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陽
近年來,高校教育受到的關注度不斷提高。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部分高校學生教育管理方法存在缺陷,不利于大學生的成長。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融入人文關懷,對傳統的管理方法進行改進,掌握關懷式管理方法,有效落實教育管理工作,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一、人文關懷在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人文關懷推動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
部分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缺陷,導致部分學生產生了反感,不太遵守學校的各項制度。這不利于高校的優化和升級,也不符合現代教育的基本目的,不利于培養更多的優質人才。部分高校的管理措施過于嚴格,忽視了學生的心理問題,沒有考慮學生成長的特點和情緒。人文關懷對于管理工作非常重要,能夠使管理措施充滿彈性,符合現代教育的目標,能夠滿足學生發展的基本條件,取得較好的管理效果。
(二)人文關懷能夠營造積極的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環境
高校學生多已成年,他們對各種事物有獨特的見解,形成了獨立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如果學校采取過于強制的方法進行管理,會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高校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關系,師生之間不存在等級關系,教育管理要滲透人文關懷才能夠使師生之間的距離更近,師生之間才能夠建立朋友關系,進行更密切的溝通和交流。
二、高校學生教育管理中人文關懷缺失的原因
(一)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忽視學生主體地位
社會和教育部門對于高校教育的關注度很高,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機制也得到了改變,但是部分高校受傳統方式的影響,仍采用較為僵化的管理方式。部分高校對管理工作存在誤解,沒有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教育管理工作以學校為中心,產生了不良影響。高校必須高度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考慮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思考問題,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考慮,如此才能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二)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制度缺乏人性化
為了保證學校正常運轉,對學生的行為進行有效規范,高校通常會制定各種各樣的規章制度,但是部分高校在制定管理措施時,多考慮學校的管理質量,忽視了學生健康成長的條件。這樣學生會從內心深處不認同這些制度,這也不符合教育的基本目標。為了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高校制定管理制度要覆蓋學生成長的各個方面,不僅要考慮教學質量,還要考慮學生的心理狀況,給予他們更多人性關懷。
(三)高校學生教育管理人員素質有待提升
高校要想有效地開展教育管理工作,需要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對管理措施的看法,對管理措施進行優化和升級。但是部分高校教育管理人員的素質水平參差不齊,對教學管理存在認知偏差,導致管理工作出現較多失誤,管理方法存在不當之處;導致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沒有真正落實。要想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有效滲透人文關懷,需要引進了解人文知識的管理人員,招聘一些了解心理知識的輔導員,才能夠更好地與學生進行溝通。高校對此應予以高度重視,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和教育,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在招聘過程中也要把好關卡,招收更多擁有專業能力的人才,打造更高水平的教育管理隊伍。
三、人文關懷在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滲透
(一)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突出人文關懷的重要性
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考慮學生的發展狀況,制定各項有效的管理措施。要結合學校的教育工作,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享受學習,主動配合學校開展各項工作;讓學生進行有效的自我管理,積極遵守學校的各項制度。學校要更好地為學生服務,了解學生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幫助學生有效地解決這些困難,安撫學生的情緒,真正實現教書育人。高校要對學生開展心理教育,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輔導員要多關注學生的成長,了解每位學生的具體情況,經常與學生進行溝通,對他們的心理進行疏導。教師要對不同學生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滿足,實現差異化教學。高校要真正踐行人文關懷,以取得預期管理效果,建設更高水平的高校。
(二)教育管理中將嚴格管理與人性化管理相結合
嚴格的管理措施有助于學生的成長,能夠約束學生的不良行為,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但是如果管理措施過于嚴格,會讓學生產生反感,得不到學生的心理認同。所以,高校要增加管理措施的彈性,將人性化管理融入嚴格管理中,讓嚴格管理充滿人情味。高校要給予學生一定的私人空間,讓學生有一定的空間進行自由活動。將嚴格管理與人性化管理有效結合起來,讓學生真正接納這一管理措施,主動配合學校完成各項工作,在潛移默化中健全人格。高校要增加資金、人力和時間投入,為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高校可以設立心理健康輔導室,為有需求的學生提供心理咨詢,方便學生與心理教師進行溝通,為學生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提供渠道。
(三)提高教育管理者的業務素質與管理能力
管理人員對于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有重要的影響,他們是管理措施的制定者,也是各項措施的執行者,其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直接關系到管理工作的成效。高校可以定期開展相關教育培訓工作,便于管理者了解被管理者的真正訴求,學習各種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措施。同時,要積極與其他高校進行合作,派遣管理者到其他學校進行學習,了解其他高校的管理方法,比較管理措施的不同,學習其他高校的人性化管理措施,對自身的管理工作進行一定的升華,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為學生提供專業的指導和幫助。高校在招聘過程中要選擇優秀的人才,要制定嚴格的選聘標準,選擇具有較強專業能力的人員,要求應聘人員對人文關懷有一定的見解。只有這樣,教師才能與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更加關注學生的情感問題,教育工作才能夠真正實現大跨步。
(四)建立人文關懷的教育管理理念與心理疏導機制
高校要多關注在生活和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要為生活有困難的學生提供一定的物質支持,解決他們的困難,讓他們能夠順利開展各項學習活動;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可以成立學習互助小組,由成績好的學生幫助他們,不斷進步和成長。高校要做好宣傳工作,將人文關懷這一理念不斷滲透到管理和教學中,要讓教師和管理者都能明白這一理念的重要性,并用實際行動貫徹這一理念。同時,高校要建立心理疏導機制,關注學生的心理訴求,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成立專門的心理咨詢室,安排心理教師對學生進行疏導。教師要轉變教學方法,迎合現代社會發展的具體情況,使課堂氛圍更加輕松,學習氛圍更加濃厚,這樣才能培養更多優秀人才,滿足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
四、結語
總而言之,人文關懷對于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教師和學校要對其予以高度重視,針對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進行改進。高校要以學生為中心,結合學生的成長特點和心理狀況開展管理工作;將嚴格管理與人性化管理相結合;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的管理技能和人格素養;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建立良好的心理疏導機制。通過以上措施保證教育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楊蓉.人文關懷在高校學生教育管理中的滲透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6):217+219.
[2]郜雅杰.試論人文關懷在高校學生教育管理中的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2016(16):154-155.
[3]王永亮.從符號到意義:課堂知識教學的本性回歸[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28):56-59.
(作者單位 鄭州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