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匯江
(宜興市第四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江蘇 無錫 214203)
高血壓為臨床上常見的一類疾病,近年來其發病率不斷上升,其中老年人為高發群體。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冠狀動脈管腔閉塞或者狹窄,進而引起血壓上升、血管內皮受損等。對于冠心病患者來說,常常會同時合并高血壓,并且高血壓患者出現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概率較血壓正常者高3~4倍。臨床中常使用厄貝沙坦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其主要特點為選擇性強、高效等,可保護患者血管內皮功能,但單獨使用效果不理想[1]。中醫認為高血壓屬“眩暈”“頭痛”等范疇,易誘發冠心病、腦卒中等疾病,可導致體弱虛化、多痰瘀積及脾胃不健,治療應以活血化瘀為主,丹紅注射液含有多種中藥材,對經絡的疏通有明顯功效,常用于瘀血閉阻所致的胸痹及中風的治療[2]。本研究選擇選取宜興市第四人民醫院 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 46 例老年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開展研究,旨在探討丹紅注射液聯合厄貝沙坦對老年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壓與血脂水平的影響,現作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宜興市第四人民醫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6例老年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分成對照組(23例,使用厄貝沙坦治療)與研究組(23例,使用厄貝沙坦、丹紅注射液聯合治療)。對照組患者中男性、女性分別為13、10例;年齡62~82歲,平均(72.01±3.33)歲;病程2~10.5年,平均(6.33±1.41)年。研究組患者中男性、女性分別為14、9例;年齡61~88歲,平均(74.51±5.55)歲;病程2.5~10年,平均(6.03±1.33)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與《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3]中高血壓的相關診斷標準、 《指導臨床實踐的新指南:2007年冠心病診治指南》[4]中冠心病的相關診斷標準符合者;接受治療期間未服用其他藥物者;意識清晰,積極配合者等。排除標準:心、肝、腎嚴重損傷者;繼發性高血壓者;惡性腫瘤患者;伴有糖尿病患者等。此次研究,已獲得宜興市第四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厄貝沙坦片(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513,規格:0.15 g/片)口服治療,0.15 g/次,按照患者病情可增加劑量至0.3 g/次,1次/d,持續治療3個月。研究組患者使用厄貝沙坦片聯合丹紅注射液治療,厄貝沙坦片與對照組使用方法相同,將30 mL丹紅注射液(山東丹紅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6866,規格:2 mL/支)加入至25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內稀釋之后對患者靜脈滴注,1次/d,持續用藥2周,休息2周,即為1個療程,持續用藥3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水平。采用血壓計檢測收縮壓(SBP)、舒張壓(DBP)水平。②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采集兩組患者5 mL空腹靜脈血,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脂指標: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③統計兩組患者惡心、頭痛、頭暈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文中數據使用SPSS 23.0統計軟件處理分析,計量資料(血壓指標與血脂指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不良反應)以[ 例(%)]表示,行χ2檢驗。以P < 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血壓水平 治療后兩組患者SBP、DBP水平相較于治療前均顯著降低,且研究組較對照組降低幅度增大,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壓水平比較( ?±s?, mm Hg)

表1 兩組患者血壓水平比較( ?±s?, mm Hg)
注:與治療前比,*P < 0.05。SBP:收縮壓;DBP:舒張壓。1 mm Hg = 0.133 kPa。
組別 例數 SBP DBP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23 155.61±3.01 133.31±2.05*99.91±1.03 86.31±2.53*研究組 23 155.63±3.03 119.01±3.01*99.93±1.05 81.31±3.01*t值 0.022 18.832 0.065 6.098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2.2 血脂水平 治療后兩組患者LDL-C、TG、TC水平相較于治療前均顯著降低,且研究組較對照組顯著降低;而兩組患者HDL-C水平治療后相較于治療前顯著升高,且研究組較對照組升高幅度增大,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 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血脂水平比較( ?±s?, mmol/L)

表2 兩組患者血脂水平比較( ?±s?, mmol/L)
注:與治療前比,*P < 0.05。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TG:三酰甘油;TC:總膽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組別 例數 LDL-C TG TC HDL-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23 5.33±0.23 4.77±1.03* 3.59±1.06 2.95±0.61* 6.39±0.31 5.93±1.03* 0.89±0.11 1.19±0.33*研究組 23 5.33±0.21 3.61±1.01* 3.57±1.05 1.53±0.33* 6.37±0.33 4.61±1.01* 0.87±0.13 1.45±0.21*t值 0.000 3.856 0.064 9.819 0.212 4.388 0.563 3.188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2.3 不良反應 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例(%)]
冠心病和高血壓之間的聯系較為密切,若長時間處在高血壓狀態會導致冠狀動脈內膜損傷,使脂質發生沉積、血管壁增生增厚,形成粥樣硬化斑塊,使冠動脈血供發生異常,從而引發冠心病。厄貝沙坦屬于一種新的AT2受體拮抗劑,其通過競爭性、選擇性地抑制AT2受體,進而將AT2所介導升壓效果明顯阻斷,但長期單獨服用會增加患者的不良反應[5]。
冠心病隸屬中醫中“心悸”范疇,高血壓的發生與患者的肝腎密切相關,中醫治療以養肝熄風、降壓通絡為治療原則。丹紅注射液中丹參、紅花具有活血調經、祛瘀止痛、涼血消癰、除煩安神之功效;同時丹紅注射液可降低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發生風險[6-7]。由此次研究分析中可知,治療后研究組患者SBP、DBP水平較對照組顯著降低;而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老年高血壓伴冠心病患者采用丹紅注射液聯合厄貝沙坦治療,可改善患者血壓水平,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安全性良好。LDL-C、TG、TC、HDL-C均屬于血脂指標,其中LDL-C、TG、TC水平升高,表示患者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而HDL-C水平升高,表示患病風險降低。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丹參、紅花中的有效成分丹參酮、紅花紅色素可使堆積在血管壁中的膽固醇與脂質轉移到血液代謝中,穩定患者粥樣硬化斑塊,控制其發展,同時緩解管腔狹窄,還可有效抑制膽固醇合成,使膽固醇濃度降低,調節血脂水平[8-9]。由此次研究分析中可知,研究組患者LDL-C、TG、TC水平治療后較對照組顯著降低,HDL-C較對照組升高顯著,提示老年高血壓伴冠心病患者采用丹紅注射液聯合厄貝沙坦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丹紅注射液、厄貝沙坦聯合治療老年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對改善患者血脂水平、調節血壓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且安全性良好,但由于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少,還需進行大樣本量、多中心的研究進一步探究丹紅注射液聯合厄貝沙坦治療老年高血壓伴冠心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