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明
(河北燕達醫院中醫科,河北 廊坊 065200)
心力衰竭的發病原因在于心臟結構或功能異常,患者臨床表現為疲乏無力、呼吸困難、液體潴留等,且死亡率高,預后不良。臨床上通常使用血管緊張素、利尿劑等藥物治療心力衰竭,雖可緩解患者的癥狀,但由于病情比較復雜,且易反復發作,長時間服用藥物還會產生耐藥性,因而整體治療效果不佳[1]。中醫認為,心力衰竭屬于“心悸”“心痹”等范疇,多由真陽虛衰、元氣不足、水飲停留所致。真武湯合苓桂術甘湯中含有茯苓、白芍、炮附子等中藥成分,具有溫陽健脾、利水祛濕的功效[2]。本研究選取了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河北燕達醫院收治的6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探究采用真武湯合苓桂術甘湯治療的臨床效果,現將研究結果作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于河北燕達醫院診治的6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分為對照組(30例,給予常規治療)和觀察組(30例,給予常規治療聯合真武湯合苓桂術甘湯治療)。對照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20、10例;年齡63~79歲,平均(69.63±6.38)歲;病程1~8年,平均(4.55±0.99)年;原發疾病:慢性肺心病患者10例,冠心病患者11例,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5例,其他疾病患者4例。觀察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18、12例;年齡64~80歲,平均(70.51±5.52)歲;病程1~9年,平均(4.61±1.01)年;原發疾?。郝苑涡牟』颊?例,冠心病患者10例,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7例,其他疾病患者4例。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可進行組間對比分析。納入標準:符合《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識2007》[3]與《中醫心病診斷療效標準與用藥規范》[4]中關于心力衰竭的中西醫診斷標準者;入院時伴有惡心、胸悶、肢體畏寒等現象者;心功能分級[5]Ⅱ ~ Ⅳ級者等。排除標準:屬于易過敏體質者;合并肝、腎方面重大疾病者;存在精神方面疾病者。本研究在河北燕達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下實施,且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地高辛片(華潤紫竹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0053,規格:0.25 mg/片)口服治療,0.125 mg/次,1次/d;口服呋塞米片(福安藥業集團寧波天衡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1902,規格:20 mg/片),20 mg/次,2次/d;口服鹽酸貝那普利片(上海新亞藥業閔行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4840,規格:10 mg/片),10 mg/次,1次/d;口服螺內酯片(多多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3020272,規格:20 mg/片),20 mg/次,1次/d。觀察組患者采用地高辛、呋塞米、鹽酸貝那普利、螺內酯加用真武湯合苓桂術甘湯進行治療,其組方包括:茯苓、白芍、炮附子、生姜、白術各9 g,甘草、桂枝各6 g;陽虛型者加干姜、補骨脂各10 g;氣虛型者加黨參15 g,黃芪30 g;水腫現象嚴重者加澤瀉、豬苓各10 g;瘀血者加當歸、紅花各10 g,1劑/d,2次/d。兩組患者均治療1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心功能分級改善2級或以上,患者癥狀(呼吸困難、浮腫、肺部啰音等)基本消失為顯效;心功能分級改善1級,患者上述癥狀改善為有效;未達到以上標準為無效[3]。總有效率 = 顯效率+有效率。②將兩組患者氣喘消失時間、濕啰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等進行對比。③抽取兩組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3 mL,離心(3 000 r/min,10 min),取血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檢測血清腦鈉肽(BNP)、N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法檢測血清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④觀察并統計兩組患者惡心、嘔吐、眩暈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21.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兩組患者臨床指標、血清學指標為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兩組患者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生率為計數資料,以[ 例(%)]表示,采取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臨床指標 觀察組患者臨床癥狀(氣喘、濕啰音)消失時間與住院時間均較對照組顯著縮短,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比較( ?±s?, d)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比較( ?±s?, d)
組別 例數 氣喘消失時間 濕啰音消失時間 住院時間對照組 30 22.36±4.59 20.31±4.58 24.31±4.69觀察組 30 9.13±2.15 8.88±1.36 13.25±2.56 t值 14.297 13.104 11.337 P值 <0.05 <0.05 <0.05
2.3 血清學指標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學指標(BNP、NT-proBNP、TGF-β1)水平相較于對照組呈下降趨勢,且觀察組下降幅度與對照組比更為顯著,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清學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血清學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 < 0.05。BNP:腦鈉肽;NT-proBNP:N端腦鈉肽前體;TGF-β1:轉化生長因子β1。
組別 例數 BNP(pg/mL) NT-proBNP(pg/mL) TGF-β1(n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0 950.42±23.64 319.73±20.43* 3 556.13±569.58 1 749.57±153.51* 375.46±49.21 182.32±22.78*觀察組 30 948.21±24.57 305.31±17.43* 3 548.61±571.37 1 634.28±189.49* 376.31±40.41 101.28±13.79*t值 0.355 2.941 0.051 2.589 0.073 16.669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不良反應 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較低,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例(%)]
心力衰竭是指由各種心臟疾病而導致的心功能下降。因老年人全身各系統臟器老化、功能減退、神經反應遲鈍等,存在多種慢性疾病并存的情況,互相干擾,從而更易導致心力衰竭。常規治療雖可緩解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困難、咳嗽、乏力等臨床癥狀,但由于老年患者本身機體狀況較差,在治療期間極易產生惡心、嘔吐、眩暈等不良反應,增加患者痛苦。
中醫認為,心力衰竭的發病機制為心血瘀阻、心氣虛等,因此應以活血化瘀、養陰益氣、溫陽利水為治療原則[6]。真武湯合苓桂術甘湯中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寧心;澤瀉利水滲濕、泄熱、化濁降脂;白芍養血調經、斂陰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陽;炮附子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除濕;生姜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白術止痛、化濁、燥濕利水、健脾益氣;桂枝發汗解表、散寒止痛、通陽化氣;干姜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補骨脂溫腎助陽、納氣、止瀉;黨參補中益氣、止渴、健脾益肺、養血生津;黃芪益氣養陽、穩表止汗、散水腫;豬苓利水消腫;當歸補血活血;紅花活血通經;甘草平衡各方,諸藥合用發揮健脾益氣、活血化瘀之效[7]。上述數據結果可知,觀察組患者癥狀消失時間與住院時間均較對照組顯著縮短,臨床總有效率較高,不良反應總發生率較低,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真武湯合苓桂術甘湯可加快緩解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臨床癥狀,利于患者康復,且安全性良好。
BNP和NT-proBNP均是在心臟受到壓力負荷下釋放的產物,其水平與心衰嚴重程度呈正相關;TGF-β1水平升高可導致心肌分泌膠原、心肌纖維化,加重心功能損傷?,F代藥理學研究顯示,黃芪中黃芪總皂苷能明顯改善患者的心臟收縮力,增強冠脈流量,對心功能有保護作用;白芍中芍藥苷通過阻斷鈣通道,能夠抑制胞內鈣超載,從而減輕心肌損傷[8-9]。上述數據結果可知,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學指標與對照組比下降幅度更為顯著,提示真武湯合苓桂術甘湯可有效改善老年心功能衰竭患者心肌功能,促進病情恢復。
綜上,針對老年心功能衰竭患者給予真武湯合苓桂術甘湯治療,可有效減輕患者心肌損傷,加快臨床癥狀恢復,且安全性良好,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