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哲 江娜 梁導緣
(1湖南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湖南長沙 410007 2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湖南長沙 410008)
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上“黑天鵝”事件層出不窮,前有“扇貝跑路”獐子島,后有“黑心疫苗”長生生物等。這些財務舞弊事件嚴重損害了投資者的經濟利益,擾亂了我國的社會經濟秩序。研究發現,大部分存在財務舞弊現象的上市公司都存在治理機制不健全和內部控制不完善等問題。我國內部審計建設起步較晚,1993年審計署頒布的《關于開展審計工作幾個問題的請示的通知》,標志著我國內部審計工作正式上升至制度層面;隨后深交所、上交所先后制定上市公司內部審計指引。直至2018年審計署重新修訂《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企業內部審計進一步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但在我國企業的經營管理實踐中,仍存在管理層凌駕于內部控制之上的風險,內部審計人員的地位較為尷尬。本文旨在研究內部審計與企業財務舞弊的關系,并深入剖析內部審計防范企業財務舞弊行為的作用機制,以期豐富和完善內部審計與財務舞弊研究的相關理論,強化治理層和管理層對內部審計的重視,并結合大數據、審計云等技術手段,為加強企業內部審計、防范管理層舞弊提供相應建議。
國內外學者對企業財務舞弊行為進行了一系列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董事會規模、高管背景、外部審計等對財務舞弊行為的影響,較少從內部審計角度分析企業財務舞弊的防范機制?!吨袊詴嫀煂徲嫓蕜t第1411號——利用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規定,注冊會計師在獲取審計證據過程中可利用內部審計工作;同時在注冊會計師的指導、監督和復核下,可利用內部審計人員提供直接協助。據此可知,內部審計在企業財務報表審計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輔助作用。
有學者研究發現,高質量的內部審計可以減少管理層的機會主義行為(Brown and Pinello,2007)和員工侵占資產行為(Schneider and Wilner,1990),其通過公司治理體系中的董事會、監事會和管理層之間的互相制衡,監控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借助信息層級傳遞減少企業內部信息不對稱(時現,2003;陳瑩等,2016),預防管理層財務舞弊行為,確保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王守海,2010;Coram et al.,2014)。另有研究發現,設立內部審計部門的企業盈利能力更強,會計政策也更加穩?。╓allace et al.,2010)。內部審計可以跟蹤和監控被審計單位經濟活動全過程(Salameh et al.,2011);內部審計人員更熟悉企業的運營和管理層風格,因而對管理層財務舞弊行為的敏感程度更高,有利于及時預防和發現財務舞弊(Kabuye et al.,2017)?;谏鲜龇治?,本文提出假設1:
H1:內部審計質量越高,越能夠抑制企業的財務舞弊行為。
基于委托代理理論,上市公司股東與管理層的目標和利益訴求不完全一致,且雙方存在信息不對稱,容易導致管理層逆向選擇(Chen et al.,2017)。為促使管理層行為符合股東利益,上市公司建立了激勵約束機制、內部監督機制等制度安排,其中內部審計作為一種獨特的監督機制,在防范管理層財務舞弊行為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李百興等(2016)發現內部控制缺陷與財務報告質量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張先治等(2018)發現內部控制質量的提高能夠帶來財務報告可比性的提高。郝玉貴等(2012)發現內部控制缺陷為關聯方交易提供了舞弊機會。Ashbaugh et.al(2008)發現存在內部控制缺陷的企業,更容易發生管理層盈余管理行為。為實現對管理層的有效監督,內部審計部門會定期對內部控制實施獨立客觀的監督和評價,檢驗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判斷內部控制是否有效運行,并據此對管理層進行績效考核,采取相應的激勵和懲罰措施。因此,內部審計質量越高,越能夠督促企業健全內部控制制度,促使其有效運行,進而形成對管理層的間接監督,約束其財務舞弊行為(Donelson et al.,2016;Zakaria et al.,2016)?;诖?,本文提出假設2:
H2:內部控制有效性在內部審計質量與企業財務舞弊行為中具有顯著的中介效應。
本文以2010—2017年度非金融類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從CSMAR數據庫中選取有違規行為的公司的數據作為初選樣本。本文將違規類型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存在虛假記載、重大遺漏、披露不實等行為;第二類是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存在虛增利潤和虛列資產、一般會計處理不當、侵占公司資產等行為;第三類是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存在推遲披露、違規買賣股票、違規擔保等行為。本文所說的財務舞弊行為主要是指前兩類違規行為。另外,本文剔除了財務舞弊年度不明的公司,同一公司在研究期間多次實施舞弊的,以最后一個舞弊年度為準。由于目前我國并未強制規定上市公司披露內部審計信息,因此對于內部審計數據的收集存在較大困難,最終本文只獲取了83家財務舞弊上市公司的樣本數據。在后續實證分析中,根據同一舞弊年度、同一行業、公司資產規模相近三個標準進行PSM配對,形成配對樣本數據,最終樣本為166個,并以此實證檢驗內部審計質量與企業財務舞弊行為的關系。本文數據主要來源于兩部分,其中公司治理數據和相關財務數據來源于銳思和國泰安數據庫;內部審計數據是根據巨潮資訊網披露的上市公司年報、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內部審計制度、內部控制規則落實情況自查表等手工收集并整理而來。
1.被解釋變量。本文的被解釋變量為上市公司是否發生財務舞弊行為(Fraud)。根據相關文獻和法規,本文將其定義為上市公司違反《公司法》《證券法》、證監會以及滬深兩市交易所的交易規則等,如存在虛假財務數據、虛假陳述事項、重大遺漏等財務舞弊行為,并受到監管機構批評、警告、譴責、罰款、沒收違法所得五類處罰。當上市公司發生財務舞弊時,Fraud取1,否則取0。
2.解釋變量:內部審計質量(Inquality)。根據《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411號——利用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規定,注冊會計師在考慮是否信賴內部審計工作時,應考慮內部審計的組織地位、專業勝任能力以及職責權限等。據此,本文認為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專業性越強,越能對企業的會計政策選擇、會計估計變更、內部控制執行等做出客觀公允的判斷,高質高效地履行其監督職能(Abbott et al.,2016;Kabuye et al.,2017)。內部審計部門規模越大,其崗位分工就越明確,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合法合規性、管理層盈余管理行為等更能進行有效監督,對企業財務舞弊行為的約束力度越強(夏鴻義等,2016)。因此,本文采用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專業勝任能力以及部門規模三個特征因素衡量企業內部審計質量。同時,借鑒國外學者Prawitt等(2009)的方法,分別對每個特征因素進行賦值求和,值的范圍在0—3之間,用Inquality表示,即內部審計質量。

表1 內部審計質量衡量
3.中介變量:內部控制有效性(DIB)。本文借鑒許瑜等(2017)的做法,采用迪博公司發布的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數來衡量內部控制有效性,該指數綜合反映了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水平和風險管理能力。為保證回歸的穩健性,取其自然對數;該數值越大,表明公司的內部控制越有效。
4.控制變量。在充分考慮我國制度背景的前提下,本文借鑒國內外學者的相關研究,通過引入控制變量來減少可能對實證結果產生影響的相關因素。通過參考盧馨(2015)等的研究,選取了主要控制變量,具體如表2所示。

表2 主要變量定義表
為實證考察內部審計質量與企業財務舞弊行為的關系,本文采用二元Logistic回歸進行分析,并構建模型(1),方程如下:

一般來說,內部審計能夠通過對內部控制進行監督評價,有效約束管理層的財務舞弊行為。為進一步檢驗內部控制有效性的間接作用機制是否存在,本文使用中介效應模型予以測度,具體檢驗方程如下:

為驗證內部控制有效性的中介效應,本文在采用溫忠麟(2014)的中介效應分析的基礎上,構建了一個綜合的中介效應檢驗程序,具體步驟如圖1所示。

圖1 中介效應檢驗程序
表3是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以及舞弊公司與非舞弊公司的配對檢驗結果。從Panel A可以看出,樣本公司內部審計質量的均值為2.33,說明樣本公司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專業勝任能力、部門規模水平總體良好。迪博內部控制指數的均值為6.42,但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相差1.18,說明樣本公司的內部控制有效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從控制變量上來看,樣本公司資產負債率均值為143%,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差異顯著,由此推測存在財務舞弊行為的樣本公司,可能存在運營困境和資金鏈斷裂風險,因而資產負債率極高。盈利情況的均值為0.765,說明樣本公司大部分處于盈利狀態。前五大股東持股比例均值為53.1%,說明樣本公司持股相對集中。監事會人數的均值為3.75,說明樣本公司的監事會已初具規模。兩職合一的均值為0.271,說明樣本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為同一人的比例相對較低。由Panel B的檢驗結果可知,財務舞弊公司和非財務舞弊公司的內部審計質量存在顯著差異,初步證明了本文的假設1。

表3 總體樣本的描述性統計
本文利用模型(1)對樣本公司的內部審計質量與財務舞弊行為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將自變量、控制變量按順序依次納入模型中進行回歸。由表4可知,在依次疊加控制變量后,解釋變量對被解釋變量的影響都在1%水平上顯著負相關,驗證了本文的假設1。即內部審計質量越高,越能夠約束企業的財務舞弊行為。實證結果同時表明企業的資產負債率、盈利情況和股權集中度對財務舞弊行為也存在顯著影響。

表4 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本文使用sgmediation命令對被解釋變量、解釋變量與中介變量三者的關系進行中介效應檢驗,具體步驟前文已闡述。本研究中三次回歸均顯著,因此本文假設2成立,即內部控制有效性對內部審計質量與財務舞弊行為具有顯著的中介效應。由表5可知,系數a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說明內部審計質量越高,內部控制的有效性越強;系數b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負,說明內部控制有效性越強,越能抑制企業的財務舞弊行為。另外,根據中介效應檢驗流程圖,當β、δ、γ*系數全部顯著時,則表面中介效應顯著?;赟oble、Aroian、Goodman檢驗的Z值分別為-2.318、-2.27、-2.368,均在5%的水平上顯著,說明通過了中介效應檢驗,即內部審計通過增強內部控制有效性,抑制了管理層舞弊行為。其中,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比例為18.14%,說明內部審計質量對抑制企業財務舞弊行為的貢獻中,有18.14%是通過提升內部控制有效性來實現的。

表5 Soble-Goodman中介效應檢驗結果
為了檢驗本文分析結果的可靠性,本文進行了如下兩方面的穩健性檢驗:一是采用Probit模型重新進行回歸分析,結果無明顯差異;二是將本文相關連續變量按兩端各1%的標準進行縮尾處理,進行Robust穩健回歸,結果無實質性差異。
本文以2010—2017年受到證監會、上交所、深交所行政處罰的財務舞弊公司與配對的非財務舞弊公司進行實證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內部審計質量與上市公司財務舞弊行為顯著負相關,而內部控制有效性在這種負相關關系中發揮著重要的中介作用。基于此,本文建議上市公司重新定位內部審計部門職責,著力于加強公司內部控制建設,確保其有效運行,進而實現對公司運營活動的有效監督,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予以改進。
提升內部審計地位是實現對企業經營活動和財務信息有效監督的必要保障。企業應健全內部治理機制,賦予內部審計部門與其職責相匹配的權利,便于其有效監督和評價企業的經營活動;同時定期結合企業戰略目標,重塑企業業務流程,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另外,內部審計應當區別于外部審計,在輔助財務審計的同時找準自身定位;通過事前規劃、事中監控、事后評價,實現對企業經營活動風險的全面評估,約束并識別管理層盈余管理行為,及時發現并改善企業內部控制缺陷,提升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同時發揮咨詢功能,幫助企業實現戰略目標,最終提升企業價值。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和科技的不斷創新,IT技術變革改變了傳統的審計模式和方法,通過實時的信息傳遞和精準的數據分析,提升企業價值(Dzuranin et al.,2016;李健等,2015)。因此,內部審計部門應當運用新技術開展工作,實現內部審計系統與業務系統、財務系統的信息集成,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數據共享、風險評估和審計計劃、抽樣測試等審計流程中的作用,增強內部審計的連貫性,實現動態監控和實時報告。其次,要合理利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進行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預測,提升內部審計的洞察力和靈活性,為企業風險管控提供有力保障。另外,內部審計質量的提升離不開專業人才儲備,企業應建立以科技為核心的人才驅動機制,引進或培育專業的內部審計人才,夯實審計信息化建設的人才基礎。
內部控制有效運行是企業穩健發展的堅實基礎,因此企業要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定期對其有效性進行評價,并根據評價結果優化內部控制的薄弱環節,查漏補缺,預防企業財務舞弊行為。此外,內部審計部門作為企業內設的監督機構,要充分發揮其“免疫系統”功能,在企業財務報告形成過程中發揮積極的監督和評價功能,通過約束管理層的機會主義行為,督促其公允編制、真實披露會計信息,從源頭抑制企業財務舞弊行為的發生,進而增強財務報告的可靠性,減少管理層與投資者的信息不對稱,促進我國經濟秩序良好運行及企業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