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樹江,張春銘,張 嬌,陶 源,徐俊林
(1北京市昌平區中醫醫院檢驗科 北京 102200)
(2北京市昌平區中醫醫院脾胃病科 北京 102200)
腸梗阻從炎癥上來看是由于任何原因導致腸道環境或出現部分阻塞,進而使腸內容物無法有效通過而滯留于腸腔的病理。急性腸梗阻是目前常見的急腹癥,其導致病因較多,并且病情發展較快,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還會影響患者生命安全[1-2]。在全身細菌感染診斷鑒別,治療預后中降鈣素原即PCT可作為指標參考,C反應蛋白可用于敗血癥,觀察在腸梗阻黏膜屏障受損過程中PCT以及CRP在不同時間段內的水平變化,能夠為臨床腸梗阻診斷以及選擇手術時期提供重要參考。
選擇2018年5月—2019年5月北京市昌平區中醫醫院診斷為不完全性腸梗阻的患者83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中藥治療組和穴位貼敷組,其中有13例為對照組,有35例為中藥治療組,35例為穴位貼敷組,并且在不同時間段包括8 h,24 h,48 h,72 h,96 h進行標本采集。
(1)納入標準:參照《中醫急診學》中氣機雍滯型腸結病。主癥:腹脹飽滿、叩之如鼓,停止排氣排便;次癥:口苦口干,舌質紅,苔膩或薄黃。西醫診斷主要癥狀為減少或停止排氣排便、腹痛、腹脹、嘔吐;CT掃描顯示結腸、小腸充氣擴張,可見液平面。(2)排除標準:①消化道出血;②伴有腹膜炎;③電解質紊亂;④心肝腎功能障礙。
對照組采用流食、適當運動等方法,中藥治療組口服厚樸三物湯加減治療,選用厚樸15 g,生大黃6 g,炒枳實12 g,炒萊菔子10 g,砂仁6 g,川楝子9 g;水煎服,取200 mL分早晚2次服用。同時患者進食流食及半流食,結合自身身體狀況適量運動等。穴位貼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消脹穴位敷貼,具體方法:(1)制作消脹帖:木香12 g,烏藥20 g,紫蘇梗10 g,焦檳榔20 g,沉香3 g,薄荷6 g,中藥袋裝顆粒(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生產,許可證號:粵20160214),用黃酒調成糊狀,將藥置于無菌敷貼上;(2)操作方法:詢問患者有無膠布過敏史,然后用棉簽沾酒精消毒局部皮膚,撕開貼敷外包裝,均勻涂抹藥物,貼于神闕穴,詢問患者感受,告知注意事項,貼敷時間為4~6 h,5 d為1個療程,兩個療程間隔2 d。
針對PCT以及CRP在檢測過程中,需采集4 mL副主動脈血,將其置于EDTA抗凝管中。常溫下靜置一小時,以3 000轉每分鐘離心5 min,取血清置于零下80 ℃保存,完成所有樣本采集后統一檢測。借助酶聯免疫吸附法進行PCT以及CRP檢測,按照試劑盒的操作流程完成。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比較不同時間點各組患者血清中PCT的表達水平,結果發現在不同時間點,各組腸梗阻患者血清中PCT水平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其中相比對照組來說,兩治療組患者PCT在8 h和24 h的水平明顯要高,且隨時間延長PCT水平逐漸提高,而在48 h,72 h,96 h之后PCT表達水平降低,相比對照組來說,中藥治療組在各時間段的PCT表達水平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相比中藥治療組,穴位貼敷組患者PCT的水平在不同時間段表達水平要高于對照組,并且隨時間延長PCT水平逐漸增加,在實驗結束后PCT水平可達到最高值。除8 h外不同時間段PCT的水平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中藥治療組及穴位貼敷組在8 h, PCT水平比較不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各組患者血清中PCT的表達水平
比較不同時間段各組患者血清中CRP的表達水平,有顯著差異。對照組患者CRP變化不大,中藥組隨時間延長CRP水平逐漸提高,而在48 h,72 h,96 h隨時間延長,CRP水平逐漸降低。在實驗結束時接近正常水平。中藥治療組患者不同時間段CRP水平具有顯著統計學差異,對于穴位貼敷組的PCT水平從8 h逐漸提高,在實驗結束后可達到最高值,穴位貼敷組不同時間段CRP具有顯著統計學差異。穴位貼敷組和中藥治療組在8 h CRP水平不具有統計學差異,而相比中藥治療組來說,穴位貼敷組患者血清CRP在48 h,72 h,96 h明顯要高,且具有統計學差異。
腸梗阻在臨床上是一種常見病,在發病初期會出現梗阻腸段功能改變,進而引發提液以及電解質丟失,腸壁循環出現障礙,壞死,繼發感染,進而引發毒血癥休克,甚至還會危及人們身體健康,因此針對腸梗阻患者及時進行診斷治療,對其愈后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近年來,通過研究發現炎癥反應是提高腸梗阻組患者疾病的重要因素,因此針對腸梗阻患者血清炎癥指標的動態觀測對于其疾病評估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3-6]。降鈣素CT即PCT是其前態物質,是由116個氨基酸構成的糖蛋白,在健康人群中PCT在血清含量較低,而基于細菌脂多糖誘導下能夠釋放于血液,且不會被降解為降鈣素,其可維持一定水平。根據現有研究發現,PCT是維持及促進機體炎癥反應的介質,在腸道炎癥中發揮著作用,CRP是由肝臟合成急性時非特異性蛋白質,在人體低水平炎癥時是一種重要的敏感標志物,在急性感染過程中CRP會持續升高,通過監測其變化能夠反映機體的炎癥程度,進一步研究發現,如果人體出現急性腸梗阻,此時受累腸段血管內皮細胞,吞噬細胞,單核巨噬細胞產生介質或經過靜脈進入到肝臟,進而誘發肝臟大量CRP產生使其進入到血液中,刺激肝臟出現炎癥反應。此外,CRP以及PCT能夠從一定程度上反映腸道黏膜的受損細胞。根據臨床研究發現,手術創傷和麻醉會導致機體應激反應的產生,進而使腸道缺血,腸道功能障礙出現細菌移位的問題,移位細菌以及細菌內毒素可誘發CRP和PCT表達升高,中藥治療組24 h內PCT以及CRP水平顯著提高,而在48~96 h隨時間延長其表達水平直接降低,在驗結束時假手術組CRP水平,可恢復正常,其與前人研究結果相似的[7-8]。
綜上所述,在臨床上針對腸梗阻,可通過PCT及CRP反映其存在狀態,腸黏膜受損情況這兩種指標,檢測方法相對簡單并且檢測結果穩定,值得臨床應用。在后續可針對PCT以及CRP動態變化與腸梗阻病情相關性進行深入分析,其能夠給臨床治療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