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迪,曾祥榮,羅潔珊
(康美醫院內三科 廣東 普寧 515300)
慢性胃炎由于其的發病率較高的特點,一直以來是臨床上最為多見的慢性疾病,其影響著我國乃至于世界上多數患者的生活質量[1-2]。現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革,醫療技術也同樣日新月異的持續進步,慢性胃炎也逐漸被人們所認知[3-4]。于此同時,其為我國醫學上較為重視的疾病[5-6],于本文中選取于我院治療的慢性胃炎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中一年間于我院接受治療的慢性胃炎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使用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實驗組與常規組,兩組各為40例。納入標準:(1)病患存反酸以及肢體畏寒等主要病癥,或存惡心嘔吐、胃灼感等次要病癥;(2)對本研究已知情,且均為自愿參加;(3)對本研究中所使用藥物無過敏禁忌。排除標準:(1)處于孕期患者;(2)病歷資料有缺失;(3)具臟器嚴重功能性障礙患者;(4)同時患有其他腸胃病患者。常規組40例患者中,25例男性,15例女性,年齡(46.6±4.7)歲;病發時間為30d~5年,平均(3.3±1.4)年。實驗組40例中,24例男性,16例女性,年齡(46.5±4.5)歲。發病時間為30d~6年,平均為(3.4±1.8)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常規組使用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所生產的嗎丁啉,以及南京老山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所生產的胃樂寧;胃樂寧給藥量為0.54 g,嗎丁啉給藥量為10 mg,持續60 d,每24小時口服用藥3次。
實驗組患者則采用養胃湯進行治療,養胃湯基礎藥方為:白芍、白術、木香、枳殼、香附各12 g,黨參20 g,如果炙甘、紅花對肝胃不和證型的患者,則增加郁金12 g和柴胡9 g。針對胃陰不足患者增加石斛和麥冬均15 g。針對濕熱內蘊患者不應使用黨參以及白芍,應將其替換為山梔9 g,蒲公英15 g和黃連5 g,上述藥物均以水煎服,24 h間隔1劑,持續用藥60 d。
(1)療效評價指標[7]:臨床癥狀以及體征基本消失,病灶消失為顯效。治療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病灶顯著縮小為有效,上述標準如均未達到為無效。(2)癥狀評分[8]:篩選慢性胃炎的多見病癥進行分數評價,具體評分如下:0分為無癥狀、1分為癥狀不常發生、2分為癥狀頻繁發生且需要藥物治療、3分為癥狀嚴重患者,且對正常生活具較大影響。(3)不良反應發生率。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實驗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常規組與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治療前兩組患者噯氣、食欲不振、疼痛以及痞滿癥狀積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噯氣、食欲不振、疼痛以及痞滿癥狀積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x- ± s,分)
慢性胃炎是我國乃是全球多發的慢性疾病,年齡的差異和其發生率存顯著相關性,年齡越大,患慢性胃炎的幾率越高。今年有許多研究中表明,我國慢性胃炎具逐年向年輕化發展[9-10],慢性胃炎發病后可導致病患出現飽脹、食欲不振等一系列病癥,如若病情危重者會表現出間斷性鈍痛。致使慢性胃炎發生發展的原因頗多,包括長時間過度勞累、長期服用刺激性食物等一系列原因[11]。在中醫看來,慢性胃炎屬于“胃脘痛”的范圍之內,因寒邪克胃而引起病發,與脾胃虛弱存顯著相關性,其病機以寒熱錯雜為主[12-13]。我國中醫在診治慢性胃炎疾病中認為應以補氣祛濕為主[14],于本研究中實驗組采用養胃湯對患者進行治療,其中含有白術等可調節脾胃、益氣旺血的成分。其中三七等成分具活血化淤等功效。在本次研究中,經過對比發現,實驗組以及常規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顯示實驗組各項指標均顯著優于常規組,由此可見,養胃湯治療慢性胃炎患者的療效較好。
綜上所述,使用自擬養胃湯為慢性胃炎患者進行治療可有效提高該疾病的治療效果,降低不良反應發生概率,臨床應用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