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宏達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回顧百年光輝歷程,反復強調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國光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從百年歷史的“教科書”中汲取營養,深刻總結百年奮斗經驗啟示,繼續弘揚黨的光榮傳統、賡續紅色基因,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并以百年奮斗經驗指導企業生產經營,再創企業發展新輝煌。
國光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1年,是一家專注于電聲產品的設計、制造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2005年5月23日成功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國光電器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領作用、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并緊緊依靠廣大干部職工,扎實推進黨的建設和企業經營發展深度融合,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
加強制度建設,助力企業發展的治理優化。推行黨委班子、紀委班子、支部書記和董事會、監事會、管理層“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建立雙向互動工作機制,實現黨企工作融合,形成發展合力。
加強思想建設,增強企業發展的內在驅動力。堅持對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進行黨史教育、企業發展史教育,組織黨員到紅色基地、鄉村、校園開展主題活動。
加強組織建設,打造企業發展的堅強堡壘。堅持黨組織的全面覆蓋,將黨支部建在生產經營“連隊”上,成立跨部門的黨支部,不斷優化黨組織設置和黨員分布機構,實現黨組織設置與企業組織架構的有機融合。
加強隊伍建設,培育企業發展的優秀人才。堅持為黨員搭建發展平臺,堅持支部建設與企業骨干隊伍建設相結合,支部建設與生產經營相結合,支部建設與企業人才梯隊建設相結合,把黨員培養成工作骨干,把工作骨干培養成黨員,確保黨員干部深度參與企業治理。
構建特色企業廉潔文化,推進企業廉政建設。廉潔文化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是企業健康發展的基石,國光電器黨委全方位營造“三不”廉潔文化氛圍,即廉潔教育,內化于心——不想腐;健全管理,固化于制——不能腐;廉潔宣傳,外化于形——不敢腐。從而,樹立廉潔理念,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將黨的紅色基因融入企業文化建設。國光電器黨委通過組織開展黨課、開設董事長講堂、道德講堂,對職工進行理想、信念和價值觀的教育和培養,注重對員工的價值觀導向。每月第一個星期一都會舉行隆重的“國旗下的講話”活動,對員工進行愛國主義、愛廠教育。
打造學習型組織平臺。國光電器黨委提出創辦學習平臺“國光管理學院”,把國光電器建設成層次扁平化、組織資訊化、系統開放化的學習型組織。公司黨委還建議把建設學習型黨組織作為建設學習型組織的先導,以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帶動學習型組織建設,發揮黨組織建設在學習型組織建設中的帶動引領作用。通過采取靈活多樣的學習活動,不斷創新學習載體,拓寬學習渠道,促進黨員干部的自我學習和自我增值能力,為企業發展貢獻智慧。
通過企業文化載體宣傳企業精神。國光電器黨委非常注重文化載體的創新,并以各種形式去宣傳和培育企業精神。構建了“雙11”的文化載體和活動陣地。11個文化載體為企業網站、《國光電器》報、《挑戰號》技術專刊、《國光志》《董事長文集》《六十年的執著——黨建工作紀實》《國光黨建之聲》微信平臺、國光之歌《讓生活更美好》、國旗下的講話活動、企業文化墻、企業宣傳欄等。11個活動陣地為黨員之家、職工之家、團員活動室、職工書屋、職工書畫室、職工舞蹈室、職工電影室、職工健身室、職工體育館、職工培訓室、職工休閑中心等。通過這些載體和陣地將企業文化具象化、符號化、常態化。通過發揮這些載體的傳播溝通和潛移默化作用,弘揚企業精神,增強職工熱愛企業,建設好企業的信念,提升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為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而努力奮斗。
成立百年國光愛心基金。廣州市百年國光愛心基金是由國光電器黨委委員、榮譽董事長周海昌同志無償捐資成立的。成立百年國光愛心基金,是為了建立關愛國光職工的精神和物質體系,讓職工體會到國光有家的溫暖和力量,支撐國光建設和鞏固“讓生活更美好”的企業文化并增加職工的凝聚力,鼓勵他們能始終如一地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為國光的長遠目標而增光添彩。
捐資助學。關注教育,關注孩子就是關注祖國未來。國光黨委一直關心支持教育事業發展,特別是心系鄉村教育,曾為花都教育事業捐款100萬,河源市貧困小學捐贈課桌椅,為梧州山區小學建設體育場地、捐贈體育用品和教學用品,為花都雅瑤小學捐贈體育用品等,努力盡一份民營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
組織職工參加無償獻血。多年來,在國光黨委的引領下,國光工會積極組織廣大職工參與無償獻血,向社會奉獻愛心,曾被評為“廣州市無償獻血先進單位”等榮譽。近五年,國光集團累計獻血人數超過500人,獻血總量超過14萬毫升,為花都區醫療單位臨床用血做出了重要貢獻。
創新企業體制改革,引導企業轉型升級。70年來,國光電器歷經公私合營、國有企業時期、外資合資時期、企業民營化、企業掛牌上市等多次企業改制,逐步發展成為一家現代企業。每一次改制,都是一次企業的創新發展,都是在國光電器黨委領導班子和董事會、企業管理層主導的企業內部深化改革。
搭建技術創新平臺,保持技術領先優勢。在黨委領導班子的推動下,國光電器組建了廣東省電聲電子技術研發與應用企業重點實驗室和國光研究院兩大技術創新平臺,組建前瞻技術研發團隊,加強公司在前瞻技術的儲備,以及解決電聲電子方面的關鍵技術問題。平臺的研究內容包括適用于傳統音響的音效算法,面向新產品形態的音效算法和軟件方案,面向關鍵器件的新材料開發。經過多年積累,目前平臺擁有GDS、UA音效算法、wifi多房間系統、藍牙音頻解決方案等技術,并進行產品轉化。
轉化企業優勢,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70年的聲學技術優勢在進一步轉化,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大力優化產品結構,同時集合供應鏈管理、品質管控、生產制造等多個領域的優勢,促進產品不斷升級換代,逐步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