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共產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 的百年歷程、經驗及啟示

2021-08-27 10:41:48胡洪彬
理論探索 2021年2期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

〔摘要〕 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為強化黨的領導和推進民族復興提供了堅強支撐。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中實現反帝反封建斗爭的偉大勝利,到新中國成立后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中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再到新時代以來通過深化思想建設與體制完善不斷推進重大風險防范化解工作的科學化。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歷程中積累了豐富經驗,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與強化黨的全面領導的辯證統一,始終堅持原則的堅定性與策略的靈活性的辯證統一,始終堅持宏觀把握與微觀治理的辯證統一,始終堅持思想建設與制度防范的辯證統一,始終堅持依靠人民與發動人民的辯證統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現實啟示在于,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必須通過全面領導機制、理論引領機制、協同參與機制、評估預警機制、責任落實機制和開放合作機制建設,不斷提升重大風險防范化解能力,為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夯實根基。

〔關鍵詞〕 中國共產黨,重大風險,百年歷程,經驗啟示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175(2021)02-0005-11

時刻保持憂患意識,著力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工作,是中國共產黨實現穩固執政的重要前提,也是黨團結帶領人民實現民族復興的根本保障,更是黨自成立以來就一貫堅持的重要理念。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將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擺在了核心位置上。習近平明確指出,當前,“面對波譎云詭的國際形勢、復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必須始終保持高度警惕”,“既要有防范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 〔1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繼往開來,在闡釋“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基本原則時,更是突出強調了“堅持系統觀念”“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和“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挑戰”的極端重要性 〔2 〕。黨中央的相關論述不僅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行穩致遠夯實了根基,同時也為未來進一步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指明了科學方向。

在黨中央的高度重視下,近年來學界也對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問題進行了持續性探究。如顏曉峰闡釋了統籌和用好“兩個大局”,進而有效應對重大風險和化危為機的基本戰略 〔3 〕。魏繼昆對習近平關于新時代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相關論述的科學內涵作出了系統性分析 〔4 〕。田鵬穎突出強調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尤其是充分發揮黨的全面領導和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進程中的重大意義 〔5 〕。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經濟轉型期的風險防范與應對”課題組則基于金融、實體和政府等相關層面,具體論證了重大風險的形成和傳導機理 〔6 〕。此外,鐘開斌 〔7 〕、闞道遠 〔8 〕、張占斌 〔9 〕和馬寶成 〔10 〕等學者立足于提升戰略信心和戰略定力,有效應對西方國家的“顏色革命”,增強黨員干部的想象力、敏感力、責任力、引導力和察覺力,以及全面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等視角對中國共產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具體路徑進行了分析和探討。應該說,學界的這些相關研究是具有前瞻性的,對新時代黨做好重大風險的防范化解工作亦具有不可忽視的理論指導意義。但必須指出,目前相關研究在整體上主要還是基于現實層面展開的,對中國共產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歷史進程和基本經驗的分析和提煉依舊較為欠缺,亟須學界作出回應和分析。正如習近平所言:“我們黨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在磨難挫折中成長,在戰勝風險挑戰中壯大,始終有著強烈的憂患意識、風險意識?!?〔11 〕可以說,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史,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部黨不斷破解重大風險的輝煌發展史。當前,我們黨要不斷筑牢國家安全底線,則讀通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歷史脈絡是重要前提。基于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對百年來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光輝歷程作出了回顧性總結,進而對其中的歷史經驗和啟示意義進行了科學提煉,以期能為新時代我們黨進一步提升重大風險防范化解能力提供歷史鏡鑒。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光輝歷程

所謂“風險”(Risk),簡而言之就是相關對象遭受到損害、損失的現實可能性。而“重大風險”(Major Risk),顧名思義則是風險的危害指數已達至甚至超越一般風險之臨界值,風險評估為重大和整體性級別的險情與危機。作為公共治理性范疇,重大風險不僅于時間和空間格局上帶有全局性、根本性,而且在表現態勢上亦彰顯出更為極致的毀滅性與破壞性。可以說,重大風險的產生不僅阻礙社會的和諧與發展,同時也構成威脅國家安全與穩定的重要因素 〔10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重要使命。19世紀中葉,馬克思恩格斯在推進無產階級革命進程中,就對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作出了系統闡釋。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就曾明確指出,無產階級要徹底擺脫資產階級專制統治帶來的重大風險,就必須“奪取政權”,將自身利益上升為“普遍的利益” 〔12 〕85。恩格斯則從無產階級政黨治理角度指出:“一個政黨寧愿容忍任何一個蠢貨在黨內肆意地作威作福,而不敢公開拒絕承認他,這樣的黨是沒有前途的?!?〔13 〕90列寧針對蘇維埃初期黨內官僚主義和腐朽作風帶來的重大風險,更是尖銳地指出:“如果有什么東西要把我們毀掉的話,就是這個?!?〔14 〕552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根本指導。自成立以來,我們黨就把增強憂患意識,不斷做好重大風險防范化解工作擺在了核心位置。百年來,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的進程中,黨逐步開辟形成了一條契合中國國情和黨情的風險防范化解之路?;诓煌瑲v史背景及黨面臨內外形勢的差異性,我們可大致將其歷史進程概括為以下四大階段:

(一)從“武裝斗爭”到“黨的建設”: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系統展開(1921-1949年)

1921年7月,中共一大秘密召開,正式宣告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不僅使中國革命有了堅強領導核心,也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新的光明和希望。然而,由于黨的無產階級政黨性質及其對實現無產階級專政的目標界定,使其一成立就遭到了中外反動勢力的殘酷鎮壓。可以說,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關涉其前途命運的重大風險便開始產生了。概言之,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面臨的重大風險主要源于兩大方面:其一,從革命形勢的角度看,根本上源自于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瘋狂壓迫。其中,帝國主義作為民族壓迫的最大來源,是中國革命的首要對象,封建主義作為反動勢力之一,為帝國主義統治提供了社會根基,而官僚資本主義則構成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壓迫中國人民的代表與具體體現,三者相互勾連,既給中國人民帶來沉重災難,也給黨的生存與發展帶來了重大風險危機。對此,毛澤東于1947年就曾深刻總結道:“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就是中國的新民主主義的革命,就是中國共產黨在當前歷史階段的總路線和總政策” 〔15 〕1317。其二,從黨自身的角度看,主要源于自身革命路線的偏差和失誤上。面對強大的敵人,如何有效推進中國革命向前發展,黨在幼年時期時常爭論不迭。1923年,陳獨秀就提出革命者“應該集中在國民黨” 〔16 〕252的右傾投降主義路線,給幼年的黨帶來了極為嚴重的生存危機。此后,因錯誤估計革命形勢以及對馬克思主義進行教條式理解,黨內又先后出現瞿秋白、李立三和王明等為代表的“左”傾錯誤,不僅給中國革命帶來重大挫折,也使黨的發展面臨重大危機。可以說,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面臨的風險是極其重大且異常復雜的,如何通過有效的防范化解策略來助推中國革命實現科學發展,是黨當時面臨的根本歷史任務。

在嚴峻的革命形勢下,中國共產黨逐漸認識到要徹底擺脫危機,首先就須打破思想禁錮,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正如毛澤東所言:“認清中國的國情,乃是認清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的依據?!?〔17 〕633正是在此基礎上,黨系統性地展開了風險防范工作:其一,基于中國革命的戰略高度,突出了武裝斗爭的極端重要性。面對大革命失敗后黨遭遇的重大危機,1927年,毛澤東在“八七會議”上就明確提出了“槍桿子里出政權”的著名論斷,這一論斷不僅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新路,同時也為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明確了科學方向??梢哉f“離開了武裝斗爭”,“就沒有共產黨的地位,就沒有革命的勝利” 〔17 〕610。其二,基于革命聯盟的實踐維度,把推進統一戰線擺在了重要位置上。早在中共二大上,黨中央就通過了《關于“民主的聯合戰線”的議決案》,此后隨著革命形勢的演變,中國共產黨又相繼促成了國民革命統一戰線、工農民主統一戰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等多種形式。在統一戰線內部,黨堅持“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反對頑固勢力” 〔17 〕745的策略原則,不僅壯大了中國革命力量,也進一步強化了黨抗風險的能力。其三,基于自我革命的個體向度,把全方位推進黨的建設貫穿始終。如在思想建設層面上,1930年代,毛澤東發表了《反對本本主義》《實踐論》《矛盾論》等多篇重要論著,為糾正黨內教條主義錯誤路線夯實了理論根基,在紀律建設層面上,則相繼頒布了《關于各級黨部工作規則和紀律的決定》(1938)、《關于中央機構調整及精簡的決定》(1943)等多個重要文件,為防止個人專斷引發的重大風險提供了制度支撐。總之,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基于革命形勢的演變,對重大風險提出了多元化的防范化解路徑,正是基于此,黨才能在不斷克服重重挑戰的過程中推進了民主革命的最終勝利。

(二)從“政權鞏固”到“作風整飭”: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強力推進(1949-1978年)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志著中國人民徹底結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史,真正站起來成為了國家的主人。此后,隨著我們黨由革命黨向執政黨進行轉變,黨所面臨的內外環境亦發生巨大改變。在執政初期,黨除了要著力實現社會政治穩定和應對嚴峻的外部考驗外,還擔負著執政能力建設的緊迫任務。概而言之,這期間的重大風險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國內外敵對勢力妄圖顛覆破壞引發的重大風險。從內部環境看,新中國的成立,雖然打倒了國民黨反動派,但全國事實上并未全部解放,國內尚有100多萬土匪武裝亟待剿滅,這些反動勢力潛伏于社會底層,伺機攻擊新生的人民政權,使黨和國家的發展遭受極大的安全隱患。從外部環境看,新中國的成立亦改變了全球政治版圖,由此也遭到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嚴厲打壓,其不僅對我國展開經濟封鎖,而且通過朝鮮戰爭和臺灣問題對中國內政直接進行粗暴干涉。1960年代后,中蘇兩國又開始出現矛盾和分歧,這些都給黨和國家的政權穩固帶來了巨大的風險挑戰。二是部分領導干部作風問題帶來的重大風險。新中國成立之初,黨的各級領導干部在推進國家治理上還缺乏足夠經驗,其間甚至還混入一些政治投機分子,給黨的肌體帶來了嚴重損害。而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部分領導干部中脫離群眾、放任自滿等不良作風則開始暴露出來,如一些干部熱衷于“鬧地位、鬧名譽”,“比薪水高低”等,甚至出現“爭名奪利” 〔18 〕135等問題,這種官僚主義和特權腐敗作風在破壞和諧干群關系的同時,也給社會主義改造與建設事業的穩步前進帶來了風險和挑戰。

面對新中國成立初以及在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進程中相繼出現的各類重大風險,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高瞻遠矚,以強大的領導力和號召力展開了防范化解工作。一方面,從國家建設的宏觀層面出發,把肅清敵特和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擺在了重要位置。為維護國內社會政治穩定,新中國成立后,黨中央首先對境內殘余的匪特武裝展開了強力圍剿。據統計,自1950年至1953年,在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下,人民解放軍總計殲滅各類匪特武裝達到240多萬人 〔19 〕13,在平息匪患的基礎上使新生的人民民主專政政權得到了有效鞏固。而為了應對西方國家的經濟封鎖和軍事威脅,則及時推進一邊倒的外交方針,以在社會主義陣營內尋求政治支持。此后,隨著國際形勢的演變,黨中央又相繼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干涉內政和“三個世界”等重要外交理念,不斷開拓外交空間和改善國際處境,不僅堅定地捍衛我國的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亦在破解外部風險基礎上在國際社會牢牢站穩了腳跟。另一方面,從干部治理的微觀層面出發,對黨內不良作風展開了全面性和持續性的整飭和糾正工作。新中國成立以后,黨中央相繼發布了《關于加強干部文化教育工作的指示》(1953)、《關于組織高級干部學習馬恩列斯著作的指示》(1964)等多個重要文件,為提升干部素質提供制度保障,而為了有效改進黨內作風,黨中央在開展“三反”“五反”運動的同時,于1950年中后期在黨內展開了大規模的整風運動,大力整飭黨內宗派主義、主觀主義和官僚主義不良作風,其間黨中央堅持批評與自我批評相結合,發動人民群眾進行廣泛參與,應該說無論對作風改進還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都有積極意義,但遺憾的是這場運動后期由于反右斗爭的擴大化而偏離原始目標,一定程度上也給此后黨內政治生活的和諧帶來了損害。

(三)從“思想建設”到“機制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深化拓展(1978-2012年)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標志著我們黨沖破了長期以來的“左”傾思想的束縛,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此后,隨著黨執政環境的改變,黨面臨的各類風險因素也不斷翻新,這其中的重大風險主要源于兩大方面:一是開放化環境下的意識形態風險。改革開放的推進打開了國門,進一步解放了我國的社會生產力,但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導致公眾社會價值觀的不斷多元化。特別是伴隨1990年代初蘇東劇變的爆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步入低潮,面對社會主義中國的不斷崛起,一些西方敵對勢力為維護其霸權地位,不斷加緊對我國的意識形態進行滲透,其或借人權對我發難,或渲染所謂的“普世價值觀”,導致國內一段時期出現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蔓延的不良局面,給黨的執政和意識形態安全帶來巨大的風險和挑戰。對此,1989年鄧小平就曾深刻總結到:“十年來我們的最大失誤是在教育方面,對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夠”,“這個問題無論如何要解決” 〔20 〕287。二是市場化和全球化下的經濟運行風險。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1992年我國又進一步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這是黨中央在經濟體制改革上的重大創新,但市場經濟同樣有其自發性和盲目性。尤其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初期,囿于市場規范經驗的缺失和不足,導致市場運行中出現了要素失衡、偽劣產品等失序性問題。加之隨著中國不斷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也使我國進一步加劇了遭受外部經濟風險沖擊的現實可能性。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09年和2011年,我國凈出口對GDP的貢獻率分別為-44.8%和-5.8% 〔21 〕。可以說,經濟全球化在帶來技術和資金的同時,客觀上也對我國經濟主權和貿易安全帶來了深刻影響,這些都給黨領導經濟工作的穩步展開帶來重大風險和挑戰。

面對改革開放進程中出現的重大風險,黨中央給予了高度重視,并立足于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客觀背景,著重從兩大層面作出了歷史性回應:其一,為應對意識形態風險挑戰,黨中央突出強調了強化思想建設的極端重要性。早在1980年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鄧小平就明確強調:“我們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實認真抓好,不能放松” 〔22 〕342。1986年,在中共十二屆六中全會上,他又進一步對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作出了專門批判,直言其實質就是“對我們現行政策、現行制度的對抗”,根本目標是“要把我們引導到資本主義道路上去” 〔20 〕182,必須堅決予以反對。此后,黨中央基于意識形態建設高度,持續對西方普世價值觀等錯誤思潮展開深入批判,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夯實了思想根基。其二,為破解經濟運行風險,新時期以來黨則把機制建設擺在了核心位置。面對我國市場化初期經濟運行的失序性危機,1997年,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了“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執政要求,在此背景下,黨中央積極推動形成有效的激勵和制約機制、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完善生產要素價格形成機制和宏觀調控協調機制等,為化解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生風險提供機制支撐。而針對經濟全球化傳導而來的外部風險,黨中央在堅持擴大對外開放的同時,亦重點做好監管機制尤其是金融監管機制的完善工作,以確保我國在有效參與國際經濟金融合作的基礎上,為推進國內經濟發展帶來保障。統計顯示,改革開放后的30年間,我國GDP增長率不僅完全超過改革開放之前,亦大大高出了世界同期的平均水平 〔23 〕??梢哉f,這期間黨中央基于理念和機制兩方面的深入推進,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提供了更為堅實的支撐,由此確保了新時期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起飛。

(四)從“夯實責任”到“科學應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創新完善(2012年至今)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勵精圖治、開拓創新,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的到來標志著中華民族迎來了由富變強的偉大飛躍,但同時也給黨的執政和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新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需要黨不斷提升和強化執政能力,但黨的工作存在的諸多“薄弱環節”,尤其是“黨內存在的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 〔24 〕164,客觀上表明黨面臨的執政環境依舊復雜;另一方面,進入新時代,世界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貿易打壓、惡意抹黑以及“顏色革命”的輪番登場,表明一些西方國家對我進行“西化”“分化”之政治圖謀始終未曾改變,如何塑造對我有利的國際環境,依舊是黨在當前的緊迫任務。正是基于對新時代內外環境的全面研判,黨中央明確提出了“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執政要求,并將其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其一,從主體層面看,更加突出了各級領導干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政治責任。2019年,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上,習近平就對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政治責任提出了明確要求。2020年以來,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重大挑戰,他更多次要求領導干部要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和守土盡責。可以說,強化責任擔當構成了新時代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重要前提。其二,從過程角度看,進一步突出了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決策運行上的科學性。習近平認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工作要做實做細,要“常觀大勢、常思大局,科學預見形勢發展走勢”,由此才能通過“科學排兵布陣”,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有準備之戰”和“戰略主動戰”。為此,他要求在“風險防控機制”“風險研判機制”“決策風險評估機制”“風險防控協同機制”和“風險防控責任機制” 〔24 〕225等方面實現全面完善,并切實做到協調配合和層層落實。正是基于此,新時代黨堅定了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信心決心,黨的政治領導力和社會號召力亦實現了不斷提升。

二、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寶貴經驗

從1921年到20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以來的100年,既是國際國內形勢風云變幻的100年,也是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戰勝一切重大風險挑戰并不斷走向勝利的100年。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堅守初心使命,始終保持著強烈的憂患意識,由此黨才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歷程中實現了由弱到強的根本轉變,才推進民族復興的偉業展露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百年來我們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光輝歷程,不僅為黨鞏固執政提供了堅實支撐,同時也累積了有關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豐富經驗,通過上述回顧分析,我們認為,這些寶貴經驗可概括為以下五個辯證統一:

(一)從根本保障的角度看,必須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與強化黨的全面領導的辯證統一

作為中國工人階級、中國人民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是我國各項事業的領導核心,也是國家和社會發展各領域重大風險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的根本依托。1942年,針對黨內教條主義和思想混亂給黨的革命事業帶來的重大風險,毛澤東便要求“建設一個集中的統一的黨”,確?!叭h步調整齊一致,為一個共同目標而奮斗” 〔25 〕822的政治理念,為維護黨的肌體健康和強化黨的風險防范能力夯實了根基。新中國成立以后,毛澤東又多次對黨的領導核心地位作出闡釋,并立足于“工、農、商、學、兵、政、黨七個方面”,明確提出了“黨是領導一切的” 〔26 〕305的重大命題。1989年,針對國內政治風波帶來的重大風險因素,鄧小平亦深刻指出:“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沒有核心的領導是靠不住的” 〔20 〕311。而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重大危機,習近平更是突出強調:“只要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我們就一定能夠形成強大合力,從容應對各種復雜局面和風險挑戰” 〔27 〕18??梢哉f,在我們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百年歷程中,正是有了強有力的領導核心,并始終堅持了黨的全面領導,才在實踐中有效規避了黨內外各種重大風險因素的侵襲,進而為推進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不斷提升風險防范化解能力,不僅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還要不斷強化黨的全面領導。如果說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要破解的是黨在防范化解各領域重大風險中的地位與作用問題,則不斷強化黨的全面領導,要破解的就是更好地發揮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領導性優勢問題。從民主革命時期黨領導展開武裝斗爭和不斷糾正黨內錯誤路線,到新中國成立以后黨積極通過肅清敵特、作風整飭和展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活動,再到改革開放新時期以來黨中央深入推進思想建設和機制創新,并最終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實踐進程中走向科學與完善,百年來的光輝歷程充分證明,唯有不斷強化黨的全面領導,才能在根本上推動黨的風險防范過程實現由自發向自覺的徹底性轉變。也即要不斷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就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和強化黨的全面領導的辯證統一,這既是其核心起點,也是根本保障。

(二)從過程展開的角度看,必須始終堅持原則的堅定性與策略的靈活性的辯證統一

原則問題是帶有根本性的問題,通過百年歷程的回顧不難看出,面對紛繁復雜的重大風險問題,黨之所以能夠做到泰然自若,重要根源就在于黨在制定和執行政策策略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了一系列基本原則。從理論層面看,就是始終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動搖。馬克思主義是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也是百年來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思想武器。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也“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 〔28 〕57。從實踐層面看,就是始終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動搖。從民主革命成功到新中國成立,從推進三大改造到初步建成社會主義,從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到不斷深化改革開放,百年來我們黨正是因為始終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關于武裝斗爭和無產階級專政、關于有計劃地組織生產和不斷解放社會生產力、關于堅持民族平等和維護世界和平等方面的基本原則,才在一些重大和緊要的歷史關頭實現了穩步過渡,并推進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的不斷前進。中國共產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有其原則的堅定性,同樣也有策略的靈活性。正如毛澤東所言:“我們的原則性必須是堅定的”,但“我們也要有為了實現原則性的一切許可的和必需的靈活性” 〔15 〕1436。如面對帝國主義的瘋狂侵略,黨中央在充分分析敵我形勢的基礎上,靈活運用戰略戰術展開抗擊斗爭,揚我之長、擊敵之短,最終在取得全民族抗戰勝利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而針對改革開放后一段時間出現的經濟運行風險,鄧小平在力主“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基礎上,亦強調在策略展開上“要搞得更加靈活一些” 〔20 〕306。習近平同樣指出,要“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必須“增強政策舉措的靈活性”,由此才能“取得最大政策效應” 〔29 〕。正是基于此才為我國社會經濟穩步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梢哉f,旗幟鮮明地堅持原則,又靈活多變地運用策略,并著力實現二者的辯證統一,構成了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內在支撐和優勢來源。

(三)從戰略布局的角度看,必須始終堅持宏觀把握與微觀治理的辯證統一

作為關乎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命題,重大風險的產生是極其復雜的,其引發的后果也是整體性的。要切實提升防范化解能力,就必須在戰略眼光上做到高瞻遠矚。分析我們黨的百年歷史進程,可得到宏微觀兩方面重要經驗。一方面,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必須樹立系統觀念,對重大風險的來源作出宏觀全面的分析和研判。從國內風險源的角度看,如果說新中國成立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國內重大風險主要源自于黨內作風問題和階級斗爭擴大化等帶來的政治性危機,則改革開放后隨著市場化的演進,國內重大風險顯然已逐漸轉移至了社會經濟領域。而從國際風險源的角度看,從民主革命時期帝國主義的瘋狂侵略,到新中國成立后西方敵對勢力的顛覆、滲透和破壞,外部考驗始終是貫穿于黨領導和執政全過程的重大風險因素。也即要有效識別重大風險,就必須在對國際國內因素綜合分析中才能得出科學結論。另一方面,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也須樹立主體觀念,對重大風險的應對作出細致具體的治理和防范。從我們黨的百年歷程看,這一過程主要是基于黨的建設和干部治理的微觀角度作出的。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唯一的執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無論何種重大風險,最終都要依靠黨自身的強大來加以破解。無論是推進黨內思想建設,還是推進制度建設和干部政治素質培育,其中隱含的原理都在于試圖通過將黨自身建設得更加有力,來實現對宏觀全局上各領域重大風險的更好應對。正如習近平指出的:“要提高風險化解能力”,必須“透過復雜現象把握本質,抓住要害、找準原因,果斷決策”,“善于整合各方力量、科學排兵布陣,有效予以處理” 〔1 〕。百年來我們黨正是基于宏觀把握與微觀治理相統一的辯證視野來審視重大風險、防范和化解重大風險,才在各種困難挑戰面前把握了先機和主動,進而推進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不斷走向成功。

(四)從具體方法的角度看,必須始終堅持思想建設與制度防范的辯證統一

面對波譎云詭的國際國內形勢,黨要在切實實現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基礎上保持大局穩定,不僅要堅定原則和靈活運用策略,也要在戰略布局上做到高瞻遠矚,更要在具體方法上做到科學準確,如此才能形成更加全面和系統的應對舉措。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黨要時刻保持憂患意識,增強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主動性,首先應筑牢思想防線,這是基本條件。早在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便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團結全黨進行偉大政治斗爭的中心環節”,在他看來,思想問題不解決好,“黨的一切政治任務是不能完成的” 〔25 〕1094。新中國成立后,針對國內外形勢,毛澤東又進一步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的重要論斷。他要求全黨都要注意思想理論工作,以科學處理國內國際斗爭中的新問題。換言之,若不在思想層面給予高度重視,則在實踐上就可能迷失前進方向,并走向危險境地。在習近平看來:“思想建設是黨的基礎性建設”,“推動全黨更加自覺地為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不懈奮斗”,必須“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 〔30 〕63。正是基于黨中央對思想建設的高度重視,為有效預防危機的產生提供了先在的理念支撐。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強調思想建設為先,但也絕不是僅限其中,而是在推進實現思想教育的同時亦突出了相關制度建設的重要性。如在延安時期,針對黨內教條主義帶來的現實危機,中共六屆六中全會就發布了《關于中央委員會工作規則與紀律的決定》和《關于各級黨部工作規則與紀律的決定》等重要文件,從紀律建設層面對黨組織運行作出規范,為防范黨內重大風險提供了制度保障。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針對我國改革開放之前的曲折發展歷程也曾指出:“我們過去發生的各種錯誤,固然與某些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有關,但是組織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問題更重要”,“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 〔22 〕333。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在高度重視宣傳思想工作的同時,亦將制度建設貫穿于治黨治國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可見,黨要切實做到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不斷鞏固執政地位,則思想建設和制度規范缺一不可,唯有實現二者的辯證統一和協同配合,才能達到應有的價值目標。

(五)從依靠力量的角度看,必須始終堅持依靠人民與發動人民的辯證統一

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也是黨鞏固領導和執政地位并有效抵御各類風險的根本支撐力量。通過對我們黨百年歷程的回顧還可看出,無論是在形勢極其嚴峻的民主革命時期,還是新中國成立后面對波譎云詭的國際國內環境,充分信任和依靠人民來推進各項事業發展,始終都是黨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前提,也是黨在遭遇各種重大風險和挑戰時,最終都能轉危為安的重要根源。對此,毛澤東曾極為深刻地指出:“只要我們依靠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難也能克服,任何敵人也不能壓倒我們” 〔25 〕1096。1950年,針對美帝國主義粗暴干涉我國內政帶來的重大風險,毛澤東認為:“帝國主義是外強中干的,因為它沒有人民的支持”,因此,面對巨大的外部挑戰,只要我們“團結起來”,就能徹底“打敗美帝國主義的任何挑釁” 〔31 〕137。正是基于黨對人民的負責和人民對黨的充分信任,我們黨才實現了穩固執政,才為有效抵御各類重大風險的沖擊奠定了堅實根基。依靠人民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不僅要團結人民和維護人民利益,更要積極傾聽人民的意見和呼聲,支持和推動人民進行廣泛參與。從民主革命時期黨在人民支持和參與下推進反帝反封建革命,到新中國成立后黨領導的作風整飭和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離開了人民群眾的普遍參與都是不可能完成的。對此,鄧小平在改革開放之初就提到,面對紛繁復雜的國內國際局勢,我們的改革要取得成功,就必須“隨時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的情緒”,由此“才能形成強大的力量” 〔22 〕342。習近平在闡釋總體國家安全觀時,也多次強調了依靠人民和夯實國家安全群眾基礎的重要性??梢哉f,歷史已反復證明,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依靠人民和發動人民均不可或缺。這既是中國共產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百年歷程得出的一條重要經驗,也是黨能夠擺脫危機實現長期執政的寶貴財富。

三、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現實啟示

中國共產黨百年來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形成的上述經驗,為鞏固黨的執政根基和提升長期執政能力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黨當前和今后進一步做好重大風險防范化解工作提供了前瞻性價值。對此,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也明確提出了未來要“統籌發展和安全”,“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挑戰”和“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2 〕的執政要求。正如近期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的:“我們黨一步步走過來,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本領,不斷提高應對風險、迎接挑戰、化險為夷的能力水平。要更好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必須從歷史中獲得啟迪,從歷史經驗中提煉出克敵制勝的法寶。” 〔32 〕通過上文對我們黨百年歷程和相關經驗的總結分析,筆者認為,可為新時代進一步提升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能力提供如下六大方面的現實啟示:

(一)要形成更為完善的全面領導機制

正所謂“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 〔24 〕51。百年來,正是因為黨的堅強領導,中國人民才在明確斗爭目標的基礎上取得了偉大社會革命的不斷成功,也正是因為黨的全面領導,中華民族才在披荊斬棘的過程中朝著偉大復興的夢想不斷前進。可以說,中國共產黨是構成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根本支撐,任何時候唯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才能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形成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強大動力,反之,則必然導致社會政治經濟各領域風險因素的叢生,這在歷史上早已得到明證。其啟示著新時代要不斷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能力,首先就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動搖。尤其面對當下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改變,要著力“打好防范和抵御風險的有準備之戰”和“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 〔33 〕220,更加需要通過完善相關機制,推進黨的全面領導不斷走向具體化。一方面,要不斷健全黨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其中既要通過頂層設計,不斷強化黨對攸關國家安危的重大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也要不斷健全黨的全面領導的制度體系和組織體系,切實把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整體布局落實到治黨治國各環節,確保黨能夠切實做到總攬全局和協調各方。另一方面,也要積極健全與落實民主集中制的各項具體制度,如請示報告制度、組織生活制度以及相關的議事決策規則等等,推動黨同各方面關系不斷走向規范化、科學化,由此,在著力發揚黨內民主又堅持集中統一領導的基礎上,確保全黨在思想、政治及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由此,為化解風險和維護黨和國家的大局穩定奠定強大的主體根基。

(二)要形成更為科學和前瞻的理論引領機制

科學理論的建構是行動有效展開的先導和內在根基,更是“我們推動工作、解決問題的‘金鑰匙” 〔34 〕2。縱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的艱辛求索歷程,不難發現,無論是在矛盾異常尖銳的民主革命時期,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國際形勢,我們黨之所以能夠不斷做到化險為夷、轉危為安,除毫不動搖堅持中央權威和全面領導外,也在于其緊密結合自身發展和國家治理實際,始終把堅持指導思想和理論的傳承與創新擺在了核心位置,從而在實現思想建設和制度建設辯證統一的過程中,推進了自身理論體系的科學化。新時代黨要切實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能力,同樣須以推進理論的進一步創新為重要前提,而這其中最為根本的即是學習和掌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其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領域提出了一系列極為重要的新理念新戰略,包括堅持底線思維、不斷增強憂患意識、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系統觀念和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發展安全兩件大事等。這些相關的重要論述時代特色鮮明,是新時代我們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根本行動指南。當前,各級黨組織既要提升對這些理論的認識深度,也要不斷完善制度保障,唯有形成相關的理論引領機制,推進理論不斷走入實踐,以理論武裝干部并不斷提升干部的政治素養,才能從根本上增強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自覺性和前瞻性,也唯有切實做到思想先行和厚植理論根基,才能真正確保我們黨做到“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進而為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更加堅實的理念支撐。

(三)要形成更為密切的協同參與機制

從中國共產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百年歷程可以看出,黨是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根本性主體,但絕不是唯一的主體。重大風險產生及其后果的系統性和巨大破壞性,決定了唯有在各級黨政系統內形成協同和合力,才能對其作出有效的防范和規避,而黨的宗旨及其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形成的同廣大人民群眾的緊密聯系,則為其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中建構多元協同提供了根本前提,這在客觀上構成了我們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獨特優勢所在。新時代應在賡續歷史經驗的基礎上,積極推動這一優勢積極走向細化與完善。一方面,在各級黨政系統內部,應著力形成各部門各機構的協同處理機制。面對政治、經濟、社會和科技等領域的重大風險跡象,各級黨組織應積極引導人大、行政、政協和司法等機構展開協同作戰,確保各部門各機構各司其職、聯動作戰,以在通力配合中力爭把風險因素控制在最低限度內。另一方面,在黨政系統之外,要推動和進一步形成有序的群眾參與機制。堅定地走群眾路線,是黨的革命和建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也是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百年歷程中形成的寶貴經驗。新時代要通過依靠人民和發動人民來進一步提升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政治能力,就須以形成黨同人民群眾更為緊密的聯系為根本要件。對此,各級黨組織既要切實做到以人民為中心,通過科學執政與民主執政,不斷滿足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借助信息化手段積極搭建更為便捷和順暢的群眾參與平臺,積極提升人民群眾有序的政治參與水平,從而在眾志成城中為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夯實社會根基。

(四)要形成更為科學的評估預警機制

從百年歷程的回顧分析中可以看出,黨要切實做到居安思危和有備無患,不斷形成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先手”和“高招”,其中的重要前提就是對重大風險的根源、演變、特性等有科學且準確的預判和認知,由此才能在堅定根本原則和靈活運用策略的統一中實現“有的放矢”。顯然要達至這一目標,在風險防范的具體過程中就須高度重視評估預警機制的建設。這里的評估預警機制,簡言之,即對黨所處的內外環境及其在執政中面臨的可能風險作出評估預警,以判定是否需要采取及采取何種治理措施的機制與方法體系。目前,黨在重大風險評估預警機制建構上依舊較為粗放,迫切需要結合實踐進行創新。具體而言,一方面要著力推進風險評估體系的發展和完善,風險評估是風險預警的前提,對此,既要不斷打破各級黨政機構間的數據孤島和數據壁壘,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黨對重大風險信息的掌握能力,也要基于新時代黨領導和執政的內外形勢形成動態化的評估指標和研判機制,以在對風險動態作出全方位評估的基礎上得出相應的應對策略。另一方面,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也要進一步形成具體性的預警機制,其中尤為重要的是形成可操作的預警處理系統,如針對引發重大風險的突發事件要及時定為一級預警,事發地的黨政機關應第一時間處置并上報,一般性風險事件可定為二級預警,由事發地的黨政機關做好處置工作,力爭將風險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對于小微事件則可定為三級預警,由相關領導做好安撫處理,由此在不斷提升評估預警科學性的基礎上,為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提供技術支撐。

(五)要形成更為精準的責任落實機制

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骨干,也是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微觀領導主體。對中國共產黨百年歷程的回顧分析可見,干部的能力、作風和素質狀況一直都是構成黨內風險因素產生的重要變量。干部有擔當、能力強,黨內風險概率就低,反之內部風險的產生幾率就會大大提升。對此,早在改革開放之初,基于對黨和國家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的分析,鄧小平就特別強調了在管理制度上“注意加強責任制” 〔22 〕150建設的極端重要性。習近平認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必須形成各級領導干部的“風險防控責任機制”,促其“主動加強協同配合”,以確保實現“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35 〕196。面對當下的復雜形勢,要推進各級領導干部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過程中,形成強烈使命擔當和責任意識,就須在已有制度和理念的基礎上形成更為精準的責任落實機制。具體而言,應重點從三方面展開:(1)在干部準入環節,應形成更為常態的明責機制,其中尤為重要的是要形成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專項責任清單,促使其更加清晰地明確自身的責任和使命,引導其善于從政治層面觀察問題,以在不斷提升自身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的基礎上,為預防各類風險因素的產生提供前提性的保障。(2)在公共治理進程中,要形成更為具體的督責機制,重點是要基于黨和國家的相關政策和法規,對干部的執政和治理過程展開動態性巡查和監督,確保公共權力的規范運行和治理過程的公正化和現代化。(3)在治理失誤及風險因素產生之后,則要形成更為具體和嚴肅的追責機制,其中重點是要明確主體責任和失責的原因,并依規依法進行追究責任,以確保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領域責任落實機制的權威性。

(六)要形成更為全面的開放合作機制

從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歷程還可看出,來自國際環境的外部挑戰亦構成了黨領導和執政的重大風險的重要來源。長期以來,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既強調內部的微觀治理,也重視國際層面的宏觀應對,這構成了黨行穩致遠和破浪前行的重要保障。面對當下波譎云詭的國際形勢以及我國外部環境的復雜嚴峻態勢,我們黨要切實做到維護大局穩定,更加需要在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過程中,對外部環境考驗作出深入研判和科學應對。從長期歷史經驗看,要有效規避外部摩擦或爭端帶來的風險挑戰,根本而言就是要堅持做到廣交朋友,通過建構更為全面的多邊合作機制來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關系網絡。對此,應著重把握兩點:一是要堅定不移地推進多邊主義,積極維護國際秩序和規則。多邊主義是世界和平穩定的壓艙石,也是維持當今世界秩序的重要保障。防范化解外部風險,我們必須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帶頭做國際法治的倡導者和維護者” 〔36 〕3,如此才能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和贊譽。二是要以堅持對外開放為基本點,不斷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走實走深。長期的歷史經驗已充分表明,封閉必然導致落后,唯有開放才能帶來進步。有效應對外部重大風險和挑戰,我們也要切實踐行積極主動的對外開放政策,其中既要積極通過“一帶一路”等公共產品的深化發展,為推進互利共贏貢獻中國力量,也要積極參與到全球治理體系的變革中去,為實現全球治理體系的公正發展提供中國智慧,由此在不斷深化國際合作的過程中,為黨的執政和國家的發展營造更加安全和穩定的外部環境。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提高防控能力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 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大局穩定〔N〕.人民日報,2019-01-22(01).

〔2〕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N〕.人民日報,2020-11-04(01).

〔3〕顏曉峰.統籌“兩個大局”防控重大風險〔N〕.天津日報,2020-04-13(06).

〔4〕魏繼昆.習近平關于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抵御重大風險的思想論析〔J〕.社會主義研究,2019(01):1-10.

〔5〕田鵬穎.運用制度威力打贏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N〕.沈陽日報,2020-02-20(06).

〔6〕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經濟轉型期的風險防范與應對”課題組.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思路與對策〔J〕.管理世界,2018(01):1-15.

〔7〕鐘開斌.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五大能力要求〔N〕.學習時報,2020-03-09(05).

〔8〕闞道遠.“顏色革命”的新趨勢新特征及其政治影響——兼論防范重大政治安全和意識形態風險〔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9(07):16-21.

〔9〕張占斌.堅決打好防范化解經濟重大風險攻堅戰〔N〕.經濟日報,2019-05-17(15).

〔10〕馬寶成.全面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 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J〕.行政管理改革,2019(04):17-22.

〔11〕習近平.把黨的政治建設作為黨的根本性建設,為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提供重要保證〔N〕.光明日報,2018-07-01(01).

〔1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4〕列寧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5〕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6〕陳獨秀文章選編(中)〔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4.

〔17〕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8〕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0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9〕廖蓋隆,莊浦明.中華人民共和國編年史(1949-2009)〔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0〕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1〕張二震.外貿對經濟增長的“負貢獻說”正確嗎〔N〕.新華日報,2012-06-05(B07).

〔22〕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3〕胡洪彬.新中國70年防范經濟風險的歷程、經驗與啟示〔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06):55-66.

〔24〕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習近平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

〔25〕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6〕毛澤東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7〕習近平.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28〕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

〔29〕習近平.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眼光分析經濟形勢 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N〕.人民日報,2020-05-24(01).

〔30〕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1〕毛澤東外交文選〔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

〔32〕習近平.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 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N〕.人民日報,2021-02-21(01).

〔3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

〔34〕習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35〕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習近平關于防范風險挑戰、應對突發事件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

〔36〕習近平.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系列高級別會議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責任編輯 陳 鵑

猜你喜歡
中國共產黨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散文詩(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當代陜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8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6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
當代陜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又爽又大又黄a级毛片在线视频| 黄色免费在线网址| 免费国产一级 片内射老| 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v国产精品| 激情在线网| 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网站|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亚洲av日韩av制服丝袜| 成年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91视频| 国产h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成人黄色网址| 色综合成人|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在线| 丁香婷婷激情网|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视频无码| 国产精品乱偷免费视频| 五月婷婷精品| 日韩激情成人| 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手机观看| 久久人体视频| 国产精品性| 天天色综合4| 97在线免费|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丁香五月婷婷激情基地| 99re免费视频| aaa国产一级毛片| 国产在线观看成人91| 欧美天堂久久| 欧美日韩国产系列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网|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天天色综网|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 日本91视频| 网友自拍视频精品区| 久久中文无码精品|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日韩av在线直播| 伊人天堂网| 噜噜噜久久|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亚洲—日韩aV在线| 精品国产Av电影无码久久久|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久青草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专区|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中文字幕| 在线视频亚洲色图|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国产高清无码麻豆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色欲AV | av无码久久精品| 九九九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国产欧美日韩资源在线观看 |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 | 免费在线a视频| 亚洲AV无码一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色九九视频| 国产精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图片 | 欧美劲爆第一页| 波多野结衣无码AV在线|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色蜜蜜| 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国产在线91在线电影| 伊人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久青草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青草视频网站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