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凱
(吳江盛澤中學 江蘇蘇州 215228)
該文以吳江盛澤中學高二學生為研究對象,設置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傳統籃球教學方法,實驗組采用快易教學法,經過8周的實驗,通過對籃球投籃、傳球、運球三大技能的測試,以及教師技評、學生興趣等方面進行分析,最終得出,快易教學法在籃球技能傳球和運球2個項目教學中效果比較突出,而在投籃教學中傳統教學的方法比較有效。總體上,快易教學法應用于高中籃球教學是有效的,并且對培養學生興趣和提高教學效果有著顯著的幫助,有利于高中籃球教學的發展及學生籃球興趣的培養。
通過對相關理論和快易網球教學方法的總結和歸納,得出快易教學法是國際網球聯合會2007年推出的一種以快易和樂享為理念的網球教學方法,英文名是Play and Stay,是指通過對標準場地和器材進行改建,簡化正規比賽規則和降低技術動作難度的手段,選取合理的教學方法,使初次接觸運動的初學者能夠快速、簡單、有效地掌握技術動作和比賽規則的一種教學方法。
籃球是學校體育發展的重要內容。目前,學校籃球發展存在以下兩大問題:其一,區域差距大,城市發展比鄉村好,東部沿海比中西部發展好;其二,教學方法傳統單一。學校還存在著“重文化,輕體育”的現象,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教學內容陳舊,教學中過于重視訓練成果,而忽視了學生運動興趣的培養。隨著一系列的相關改革,目前籃球運動的推廣帶動了學校籃球的發展,出現了很多中學生籃球聯賽等活動,涌現出很多全國有名的籃球特色學校,如南京九中、清華附中、太原五中、北京四中、上海南模中學、哈爾濱五中等。
快易教學法的教學內容,如表1所示。

表1 快易教學法的教學內容
該文以具體的某一節課為范例,具體教學步驟的設計如表2所示。

表2 教學設計
4.1.1 實驗時間與地點
實驗時間:2019年10月8日—2019年12月10日,為期8周的教學,以及3天的測試時間。
實驗地點:江蘇省蘇州市吳江盛澤中學籃球場。
4.1.2 實驗分組與對象
實驗對象:該文的實驗對象為吳江盛澤中學高二學生,分別選取籃球水平無顯著性差異的2個班級,每班各25名學生。一班25名學生為對照組,采用傳統籃球教學法;二班25名學生為實驗組,采用快易教學法。
4.1.3 實驗場地與器材
實驗場地與器材如表3所示。

表3 實驗選取的場地和器材標準表
4.1.4 實驗內容與進度
實驗內容與進度如表4所示。

表4 實驗內容與進度表
4.1.5 實驗方法與過程
第一步:選取籃球水平無顯著性差異的2個班級各25人作為實驗對象。
第二步:將實驗對象分為2組,一班25人為對照組,二班25人為實驗組。
第三步:對照組采用傳統籃球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實驗組采用快易教學法進行教學,進行為期8周的籃球教學。
第四步:8周實驗結束后,分別對2組學生的籃球三大技能(投籃、傳球、運球)進行測試,統計數據,進行對比分析,最后得出相關結論,提出可行性建議和對策。
4.2.1 籃球技能數據分析
實驗的所有項目測試均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進行,力求公平公正,確保實驗數據的精確性。
(1)投籃數據分析
投籃測試方法:在距離籃圈4m處進行定點投籃,每人投10個球,并記錄好每個人的成績。
從表5可以看出,在投籃項目測試中,總體上對照組比實驗組的投籃命中率高。

表5 投籃命中率對比表(n=25)
(2)傳球數據分析
傳球測試方法:在距離傳球點4m的位置,放置一個傳球訓練器,將傳球訓練器的圓圈直徑調節為50cm,距離地面高度調節為110cm,學生站在傳球點采用雙手胸前傳球的方法,球進圈為命中,出圈則失誤,每人10次,并記錄好每個人的成績。
從表6可以看出,在傳球項目測試中,實驗組的成績好于對照組。命中率達到50%以上的人群中,實驗組16人,占64%,對照組11人,占44%,說明快易教學法對傳球能力的提高更加有效。

表6 傳球命中率對比表(n=25)
(3)運球數據分析
運球測試方法:測試在20m×8m的場地內進行,起點設在端線處,在距離端線起點3m處放置第一個標志桿,依次放置3排標志桿,豎排每桿相距4m,橫排相距2m,測試者在起點處等候聽令,聽到“準備,出發”的口令后,依次按照第一桿背后運球——第二桿轉身運球——第三桿胯下運球的順序進行,人與球同時過終點后,記錄員終止時間,每人進行2次,選擇成績最好的1次作為最終的測試成績,時間保留小數點后1位,并記錄好每人成績。
從表7可以看出,在運球項目測試中,實驗組的成績明顯好于對照組。成績在21s以內的人數和占比實驗組分別為18人、72%,對照組為8人、32%,說明在運球方面的教學中,快易教學法的效果比傳統的方法更加有效。

表7 運球時間對比表(n=25)
(4)3項技能對比分析
3項基本技能測試結束后,將各組的投籃、傳球、運球3項數據進行總體比較,能夠更加清晰地看出教學法對具體技能項目的影響效果,將各項成績分為4個等級,即優(投籃、傳球命中率71%以上;運球16s以下)、良(投籃、傳球命中率51%~70%;運球16.1~21s)、中(投籃、傳球命中率31%~50%;運球21.1~26s)、差(投籃、傳球命中率30%以下;運球26.1s以上)。
從圖1看出,實驗組成績處于優良階段人群中,3項技能的效果從高到低依次為運球、傳球、投籃;其中,投籃的波動值比其他2項更大,峰值在中等階段達到最高,說明快易教學法在投籃成績中處于這個階段的人最多;實驗組3項技能測試較差的人數很少。綜上所述,從快易教學法對3項基本技能的影響來看,對于運球最有幫助,相對來說在投籃的效果上稍差。

圖1 實驗組3項技能對比圖
從圖2看出,對照組成績處于優良階段的人群中,3項技能的效果從高到低依次為投籃、傳球、運球;處于優秀階段的人較少,其中傳球的波動值比其他2項更大,峰值在中等階段達到最高,說明對照組在傳球上處于中等階段的人最多,有待提高;3項技能中,處于較差階段人數最多的是運球,說明傳統教學方法在提高運球教學的效果較差。綜上所述,從傳統教學方法對3項技能基本技能的影響來看,對投籃最有幫助,相對來說在運球的效果上稍差。

圖2 對照組三項技能對比圖
(1)高中籃球教學應該以運球技能教學為主,兼顧其他技能教學,培養球感,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堅持“快樂+易懂”的籃球教學理念。首先,教學方法、籃球規則、戰術教學一定要符合高中生的年齡特點,讓學生聽得懂,學得會,快樂地堅持進行籃球學習;其次,在籃球技術教學中,多通過游戲來代替灌輸式的講解教學,以“興趣培養為主,技術學習為輔”,具體技能教學中,應該以“規范技術動作為主,不以成績論英雄,不過分強調成績的重要性”為宗旨;最后,培養籃球興趣的同時,注重身心的健康發展,教學內容的選取應緊緊圍繞“快速+易懂”的理念。
(3)在教學中實施“適宜挑戰任務”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給學生設定一些適宜的挑戰任務,使學生在完成的過程中,既不會感覺很容易,也不會感覺很難,這樣學生完成任務時會更有成就感,自信心和興趣也會一步步建立、培養起來,從而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
(4)開展“學校+俱樂部”發展新模式。校外俱樂部是群眾體育的縮影,籃球課是學校體育的一部分,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由學校負責,課后可以到籃球俱樂部繼續學習,而且可以由學校牽頭,俱樂部贊助,共同舉辦籃球比賽,這既能夠發現籃球的好苗子,又可以促進籃球特色學校的建立,俱樂部也能夠得到穩定的生源,進而活躍籃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