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楨,陳柳翠(通訊作者)
(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 廣西 百色 533000)
隨著微創技術和內鏡技術的飛速發展,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開始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上肝膽胰疾病患者的診治過程中,ERCP術后最嚴重以及最常見的并發癥為術后胰腺炎,其發生率高達5.0%~30.0%[1]。盡管大多數患者屬于輕型胰腺炎,但是仍然有大約10.0%的患者可發展成重癥胰腺炎,造成住院費用的增加和住院時間的延長,甚至危及ERCP患者的生命。本研究主要分析了置入膽胰管支架對ERCP老年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選取2019年7月—2020年12月在我院進行ERCP手術治療的86例老年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3例,男22例,女21例;年齡60~83歲,平均年齡(67.13±4.29)歲;體重35~119 kg,平均(61.27±13.87)kg。對照組43例,男21例,女22例;年齡60~83歲,平均年齡(66.92±5.13)歲;體重35~119 kg,平均(61.34±13.25)kg;。兩組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患者知情并且簽字同意。
對照組老年患者術后不置入膽胰管支架;觀察組老年患者在ERCP術后置入膽胰管支架:在置入膽胰管支架前將患者的金屬首飾去除,建立靜脈通道。術中護士要配合醫生沿導絲把擴張器置入狹窄部位,且使用規格合適的支架,把支架置入到患者最佳的位置。遵醫囑采取抗生素及抑酸藥物治療,定期檢測膽紅素以及血尿淀粉酶的水平,評估鞏膜和皮膚等情況。
(1)檢測兩組ERCP術前、ERCP術后3 h和ERCP術后24 h的淀粉酶值。(2)采取SF-36量表評估老年ERCP手術患者的生理機能、一般健康狀況、精力、社會功能、軀體疼痛、生理職能、精神健康和情感職能[2]。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對比用t檢驗,組間率的比較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ERCP術前的淀粉酶值無顯著差異(P>0.05),且觀察組ERCP術后3 h和ERCP術后24 h的淀粉酶值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ERCP術前術后的淀粉酶值對比(± s, U/L)

表1 兩組ERCP術前術后的淀粉酶值對比(± s, U/L)
組別 例數 ERCP術前 ERCP術后3 h ERCP術后24 h觀察組 43 47.35±12.28 129.36±14.45 104.29±11.38對照組 43 46.27±11.39 431.74±125.38 459.38±137.24 t 0.423 15.711 16.908 P 0.673 <0.001 <0.001
護理后,兩組老年ERCP手術患者的生理機能、一般健康狀況、精力、社會功能、軀體疼痛、生理職能、精神健康和情感職能顯著升高(P<0.05),觀察組老年ERCP手術患者的生理機能、一般健康狀況、精力、社會功能、軀體疼痛、生理職能、精神健康和情感職能顯著高于對照組(8項指標的t值依次為3.102,3.624,2.915,3.045,4.027,2.952,3.676,3.2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老年ERCP手術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比(± s,分)

表2 兩組老年ERCP手術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比(± s,分)
組別 例數 生理機能 一般健康狀況 精力對照組 43 護理前 67.31±10.57 49.31±10.74 51.34±10.62護理后 73.42±11.69 58.18±12.56 60.34±12.27 t 2.542 3.520 3.637 P 0.013 0.001 <0.001觀察組 43 護理前 66.34±11.27 50.36±10.17 52.28±11.45護理后 82.15±14.28 67.54±11.36 68.39±13.32 t 5.699 7.378 5.994 P<0.001 <0.001 <0.001組別 例數 社會功能 軀體疼痛 生理職能對照組 43 護理前 52.35±11.47 49.62±10.25 33.29±4.35護理后 61.25±13.13 57.34±11.48 45.47±10.18 t 3.347 3.289 7.215 P 0.001 0.001 <0.001觀察組 43 護理前 51.17±10.36 48.49±10.17 33.16±3.23護理后 70.29±14.38 67.25±11.34 52.38±11.49 t 7.074 8.076 10.560 P<0.001 <0.001 <0.001組別 例數 精神健康 情感職能對照組 43 護理前 64.35±11.42 49.53±10.27護理后 73.29±13.46 56.38±11.59 t 3.321 2.901 P 0.001 0.005觀察組 43 護理前 65.26±10.48 49.67±10.31護理后 84.69±15.24 65.29±13.57 t 6.889 6.010 P<0.001 <0.001
與傳統的外科手術相比,ERCP具有創傷小和術后恢復速度快的優點,但是ERCP作為一項侵襲性的操作,同時又會引起一定的并發癥,甚至存在一定的致死性并發癥發生概率,因此備受臨床上的重視。高淀粉酶血癥以及急性胰腺炎是ERCP手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在ERCP手術后常規放置胰膽管可以產生沖洗、引流以及預防膽管梗阻的臨床效果,而膽胰管支架能明顯降低急性胰腺炎的發生率[3]。目前尚不清楚ERCP手術后胰腺炎的發生機制,主要認為與機械損傷、胰管引流不暢、感染因素以及化學因素等有關;同時,女性、年輕、復發性胰腺炎、Oddi括約肌功能異常、有急性胰腺炎病史、困難插管、胰管注射、球囊擴張和胰括約預切開等高危因素都會使急性胰腺炎的發生風險明顯增加[4]。高淀粉酶血癥以及急性胰腺炎的非手術療法包括胃腸減壓、ERCP術后常規的禁食、抗感染、抑制胰酶分泌、擴容、胃腸外靜脈營養和抗休克等治療[5]。目前,有大量采取藥物預防急性胰腺炎的相關臨床研究,如生長抑素、奧曲肽、加貝酯、雙氯芬酸鈉、肝素、吲哚美辛栓以及硝酸甘油等,但是認為僅有雙氯芬酸和吲哚美辛栓能明顯降低急性胰腺炎的發生率,尤其是近些年術前采取吲哚美辛栓被認為是有效、花費低額安全的一種預防方法,但是也有相關研究認為其并無效果[6]。而采取膽胰管支架預防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明顯優于現有的藥物,而且已經被寫入相關的臨床指南中[7]。并發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常常會在ERCP術后8~12 h開始產生腹痛的癥狀,而且常常伴有血淀粉酶含量升高,這一時期胰管上皮水腫以及乳頭腫脹等病變程度可能最為嚴重,通過留置膽胰管支架能使老年ERCP手術患者的胰管壓力明顯降低,減少污染,防止網籃以及導管進入到胰管中,降低取石時對胰管造成的擠壓,進而明顯減少胰腺炎的發生;而且具有解除胰管高壓、預防術后胰腺炎和通暢引流胰管臨床效果[8]。本研究發現,觀察組ERCP術后3 h和ERCP術后24 h的淀粉酶值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置入膽胰管支架能降低淀粉酶值,預防急性胰腺炎。護理后,觀察組老年ERCP手術患者的生理機能、一般健康狀況、精力、社會功能、軀體疼痛、生理職能、精神健康和情感職能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置入膽胰管支架能提高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置入膽胰管支架能改善ERCP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