杲振洪
摘 要:小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會起到積極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感悟不同的人生及蘊含的道理。有了閱讀興趣,繼而就是閱讀素養的形成和提升。教師要通過各種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加強閱讀指導,引導學生多讀經典書目,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技巧和方法,提升閱讀的能力,提高閱讀的效率,最終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
關鍵詞:小學生;閱讀興趣;閱讀素養
從古至今人們對閱讀就十分重視,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從古至今,文人輩出,經典文學數不勝數,發展到今天,人們早已把讀書當成是快樂的事、幸福的事。規勸人們讀書的良言警句,如“開卷有益”“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宜雜讀,業宜精鉆”“腹有詩書氣自華”等,強調讀書對人的重要作用。小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識字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在閱讀方法和閱讀習慣上還處于啟蒙階段,需要教師進行細心的引導,進而逐漸形成閱讀興趣,學會自主閱讀,提升閱讀素養,并把閱讀作為長期的習慣堅持下去。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然而,現今小學生的實際課外閱讀狀況不容樂觀。由于繁重的學業壓力、枯燥的學習輔導班擠占了孩子們大量的時間,使大部分孩子無暇看課外書。長此以往,大部分學生課外閱讀時間少,閱讀質量低。許多學習困難生更產生了嚴重的厭學情緒。全面提升學科素養的愿望似乎遙不可及。因此,怎樣做到課內外相結合,幫助學生激發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雙管齊下,雙基和能力共同發展成為當務之急。
一、運用各種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1.猜測法激起學生閱讀的渴望
小學生童心未泯,對任何未知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教師可以巧妙地利用這一點,敲開他們的求知大門。以看圖合理想象為基礎,引導學生針對畫面風景、人物、文字的提示進行大膽有趣的猜測和推想,激起學生對整本書故事人物命運、情節等的興趣,繼而迫不及待地進行閱讀。《不老泉》是一本非常經典的適合高年段學生閱讀的書。但是關于生命的意義及價值的理解和把握的書,學生初讀起來會有些難度,這時教師可以以導讀的形式用猜測老塔克小兒子——杰西·塔克年齡的方法激發學生對這本書的閱讀興趣。學生不會想到眼前這個帥氣的小伙子居然已經104歲了。這是怎么回事呢?再讓學生結合書名,根據自己的想象,猜測整本書講了一個什么故事。經過一番激烈討論后,問學生:“你想知道書中的故事嗎?想知道這個男孩不老的秘密嗎?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不老泉》,去揭開謎底吧!”用如此巧妙的方法,激發每一個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主動捧起《不老泉》,迫不及待地解開自己的謎團,效果就這樣輕松地達到了。
2.創設最好的閱讀環境——共讀之優
孩子要獨立要面對一本沒有光、沒有影、沒有聲音、沒有表情,甚至連圖片都沒有的書,是需要很大的動力的。如果不是從小就訓練有素,很難想象孩子們會立刻如癡如醉,酣暢淋漓,沉浸其中。但是,如果整個班級都在讀,那就不一樣了。你讀,我讀,大家讀,它是一種最好的催化劑。我們都曾有過這樣的體驗,當你和別人共同熱愛一部電影或者一本書,并且有相同的欣賞點的時候,會瞬間拉近彼此的距離,在思想上找到共鳴。這就是環境對人的影響作用。這就是我們老師的作用——創設一個絕佳的閱讀環境。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還不具備自主閱讀的能力,教師可以利用一部分課堂時間,和學生一起進行課外閱讀,可以采取教師朗讀,學生聆聽的方式,和學生一起分享讀書的樂趣。學生通過分享閱讀的快樂,會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也會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每個人都會主動尋找自己感興趣的閱讀材料,在分享中互相交流和提高,閱讀興趣自然也就培養起來了。
3.鼓勵個性化閱讀
共讀經典書目的同時,也要鼓勵孩子們進行個性化閱讀,梁思成在給兒子梁從誡的家書中就寫道:“你該擠出一部分時間學些常識性的東西,特別是文學或人文科學,稍稍多用點工夫就能有很大的收獲。我深怕你因為所學專一的緣故,把多姿多彩的生活弄得平平淡淡,生活過于單調,則生厭倦心理,厭倦一生即成苦惱之事……書宜雜讀,業宜精鉆。”
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活動,具有很強的個人選擇性。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氣質各不相同,會對不同類型的書籍表現出不同的興趣和傾向性。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和閱讀傾向,在推薦經典文學書目的同時,不可硬性規定閱讀內容、限定書目。只要有益于開闊眼界的書籍和文章,都要鼓勵學生去廣泛涉獵,要讓學生先從自己感興趣的書籍開始閱讀,把閱讀當成快樂的事、幸福的事。教師可以鼓勵家長多帶孩子去書店、圖書館自己挑選喜愛的書籍,增強孩子的自主意識,激發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和渴望。
4.樹立閱讀榜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興趣之外也還需要一點點動力,才能讓孩子們把閱讀習慣堅持下去。樹立閱讀榜樣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模仿身邊的榜樣是他們最好的前進動力。樹立榜樣作用,不僅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學習的標準,也營造了一種“你爭我趕”的競爭意識。
教師首先要成為孩子們的榜樣,要有廣博的學識和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另外,教師要及時發現學生在閱讀和寫作中的進步,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寫作練習的機會來樹立閱讀榜樣,選出優秀的作文或者讀書筆記作為范文,在全班朗讀;還可以請在閱讀方面比較突出的學生與同學分享讀書心得和體會。這樣就會在學生中形成一種正面影響,通過模仿榜樣,提升閱讀的熱情。
二、與經典的作品相遇,挑戰閱讀的高度,提升閱讀素養
有一個問題大家一直在討論,你如何選擇書籍?
家長們對書的選擇是強調教育價值的書,能夠教給自己的孩子一些道理,規范他們的言行,提升他們的個人修養;孩子們選擇的是強調市場價值的書,便于他們和同齡人有共同的交流語言,追趕時代的潮流,如同他們對可樂的熱愛,爽口刺激但卻缺少營養;兒童文學家們推薦的是強調審美價值的書,美由內而外,從文字到靈魂的升華。如同蔬菜、水果,看似平凡卻能提供給我們成長必需的養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