從當前教學工作來看,很多學校和老師都忽視了逆商教育的重要性,他們只是關注成績,并沒有意識到逆商可能對學生產生全面的影響。逆商既受到先天因素的影響,又需要后天的努力和培養。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逆商和智商、情商都是非常關鍵的。作為老師,我們應該認識到逆商的重要性。逆商能夠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進學生良好道德行為規范的養成,促進學生價值觀念的形成,促進學生自信心的形成和發展。逆商不可缺少,老師應該從實際出發,從學生的需要出發,認真深入地探究逆商教育的具體方法。通過教育工作進一步促進學生逆商素養和能力的提升,讓他們能夠全面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呂劍萍.核心素養背景下“逆商”教育的探究[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6):149.
[2]閻曉潔.凡人生活故事:助力小學生的逆商教育[J].生活教育,2020(1):31-32,65.
注:本文系2020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隔代家庭教育中逆商(AQ)教育引導策略”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20]GHB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