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后進生的形成原因比較多元,有個人原因、家庭原因、教師以及學校方面的原因。這就要求在后進生轉化過程中,教師切忌眉毛胡子一起抓,而應有意識地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多種方法進行教育,不斷優化育人環境,改進課堂教學方法。
關鍵詞:初中;課堂教學;后進生
后進生是指那些學習習慣不好、紀律差、成績也差、道德品質有待改進的學生。后進生是很多老師頭疼的問題,其轉化問題也是老師和家長追求的目標。初中生處于青春期、叛逆期,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還未形成,對他們的轉化確實有一定難度。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筆者在多年的課堂教學中總結了一些經驗,與大家共勉。
一、用機智的眼神關注后進生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上課時,老師要經常用眼神和后進生說話,防止他們走神、開小車。老師的眼神要流露出對學生的關心、愛護、肯定和贊賞,樹立他們參與課堂的自信心。例如,學生上課說話,老師要給他們希望改正的眼神;學生發言,要用專注傾聽的眼神;答對了,要給他們鼓勵肯定的眼神;回答錯了,老師要用鼓勵再來一次的眼神。這樣訓練一段時間,學生就會用眼神和你溝通,特別是對后進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還不會影響講課內容和效果,比課堂上批評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用肢體語言提醒后進生
課堂上,為了完成教學內容,還要保證后進生能高效聽課,講課時發現問題學生,教師要機智地使用肢體語言。如走近學生,輕輕撫摸他的頭,拍拍他的肩膀;或坐在他身邊和他談心;或站在他身邊站一會兒,看著他學習。這無聲無息的肢體語言看似微不足道,卻對不認真聽課的孩子產生很大作用,特別是經常受老師和家長冷落的孩子,他們會感受到老師的鼓勵和溫暖,慢慢地和你親近,“親其師,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對于學困生,老師要放下架子,態度要親和,語言要柔和,面部要和善,這樣才能和學生打成一片。
三、優化課堂教學內容來吸引后進生
課堂是教育的主戰場,也是對后進生進行教育的最佳環境,特別是道德與法治課,擔負著培養孩子良好道德品質、使其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主要任務,所以老師在課堂上一定要洞察秋毫,用一雙慧眼發現問題,用靈活的手段去解決問題,而且還不影響講課內容,那就要求在備課上下苦功夫。
(一)認真、科學地備課
備課要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要把他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例如我講情緒時,給學生設計了一個魔盒,讓孩子們猜魔盒里是什么,再讓部分后進生從魔盒里拿出來,一人拿一個,他們的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他們非常期待自己拿出的東西是什么,有的拿出一塊糖,有的拿出一條假蛇,有的拿出中獎的紙條,有的拿出的考試分數是零分,這時我趁機問他們:你們拿出東西的心情怎樣?學生紛紛說出自己的感受,老師趁機把喜、怒、哀、懼四種情緒與他們的感受聯系起來,學生很快就理解并接受了。備課時要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難的問題簡易化,枯燥的東西興趣化,這樣后進生才能聽進去,學得輕松愉快。
(二)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老師在課堂上多應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應用多媒體教學能化難為易,變抽象為具體,使教學內容生動形象,能調動學生思維,從而達到吸引學生、提高教學質量的效果,特別是對后進生,效果很好。總之,老師要了解后進生喜歡什么,在制作課件時就設計什么內容來吸引他們的眼球。
四、用感興趣的話題陶醉后進生
(一)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吸引后進生
如講我國的經濟制度這一節,一上課我就問學生,“想不想有錢?想不想當官?”同學們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都說“想”,我乘機把所講內容引入課堂,想有錢就得學經濟,想當官也得學經濟,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想有錢,想當官都得學習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今天就和老師一起學習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二)課堂上要多講故事
后進生最愛聽故事,道德與法治課本里也有很多案例、事例,教師要在講課時穿插到課堂里,當然故事要和講課內容有關,與所講知識點相符合。例如,我講預防違法犯罪,就講小偷小摸的故事,講挫折時就講愛因斯坦的故事,講達·芬奇的故事。通過淺顯易懂的故事,學困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課堂上老師所講的內容。
五、改變作業難度,滋養后進生
上完課老師布置作業不要全班都一樣,要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作業要有梯度,如果一節課有三個問題,前十名都得掌握,中間生掌握一半或者三分之二,后進生掌握一個問題就行,而且要給他們分析怎么記,怎么理解,注意抓關鍵字、關鍵詞,鼓勵他們獨立完成作業,養成好習慣,讓他們體驗完成作業被老師贊賞的快樂。切忌對學困生罰抄、罰站、罰叫家長,這不僅達不到教育的效果,而且會加深與任課老師的矛盾。
總之,后進生的形成原因很多,很復雜,轉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對待后進生,要常抓不懈,教師一定不要泄氣,要從心理上正視他們,尊重他們。行動上多關注他們,提醒他們。課堂是教育的主戰場,教師要狠抓課堂教學中對后進生的轉化,在教學過程中應下大功夫,不僅教書,而且育人。“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相信,付出總會有收獲的。
參考文獻:
郝海龍,言傳身教,以德育人:中學后進生轉化途徑探索[J].教學管理和教學研究,2021,6(2):117-118.
作者簡介:閆俊麗(1972—),女,漢族,山東菏澤人,大學本科,就職于山東省東明縣武勝橋鎮初級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后進生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