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麗微
黨課作為黨員領導干部的“必修課”,只有沖破思想迷霧、廓清模糊認識、凝聚強大共識,讓黨課聽起來能“解渴”、學起來引“共鳴”、品起來增“回味”,才能指引黨員在理論光芒的照耀下,沿著正確方向持續前進。
黨課課堂作為鞏固黨的主張的“重要陣地”,要旗幟鮮明用經典和真理的力量,引導黨員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理論上的堅定。要防止“空對空”、切忌“兩張皮”,堅決杜絕“內容空洞說教,一人清唱獨白”的現象。要突出問題導向,直面黨員思想上的“疙瘩”、心理上的困惑,深入回答黨員普遍關心關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引導黨員正確認識世情、國情、黨情,進行“點穴式”析事明理、解疑釋惑,掃除黨員思想上的“灰塵”,推動黨員在“提神醒腦”中堅定信念、掃清迷霧、走向未來。

2021年7月19日,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鐵山林場,“草鞋書記”周永開(左二)為護林工人講黨課。圖:鄧良奎/新華社
黨課教學不是“圖省事”式的“一稿通用”、“大鍋亂燉”,更不是借課發揮的“業務講堂”、“工作部署”,這樣主題偏離、形式走樣的黨課,只會越來越“夾生”,越來越“無味”,越來越沒效果。一堂好黨課應該是在充分了解不同對象“飲食習慣、口味特點”的基礎上,精心烹調的一頓“有聲有色、有滋有味”的精神盛宴。要將黨性教育與理論教育有機融合,結合國際國內熱點事、遠期近期身邊事,挖掘出最鮮活、最生動的黨課“食材”,把對信念的堅定、對事業的忠誠、對夢想的執著,濃縮成鮮美的“湯汁”,澆注在課程內容上。要善于運用群眾的語言,把小故事講出大道理,從小切口道出大文章,讓“原汁原味”的情感激蕩初心、觸及靈魂、引起共鳴。
黨課學習是一個“由知而情、由情而信、由信而行”的黨性教育過程,既要解決黨員的思想自覺問題,又要解決黨員的行動自覺問題;既要注重理論的厚重感,又要經得起反復推敲和時間檢驗。要遵循學習規律,把握好“時度效”,按照“缺什么、補什么”,“需要什么、傳授什么”的原則,把抽象的理論教育變為形象的實踐模型,提升黨員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要突出創新性、探索性和引領性,讓黨員知道“為什么學”,了解“學什么”,清楚“怎么學”,用精準的事實和數據把黨課講深、講透,講出風格,講出味道,講出實效。在理論與情感、啟示與思考、領悟與實踐中,激發黨員干事創業奮進動能,讓黨的創新理論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