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婷婷
摘 要:良好的行為習慣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習慣,更能培養(yǎng)其良好的品德修養(yǎng)。小學生正處于啟蒙教育階段,其年齡特征決定了他們特別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因此,對其思想、行為、品德等的引導至關重要。中華傳統文化中有著許多令人受益的故事,其內容可以對小學生的行為、思想起到教育引導作用,形式也比較容易讓小學生接受。首先分析目前小學生存在的一些不良習慣,并指出其形成的原因,繼而針對性地提出利用傳統故事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策略,為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做出自己的貢獻。
關鍵詞: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傳統故事;提升策略
素質教育大背景下,成績再也不是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其綜合素養(yǎng)的高低成為評價教育水平的重要標準,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正確的思想觀念成為小學階段學校教育的重要目標。目前,許多小學生依然存在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這些不良習慣的存在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而且不利于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一、小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成因
根據小學生成長規(guī)律來看,其存在的一些不良習慣主要受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兩個方面影響。首先,在家庭生活中,目前一般都是獨生子女,長輩、家長的溺愛現象非常嚴重,從而使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特征,在校園生活中不能團結同學、不懂禮貌和忍讓等。其次,在校園生活中,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有的學校依然將學生的學習成績放在教育的首位,導致思想道德教育缺失,小學生的一些不良習慣往往會被其還不錯的成績所掩蓋,長此以往,縱容了學生的很多不良習慣。
二、如何借助傳統故事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1.以傳統故事為教學內容,潛移默化地熏陶學生形成良好習慣
小學生的許多不良習慣都是由于對其的認知不足導致的,所以,想要培養(yǎng)小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必須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使其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正確思想觀念的熏陶。首先,學校可以將《三字經》《弟子規(guī)》等經典內容作為全體學生需要背誦的內容,并定期組織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競賽。同時,競賽的組織形式可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講,《三字經》《弟子規(guī)》的內容可能難以理解,此時,學校應該發(fā)揮高年級學生的優(yōu)勢,在高年級學生中選取表現優(yōu)異的學生向低年級的學生以故事的形式講述《三字經》《弟子規(guī)》的內容。其次,學校應該充分了解小學生中普遍存在的不良習慣,幫助小學生針對性地進行改變。目前,受家庭環(huán)境、學校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能夠聚集在同一所學校的學生往往存在一些共同特征,學校經過觀察之后,總結學生存在的共同缺點,從而積極解決。比如,學校中的學生很多學生存在不尊敬老師、不懂禮貌的問題。此時,學校可以借助校園廣播來播放一些禮儀方面的小故事。比如,“程門立雪”“三顧茅廬”等。
2.以傳統故事為教學手段,引導學生主動養(yǎng)成良好習慣
最好的教育最終取得的教育成果應該是幫助學生掌握自我發(fā)展和完善的方法,簡單來說,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最終還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當然,學生主觀能動性也是需要培養(yǎng)和引導的,此時需要各科老師共同努力營造良好的班級環(huán)境。首先,老師可以將“故事”作為管理班級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可以在班級中建立每日一個小故事的日常分享,要求學生在早上上課之前先講述一個自己的小故事,并說明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其次,老師可以建立“故事懲罰機制”。比如,學生A因為和自己的同學爭搶東西而起了爭執(zhí),甚至還動了手。相對于批評該生,不如讓他第二天在全班同學面前講述“孔融讓梨”的故事,并說明其中的道理,這樣,學生通過這個故事就自主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3.以傳統故事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升學生對良好行為習慣的認知水平
對于小學生的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教師應該關注細節(jié),及時了解學生存在的疑問,并為其答疑解惑。目前,我們所強調的好習慣,在許多學生看來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所以我們總強調小學生應該孝敬父母,許多學生卻沒有深切體會到。此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講述韓信“一飯千金”的故事,繼而反問學生:你覺得這樣的韓信是一個好人嗎?你喜歡他嗎?此時學生都會覺得喜歡韓信。然后,老師可以再通過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韓信對每日分給自己食物的人孝順、感激是好的行為,那我們對每天給我們做飯、買衣服、接送我們上下學的父母應該怎樣呢?此時,學生能夠切實明白自己應該孝敬父母、懂得感恩。同時,現在的小學生在父母的溺愛下不能正確認識學習的重要性,從而沒有刻苦學習的良好習慣。基于此,老師可以通過孔子“三十而立”的故事來教育學生,通過故事還原孔子克服生活困苦,堅持求學、辦學,最終取得成功的情境,以此教育學生勤奮好學是每個人都要具備的一種品德,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是經過勤學苦練才逐步走向成功的。
總而言之,我國傳統故事中蘊含了許多通俗易懂的道理,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合理應用,以幫助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提升我們的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陳玉霞.德育教師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J].課程教育研究,2019(35):187-188.
[2]林瓊玲.淺談小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A].2019年“互聯網環(huán)境下的基礎教育改革與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3]王和勇,王晶晶.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J].西部素質教育,2019,5(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