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注重學生發展已成為新課程改革的理念。過去的一些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逐漸無法滿足當下學生發展的需要。學生的發展應當注重各個方面,而不是片面追求文化課程的分數。體育作為現代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推動體育教學的有效開展,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小學體育;素質教育;改進教學方法
引言:素質教育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告別傳統片面追求高分的思想,不僅注重發展學生的文化素質,也注重學生思想道德的培養,個人能力的培養,個性的發展以及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培養等。而體育則在素質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基于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一要求,從學生和教師的不同層面來闡述小學體育在素質教育這一領域中的實踐與思考。
一 改進教學方法,建構“學生主體”課堂
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小學體育教育教學一直走統一且單一的教學路線,即讓學生全盤接收教師的傳授方式,從而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形成依賴教師單一教學方法的教學模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方面,這忽略了教師的主導作用,難以對學生形成指導性的教育,反而讓學生形成依賴;另一方面,忽略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不高,從而一味地接收信息,難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新課程改革后,要求教學以學生為主,加強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這一要求出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改進傳統的教育方法,圍繞學生開展教學工作,積極構建“學生主體”課堂,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成為課堂上的主要人物。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認可,在很大程度上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與教師的教學得到高效開展。例如在體育課上讓學生拍球接力,整個活動過程及活動的規則交給學生負責,這不僅可以達到高效運動的目的,也培養了學生的組織和協調能力。
為有效提高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效率,相關教育工作者應當不斷結合新課程改革的相關要求尋找適合當下小學生發展的教育教學方法。在此過程中不排除結合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優點,再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探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方式。就小學而言,體育素質教育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方法。相關教育工作者要不斷探尋新的教學方法以及在課堂上采取的活動,尋找符合現代小學體育素質教育的教學方法。在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時,教育工作者要堅持師生統一的原則,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發揮教師的主導和指導作用,從而有效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例如,體育課時采用趣味接力賽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把兩個學生分為一組,讓兩個學生背對背擁抱,并在他們的脊背中間放一個皮球,讓他們把球從籃球場的一端運到籃球場另一端,在此期間規定時間,在規定時間內哪個組的學生運到對面的球最多哪個組就獲勝。獲勝的小組可以獲得相應的獎勵,最慢的一個小組可以用唱歌的方式作為懲罰,讓學生以娛樂的方式感到快樂,這個方式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樂趣。
要在小學體育教育中實現高效的素質教育,學校的支持也必不可少。學校在促進體育素質教育的高效教學方面上,要實現更新教學方法,不斷改進學校的相關教學機制和管理機制,為體育素質教育的開展給予支持和保障。
二 教師做到“愛”與“嚴”相結合
教師在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時既要做到“愛”學生,也要做到對學生“嚴”兩個方面。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單方面的“愛”學生而忽略了學生的發展,放任學生我行我素,這在體育教學中將會對學生造成不良后果,學生不僅學不到東西,對學生道德的發展也會造成負面影響。單純的“愛”并不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前提,反而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也不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反之,教師若僅僅對學生采取嚴格的態度,也對學生的發展造成不良影響,一方面會引起學生的不滿,學生會感覺得不到尊重,甚至造成學生家長與學校之間的矛盾,形成惡性循環。另一方面,學生學習失去學習興趣,得不到體育技能方面的鍛煉,影響身體素質,也不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因此,教師要做到“愛”與“嚴”相結合,在實施體育素質教育時,既要有愛,充分尊重在課堂和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素質教育的高效開展,也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嚴格監督,共同創造良好的師生關系。
三 加強教學評價
在新課程改革的基礎之上,教育工作者在實施教育教學工作的過程中,要加強教學評價。教學評價是小學體育素質教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于小學體育素質教育有著重要作用。有效的教學評價,有利于即使發現問題,糾正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達到高校教學的目的。無論是學校還是教育工作者,都應當重視教學評價在教學中的作用,學校制定聽課序列表,并定時定期組織學校教師聽課,對授課教師的教學進行打分和考核,實現師評、他評和自評相結合。
結語:
本論文基于新課程改革對相關工作的要求,對小學體育素質教育的實踐進行剖析和思考,從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入手,對教師教學方法的改進,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及教學評價三方面對本論文進行闡述。為實現在小學體育的素質教育高效進行,學校和教師發揮的作用尤為重要,教師和學校需要在改進教學方法,探尋新的發展思路,開展理論教學,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重新的教學方法的運用。其次,教學評價在小學體育素質教育中也要得到重視,形成教師之間互評,教師自評的評價習慣,以不斷發現自身問題,改進問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和質量。在小學體育的素質教育中積極發揮新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積極響應新課程改革的號召,跟上時代的步伐,培養出一批批全面發展的新一代骨干力量。
參考文獻:
[1]孫科.小學體育素質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新通信,2019,21(07):172.
[2]藍迎春.以素質教育為目標的小學體育教學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4):153-154.
[3]洪程.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實踐與探索[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0(21):29-30.
[4]林鑫源.小學體育與素質教育的融合[J].清風,2020(16):38.
作者簡介:
趙佳祥(1987-12-),本科學歷,工作單位:惠安縣第五實驗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體育教育。
惠安縣第五實驗小學 福建惠安 36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