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哲
鄭州電力高等??茖W校
伴隨社會的進步,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愈來愈重視文化的發展,我國擁有悠長的歷史,其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民間音樂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可是相關部門并不重視民間音樂等音樂類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工作,使其發展面臨較大的問題。為了保障民間音樂的發展。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讓更多的人看到民間音樂,我們必須要重視民間音樂的保護與傳承工作。
通常來講,音樂與音樂人二者之間是相互成就的關系,二者之間一榮俱榮。從我國當前社會發展的現狀來看,一般從事藝術類工作的人都是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可是民間音樂的從事者通常是人民大眾,有的甚至是農民,由此可以看出與其他類別音樂的發展有著明顯的差別。可是關注音樂的人是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音樂本身,并不會去過多關注創作者。當前互聯網發展速度較快,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可是互聯網的使用者多數為年輕群體,年輕群體喜歡流行音樂,對于傳統音樂的喜愛度并不高,甚至認為這些作品比較落伍,所以傳統音樂的發展遇到了瓶頸期。伴隨著著名傳統藝術家相繼離世,后人也無人關注的狀況,民間音樂的發展陷入了困境。音樂類非遺文化面臨困境的另一大原因是因為多數人民認為保護工作是政府部門的工作,有的地區生活條件較差,更多的人將自身的精力投入到生活當中,對于文化方面的事情關注度較低,認為傳統音樂已經過時,所以沒有比較在這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民間音樂的傳承與保護工作遇到了困難。
隨著社會的進步,年輕人成為社會的主力軍,而民族音樂的生存環境也隨著發生了變化,參與其中的人數大大減少,發展的環境也受到了限制,以往人們都是群居在一個地方,對于自己生長的地方有一種不一樣的感情,音樂成為了自己的精神寄托??墒请S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于音樂的熱情也逐漸減退。
當前民間音樂的發展環境與生存環境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人們欣賞音樂不僅僅受到觀賞方式的影響,環境與周圍的檔次也會影響觀眾的選擇與感受,而且媒體的評論對人們的影響極大,人們根本無法親身體會到民間音樂的價值與意義。過度的商業化與商業開發會給民族音樂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影響人們對于民族音樂的感受與評價。
從當前我國所公布的“非遺”名錄的情況可以看出,傳承項目與傳承人之間數量相差較大,傳承人的數量遠不足傳承項目的數量,導致出現平均一個傳承項目的傳承人還不足一個人。從傳承人的分布情況可以看出,多數傳承人生活在北京、浙江等東部地區,而西部新疆、甘肅、寧夏等地所占比例較小。我國東西部經濟發展情況不同,對于非遺文化的補助資金差距較大,出現不均衡的狀況。在我國西部偏遠地區,因為經濟發展與東部相比較為落后,所以給非遺文化傳承工作補助的經濟較少,有的地方甚至不足東部地區的百分之一。
在保護音樂類非遺文化時,相關部門重視申報的過程,卻忽視了對其進行管理工作,造成工作成效低下的局面。在進行申報的過程中,各個政府部門應該相互配合,積極審核資料,對于不完善的地方提出合理的更改意見,提升審核的效率。在審核完成之后,各個部門要對其進行管理工作,給予物力、財力的支持??墒歉鶕{查發現,多數非遺文化在申報成功之后,并沒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工作,有的地區較偏遠,經濟發展落后,所以相關部門并沒有給予相應的經費對其進行保護工作,這些非遺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工作依舊困難重重。相關部門在申報成功之后,并沒有有效利用非遺文化所帶來的經濟作用,促進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提高經濟收入,另外也沒有積極為其申請國家補助,為當地居民帶來更多的經濟福利。有些地區的政府部門將工作的重心放在的經濟發展上,沒有對非遺文化的保護工作投入較多的精力,使其保護成效不佳,沒有得到應有的保護。
民間音樂是歷史的產物,也是我們珍貴的財富??墒请S著國家的發展,外來文化進入我國,吸引了我國青年人的眼球,追逐韓流成為了當代青年人的思潮。而我國傳統的音樂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嚴重影響音樂類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因為非遺文化是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藝術資源,是我們歷代祖先生活以及實踐活動中所創造出的產物,是我們整個民族的無價之寶。所以我們要對這些無價之寶進行保護與傳承,在傳承的過程中也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向其注入一些新元素,賦予這些非遺物質新的生命力。
當前我國人民對非遺文化的保護意識較為淡薄,所以要制定與完善非遺文化的保護法規與制度,并以此來提升人們對于非遺文化的保護意識,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各個地區的政府部門應該重視關于非遺文化保護的立法工作,結合當地的物質文化以及人文環境,因地制宜的出臺相關法律法規。雖然說有的地方已經出臺了相應的非遺文化保護法,可是并不夠完善與全面,相關工作人員應該重視起來,全面完善與優化相關法律法規。讓非遺文化保護工作有據可依,有法可依。
關于音樂類非遺文化保護與傳承工作是一項工程量大,并且持續時間較長的工程,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夠完成的,需要源源不斷地支持,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去努力完成。我們可以利用多種傳承方式,去號召人們參與到非遺物質文化的保護工作中去,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加強宣傳工作的效果。現在八零后與九零后成為了社會的主力軍,這一代青年具有滿腔的熱血與熱情,營造健康良好的保護氛圍,更能激發這代青年人的保護之心,推進非遺物質文化的發展。學校的教育力量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將音樂類的非遺文化引進校園,讓更多的同學們了解到音樂類非遺文化,并且設置相關的課程,擴大非遺文化的影響力。與此同時還可以利用學校的教育作用,將民間音樂等非遺文化引進課堂,邀請一些民間藝人進入課堂向同學們表演與展示,讓同學們更加直觀地了解非遺文化的魅力,提升興趣,激發同學們保護非遺文化的熱情。通過民間音樂進入課堂,也可以有效解決非遺文化傳承人不足的缺點,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也可以設置多種多樣的活動讓同學們參與到非遺文化的學習之中,提升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讓非遺文化在校園中得到傳承。
我國當代女歌手譚維維曾將現代搖滾音樂與華陰老腔進行結合,共同創作演出了《華陰老腔一聲喊》,這一節目一經播出廣受人們的關注,讓更多的聽眾了解到了華陰老腔,也讓更多的人去關注我國音樂類非遺文化。譚維維這一創作將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進行有效結合,既可以讓當代青年去欣賞當代藝術,又可以了解到我國傳統藝術,這一舉措很好地發揚了我國非遺文化精神,讓其得到傳承與保護。所以說,我國當代藝術家也可以對非遺文化進行創新,也可以選擇與其傳承人進行合作,創作出更好、更優秀的作品。
若想要推進非遺文化的保護工作,相關部門應該給予資金上的支持,推進文化傳承與保護工作的進行,對傳承人的工作給予幫助,積極宣傳非遺文化,加大非遺文化的影響力,吸引年輕人的眼球,將其注意力轉移到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工作上。有政府部門帶頭,群眾才能更加有動力、有信心去做好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工作,提升群眾的參與度。在傳承人申請非遺工作時,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也要給予幫助,提高審批的成效,提升保護工作的有效性。相關部門還要加強音樂類非遺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其中包括演出、宣傳等相關設施,增加非遺文化的展示概率,提升宣傳工作的成效。在對非遺文化進行保護與傳承工作時,還可以利用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場所,想人們展示非遺文化,增加宣傳效果。另外,相關部門還要加快文化保護區的建設工作,加快保護區的審批與申報工作,提升保護工作的整體性??墒钱斍案鱾€地區在建設保護區的過程中,資金仍舊是一大難題,資金不能及時到位就會導致后續一系列工作都不能如期進行,影響整體工作的進度。
當今,在對音樂類非遺文化進行傳承與保護工作時,數字化建設是一個很好的工具,我們可以借助數字化建設的優勢,積極推進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工作。互聯網是已經成為我國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術,我國網民數量已經達到10億之多,并且手機移動端的普遍率也較高,人們只要打開手機就可以去查閱自己想要看的東西。此時,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途徑來傳承與發揚我國音樂類非遺文化。積極開設非遺文化的APP,創設與此相關的宣傳欄目以及專題欄目等等,積極宣傳與推廣非遺文化,推進非遺文化的進步與發展。
總而言之,我們要加強對非遺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否則這些非遺文化勢必會消失。我們要結合時代發展的特點,使用多種方式對其進行保護,加大對其傳承力度,不斷積極探索新的保護途徑,推進非遺文化的進步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