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傲霜 劉 勇 戴 盼
(南華大學,湖南衡陽 421001)
界定:醫學插畫(medical illustration)的主要工作流程是醫學插畫師與醫生、科學家等專家合作,將復雜的專業信息轉化為精確的圖像信息,在精準的科學基礎上經過藝術處理的醫學用圖。從而使人們更易理解、便于交流,對醫療知識的教學和推廣起著重要的作用。
醫學插畫具有科研記錄的作用,它作為一種視覺語言,可以輔助知識的理解。醫學生、醫生和醫學專家,在學習和研究的過程中,會將自己所觀察到的圖像用繪畫的方式記錄下來。圖像信息可以包含空間、色彩、比例等,本身就包含邏輯關系,圖像記錄會比文字記錄含有更多直觀的信息。這種方式不僅比文字記錄更加方便快速,還更生動形象,方便理解和記憶。
此外,醫學插畫也具有醫技傳承的作用。它以圖畫形式展示,使醫學生或專業知識較少的人能夠清晰地認識所描繪對象的形態及變化,對反應機制、操作步驟等進行了可視化的展示。醫學插畫將文字描述的內容轉換為直觀的視覺感受,可以降低閱讀的門檻,避免因個人對文字理解的差異,而可能造成的知識傳播偏差。醫學插畫能夠詳盡地向患者演示一臺手術的整個過程,并可以應用于手術前的患教,能在一定的程度上緩解患者因為對手術不了解而產生的心理恐懼。
醫學插畫還可以用于醫學科普。它在設計和繪畫過程中融入了醫學的專業知識,可以用圖畫模擬出病情的發展情況和具體形象。醫學插畫可以將人肉眼無法看到的微觀的細胞、病毒、分子等轉換為肉眼可視的圖像,或是將人無法直接觀察的抽象的病情變化地轉換為一種具象的動態過程,使之清晰明了,用來相關醫學知識的科普和宣傳。它還可以用于科研制圖與封面設計。醫學插畫能將復雜的研究用視覺的方式表達,可以使研究內容簡單化、直觀化并富有趣味。在醫學論文中,它可以補充純粹文字描述的不足,文字與圖畫相得益彰,使文章表達更合理、更完善,更加利于科研結果的分析,以及醫學知識的廣泛傳播。
當然,醫學插畫的作用還有許多,不局限于以上幾種。如今,醫學插畫的概念已經逐漸擴大為醫學可視化,隨著科技的進步,醫學插畫的用途會越來越廣泛。
醫學插畫歷史悠久。在歐洲,二十萬年前的法國阿列日省(Ariège)的山洞巖畫上已經出現了與醫學的相關內容——畫中描繪了史前的鹿醫,他身披鹿皮,帶有鹿角,很可能是在跳驅魔舞,后人推測這是當時的治療某種疾病的過程。在我國,醫學插畫主要出現在約兩千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它的基礎性素材來源于中國古人對人體和生命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床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其中記錄了有關人體經絡和穴位的醫學插畫。在文藝復興時期,列奧納多?達?芬奇公開挑戰人本思想,他通過解剖不同年齡段的尸體,準確記錄了人體的解剖結構。根據保留下來的材料,解剖學專家們一致認為達?芬奇所作的解剖圖精確度領先其所處時代上百年,從某些角度上講,這些解剖圖仍然有助于人們理解人體構造。1345年吉多達?維格瓦諾根據蓋倫的記錄繪制了《人體解剖圖鑒》,書中展示了神經系統的解剖結構,包括腦膜、大腦、脊髓、腦室等結構,并粗略的描繪了大腦溝回的迂曲。隨著人們對醫學的深入研究和科學的發展,人們已逐漸意識到人是由大腦主宰,心臟僅是受大腦支配的器臟。醫學插畫探索的內容也更加深刻,從解剖記錄肌肉骨骼發展到對大腦神經的記錄。
在西方,15世紀教皇至上,信奉人由神創造,解剖尸體被認為是一種褻瀆神靈的行為。直到16世紀初,歐洲文藝復興運動日漸高漲,科學家藝術家達?芬奇和一些科學家眾籌尸體,在羅馬斗獸場對尸體進行解剖研究和記錄。他們拂去神的面紗,回歸到生命和肌體的本質,用大量的解剖實驗客觀再現了人體在解剖學上的尺度結構,繪制出了大量精準的人體結構圖,為近現代醫學解剖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世紀前期,馬克斯伯德(Max Brodel)在北美創立了一門研究醫學插畫的專業,因而被譽為現代醫學插畫之父。其實,早在他大學畢業后,就已經開始為萊比錫大學生理研究院的主任Dr.Carl Ludwig繪制解剖圖和科學插圖。為了更好地繪制出醫學插畫,馬克斯伯德專心鉆研醫學書籍,觀察手術和研究尸體解剖過程。1911年,Johns Hopkins為了留住馬克斯伯德,建立了醫學應用美術系,并邀請他成為系主任。此系的目標是培養合格的醫學插畫師,并且將此專業發展成為一門學科。此后,馬克斯伯德致力于在醫學科學和藝術技法上找到平衡點,他的作品直到現在都被此學科的從業者受用。馬克斯伯德在后來的30年間培養了許多優秀的醫學插畫師,其中一些人成為其他大學成立此學科的開創者。例如他的學生Tom Jones 于1921年芝加哥的伊利諾伊思大學開創了醫學繪圖專業,并且他后來在1945年成立了醫學插畫師協會。Frank H.Netter于1989年出版的曠世巨著《奈特人體解剖學圖譜》對后來的醫學插畫影響頗深。這本書內包含器官可折疊插畫和一系列的病理學插畫。CIBA制藥公司將這些插畫繪制成卡片并發給眾多臨床醫生,受到了臨床醫生的歡迎和喜愛,后來將這些插畫進行修訂和整理出版成書。這本書不僅為人們提供專業的解剖圖,也是醫學插畫行業的創新性發展。
我國醫學插畫具體可以追溯到醫學著作中的繪圖。中國最早的植物學和藥學法典是《神農本草經》,它對全世界相關學科有深遠的影響。原始的文字敘述古樸,文義不清,古人使用插圖的方式作為補充和說明。此時的醫學插畫還沒有科研意義,只是為了幫助讀者分辨動植物和其作用,但是這卻為后世提供了啟發,人們也開始考慮在醫書中插入科學性或者技術性的插圖,從而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專業知識。到了人物時期,醫學書籍的種類也變得繁多,人們也開始將研究中心轉向了人體結構。醫學插圖也變得豐富多彩,如:強身健體的拳譜圖,跌打損傷治理圖,針灸脈絡圖示。這是古代人民智慧的象征,是醫學傳承的重要途徑和工具。最早的有關人體結構的醫學插畫在《黃帝內經》中,這一書籍將人體的穴位分布圖詳細地繪制出來,并向人們解釋具體穴位和作用,為醫學研究者提供了良好的教材參照。我國剛進入近現代醫學體系之后經歷了教材挪用時期,這些醫學插畫來自國外教材的翻譯和挪用。中國畫師臨摹國外教材上的醫學插畫,并用于醫學插圖和教學,此時的中國還缺乏真正自己的醫學插畫。隨著醫學插畫的發展,并融入中國的文化特色的歷史內涵,中國醫學插畫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這段時期為宣傳畫時期。我國醫學宣傳畫出現并常用于醫學科普和宣傳,幫助人們更清晰地了解醫學常識。
現代醫學插畫領域發展迅速,將數字媒體藝術融于醫學插畫中,為現代醫學插畫領域帶來了新的活力和不少的機遇。但是,同時傳統的醫學插畫師也遇到了不少的挑戰。
過去的醫學插畫更多是解剖學意義上的記錄,只是為了幫助醫學生了解肌體解剖,骨骼與肌肉的維度。但是今天的醫學已經發展到神經、細胞、分子、量子等更細致的維度和層級,并且藥物的機理已經到達了分子水平,還有現代醫學也包括探究抽象的心理學,這些已經是人們肉眼、甚至顯微鏡下都無法表示的精微的狀態。因為本身醫學的認知已經超出了肉眼可視的范疇,傳統的繪制方法已經無法滿足需求,這也就為解剖型插畫帶來了新的難題。同時,現代醫學的發展也為現代醫學插畫發展找到了的缺口。
現代醫學插畫在可視范圍內也遇到了問題。圖像過于真實,有部分人難以接受過于血腥的畫面,這樣的醫學插畫需要接受現代視覺倫理的挑戰。現代醫學插畫為插畫行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和可行性。醫學插畫比現場拍照更具有實踐性和實用性,因為現場拍照無法去除血跡和一些瑕疵,照片后期需要技術和精力來處理。但是現代醫學插畫可以規避這樣的難題,并提供一份還完高度還原的三維立體的圖像,能夠更好地幫助醫學科研和案例研究。
隨著傳播媒介的更替,紙媒介的傳播已經不能夠滿足現狀。如今,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和傳播,醫院一改以往只用海報宣傳醫學知識的選擇,從而選擇現代醫學插畫。這是因為傳統的醫學插畫已經無法滿足案例分析的需求,更為發達先進的現代醫學插畫成了更好地選擇。比如,血管堵塞可以將可視的儀器注射到血管里,隨著血液循環到達堵塞的地方,醫生可以觀察到并方便后續治療。
面對現代醫學插畫領域在發展中的不足,醫學插畫還有很廣闊的發展空間。現如今,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將數字媒體藝術融入醫學插畫是大勢所趨,這樣不僅能夠彌補醫學插畫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還能使醫學插畫打破常規,尋找更多更好地新的發展方向。
數字媒體藝術融入醫學插畫,可幫助醫學新影像向新圖像轉化。其中:云影像、人工智能、多病種處理等三方面技術對醫學智能影像在醫療市場的應用產生了積極影響。通過云計算平臺和移動互聯網技術,數字化的影像數據可以聯通到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以達到更加廣泛的醫學影像數據協同的目的。我國目前在云影像平臺的服務層次、需求分析和設計方面仍然欠缺。近年來得益于醫學智能影像的智能圖像診斷技術的成熟,以深度學習的醫學影像分析為基礎,提高了智能影像在圖像特征識別能力和病灶確定方面的準確率。
多媒體的出現,無疑為醫學知識的傳遞和儲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多媒體的表現方式能夠幫助傳遞更全面更豐富的信息和知識。比如貼圖、技術再造、三維建模等可提高畫面精確度,能更好地展示器官和案例。又如,以前無法用插畫的方式表現脈搏,如果借助多媒體影像技術的情況下可以感覺到脈搏,因為它有壓力傳感器,甚至可以把這些圖像脈搏的起伏通過另外的儀器讀出它的動態。另外在設立有虛擬現實醫療科學研究處的醫學院中,學生們可以直接在實驗室中進行手術操作和“尸體”解剖。該技術不受場地和標本的限制,因此大大降低了培訓成本,節省資源的同時也獲得了便利。一些用于醫學實驗、實習和研究的虛擬現實系統仿真程度極高,可以從視覺觸覺聽覺等多個方面讓實驗者感受實驗,其優越性和效果是不可比擬的。這個技術國外的醫學院比我們投入使用的更早,2016年澳大利亞首次開發和推出的人體虛擬現實模型名為Organon 3D,并與Oculus Rift配合使用。該實驗模型十分精確,不僅可以讓醫學生通過vr進行實驗性的學習,還能夠讓高中生通過vr學習對于醫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培養更多的醫學人才。這項技術可以極大地提高醫學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進一步推動了醫學的發展。
醫學插畫同時具有科學和藝術融合之美。不同于以前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只是將中草藥圖畫作為裝飾性和輔佐作用的圖片,現代醫學插畫是有著自己獨特的繪畫語言和藝術性,有著該行業的獨立審美。首先,醫學插畫有著科學美,它運用造型技法,按照造型規律,在平面上表現形體,將醫學知識傳遞給人們,并將知識可視化形象化。其次,醫學插畫還有藝術美,作為美術,它必然也繼承了繪畫的許多美學原則和基本法則。它要求醫學插畫師做精思巧密的藝術安排,使之成為前后呼應、左右照應、相互依存,有主次、有虛實,從而渾然一體合乎繪畫美法則的作品。我認為將數字媒體藝術融入醫學插畫的優越性也體現在此,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新的藝術形式和審美趨勢。
隨著媒體和信息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各行各業也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作為走在人類科技前列的醫學領域,更應該大膽地利用新興技術來推動自身的發展,進一步實現技術與藝術更加完美融合,它會達到超出常人想象的效果,不僅僅給醫生的救治帶來了便利,更會給全體人類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