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清清
摘 要:當前,為了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就要在中小學校中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引領學生自覺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在中小學德育工作中進行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培養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以及民族精神,對于全面提高民族素質、落實立德樹人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未成年人;德育;重要作用
中華民族歷來崇尚道德。優秀傳統文化蘊含了深刻的中國道德教育精髓,其內涵包含有民族精神、民族品質、民族氣節、民族禮儀、民族情感等,優秀傳統文化的代代傳承,成為中華民族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大力傳承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對培養青少年的民族情感與基本人格,加強道德建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當前,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是學校德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校所處的地域人杰地靈,誕生了不少名人,同時,還有不少的歷史文化遺跡以及非遺文化遠近聞名,具有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我校就地取材,將優秀傳統文化作為德育的部分,滲透到校園建設、各學科教學中,從而有力地推進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
一、當前,未成年人思想觀念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呈現出一派良好態勢,在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發展的主流中,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與體現現代精神的道德觀念緊密融合,成為開展未成年人德育工作的著力點。隨著一些外來文化的沖擊,社會上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道德滑坡現象。有的學生拜金主義思想嚴重,也有的過分強調個人主義;有的學生學習上不勤奮不刻苦,缺失誠信;也有的學生社會公德意識淡薄,不注重個人修養;還有的學生缺乏獨立意識,盲目跟風、攀比等,這些問題的出現對正在成長中的未成年人來說,對其思想會造成極大的影響。而學校作為道德教育的主陣地,應通過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幫助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提高道德品質,讓優秀傳統文化以及傳統美德在校園內的浸潤、發揚、延續,提高學校的德育以及素質教育水平。
二、弘揚傳統文化,推進思想道德建設
1.挖掘教育資源,弘揚傳統文化,注重學生社會公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當前,我國悠久的傳統文化富含有民族精神、民族氣節、愛國情感等,從家風家教、唐詩宋詞、名言警句、歷史英雄人物等挖掘優秀文化中所蘊含的精神實質,提高未成年人的理想信念,使得他們真正產生社會責任感,樹立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擁有浩然正氣、博大胸懷,也有堅強意志,還有探索追求的奮斗精神,更有壯心不已的雄心壯志,引領未成年人深刻體會理想信念。通過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引領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認知、理解、傳承,明確是與非、分辨好與壞、分清真與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也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基礎,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與傳承,要能與校園文化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形成德育的大環境與大范圍,并且滲透到學生學習生活以及環境的各個方面。學生耳濡目染,吸納精髓,化作具體的行為自覺踐行傳統文化的精髓,有利于促進中小學生良好行為品德的養成。弘揚傳統文化對于和諧校園的構建起到促進作用,傳統文化所強調的就是敬重他人、人格平等,為校園構建和諧人際關系奠定基礎。同時凸顯出“以人為本”的特點,整個校園形成和諧的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良好人際關系,實現教與學的同步發展,也能促進師生的相互合作,使得師生們從中體會到幸福感和成就感。
2.傳統文化滲透于學科教學之中,拓展德育途徑,豐富教學內涵。傳統文化與學科教學進行緊密結合,也是傳承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實現“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同向同行,雙輪驅動,讓學生在學科教學之中感受其所蘊藏的優秀傳統文化。比如,語文教材中包含有豐富的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如唐詩宋詞、相關文章等;歷史學科之中蘊藏了中華民族的發展歷程,優秀傳統文化俯拾皆是。將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到學科課程,則需要教師抓準與學科文化相融合的切入點,讓學生真正從學科知識的學習之中,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與滋養。
3.將優秀傳統文化滲透于實踐活動中,促進學生知行合一,自覺成為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力軍。學校開展系列主題校園活動時,與各種傳統節日相契合,比如說清明節、端午節、春節等。這些傳統節日,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的關鍵點,能夠給予學生更為深刻的感知,對學生正確價值觀的樹立起到良好促進作用。如在清明節到來時,組織學生們走進革命紀念館或者是烈士陵園,回顧歷史,緬懷先烈,對重大歷史事件以及歷史人物進行追憶,讓學生們了解“精忠報國”的岳飛身上不朽的民族精神,感受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氣節,現場的學生受到思想認知上的震撼,生出理想信念和報國之志。用實際行動詮釋愛國情感,用實際行動將中華民族精神傳承與發揚光大。
可以說,學校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是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部分,通過多種手段和方法,培養和加強學生的道德修養,也通過優秀文化的傳承,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以及主動擔當的責任意識,切實幫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成為將來建設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和建設者。
參考文獻:
武繼敏.弘揚傳統文化 打造品牌學校[J].中小學校長,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