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云
(六盤水市人民醫院超聲醫學科,貴州 六盤水 553001)
老年鈣化性心臟瓣膜病是心血管內科的常見疾病之一,其發病原因與高齡、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等多種因素有關,但發病機制目前仍不明確,重度心臟瓣膜鈣化患者可出現心臟內血流紊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甚至可發生猝死,嚴重威脅其生命安全。因此,給予有效的診斷,早發現、早治療能提高老年鈣化性心臟瓣膜病患者的生存率。超聲心動圖作為老年鈣化性心臟瓣膜病檢查的常用方法,因其具有無創性、分辨率高、操作簡單、重復性強、方便快捷、敏感度高等優勢,可檢出鈣化瓣膜或瓣膜環,反映相關血流動力學改變,能為老年鈣化性心臟瓣膜病診斷提供一定依據,在臨床上備受青睞[1-2]。本文旨在探討老年鈣化性心臟瓣膜病診斷中應用超聲心動圖的可行性,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0年3月至12月六盤水市人民醫院接收的150例老年鈣化性心臟瓣膜病患者(心臟瓣膜病組)的臨床資料,同時回顧性分析同期150例健康體檢者的臨床資料作為健康組。健康組研究對象中男性、女性分別為103、47例;年齡60 ~8 5歲,平均(72.65±5.35)歲。心臟瓣膜病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100、50例;年齡60 ~ 85歲,平均(72.67±5.34)歲;合并糖尿病48例、合并高血壓75例、合并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病史27例。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心臟瓣膜病組患者符合《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中國專家共識》[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既往無心臟置換瓣膜史者;臨床資料完整等。排除標準:高血壓病、心肺疾病、糖尿病病史及透聲條件太差無法取得滿意圖像質量者;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者;鈣磷代謝紊亂性疾病者等。本研究已經六盤水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兩組研究對象均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測,具體檢測: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飛利浦有限公司,型號:EPIQ5C)進行檢測,探頭頻率設置為2 ~ 4 MHz,待被檢測人員準備就緒后,取左側臥位或仰臥位,隨后由檢測人員自左側胸骨處開始檢測,并逐步移至心尖四腔、五腔等,顯示各個平面,觀察瓣膜形態、厚度、回聲、活動度,以此確定是否存在鈣化狀況,并分析鈣化病灶的大小、形態、位置,同時測量心房、心室相關數據,包括大小、形態、是否存在瓣膜狹窄或者反流,對存在狹窄或者反流患者,可運用四級分類法進行分級判斷。通常以局限性的致密強回聲、出現規則的邊緣、活動度降低3項進行確診。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研究對象的心臟瓣膜鈣化部位。②比較兩組研究對象的心功能指標,包括左室射血分數(LVEF)、左房內徑(LAD)、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DD)。③對心臟瓣膜病組患者具體病發部位、病發區域超聲圖像特征進行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26.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心功能指標 心臟瓣膜病組患者LVDD、LAD水平均顯著高于健康組,而LVEF水平顯著低于健康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 0.05),見表1。
表1 兩組研究對象心功能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研究對象心功能指標比較(?±s?)
注:LVDD: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AD:左房內徑;LVEF:左室射血分數。
組別 例數 LVDD(mm) LAD(mm) LVEF(%)心臟瓣膜病組 150 62.34±3.51 60.77±4.13 44.28±5.38健康組 150 41.28±3.48 39.25±3.89 69.01±6.31 t值 52.184 46.455 36.526 P值 < 0.05 < 0.05 < 0.05
2.2 心臟瓣膜鈣化部位分布 心臟瓣膜病組共計檢出鈣化病灶202個,健康組共計檢出鈣化病灶27個。兩組研究對象在心臟瓣膜鈣化部位分布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 > 0.05),見表2。

表2 兩組研究對象心臟瓣膜鈣化部位分布情況比較[ 例(%)]
2.3 心臟瓣膜病組典型病例超聲圖像特征分析 患者,男,76歲,因“胸悶、氣促5余年,加重1個月”入院,入院查心肌酶正常,心率108次/min,入院心電圖提示竇性心律不齊;超聲心動圖顯示,左室長軸切面顯示主動脈瓣、無冠瓣鈣化,升主動脈內徑增寬,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CDFI)示主動脈瓣中度返流,見圖1。患者,女,69歲,因“心悸10余年,加重半月”入院,入院心電圖提示竇性心律不齊, Ⅰ度房室傳導阻滯;超聲心動圖顯示,左室長軸切面顯示二尖瓣前葉與后葉明顯鈣化,大動脈短軸可見二尖瓣后內側聯合部位鈣化,二尖瓣口開放稍受限,CDFI示二尖瓣口中度返流,見圖2。

圖1 主動脈瓣、無冠瓣鈣化超聲圖

圖2 二尖瓣鈣化超聲圖
老年鈣化性心臟瓣膜病又被稱為老年退行性心臟瓣膜病,是指人體心臟正常瓣膜或輕度異常瓣膜因年齡增長而出現退行性病變,致使瓣膜鈣鹽沉積、增厚、變硬、變形的疾病,是影響老年人群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近年來,隨著臨床對老年鈣化性心臟瓣膜病研究的深入,醫學上已經明確該病癥可引發人體瓣葉、鍵索等結構異常,因患者左房增大導致心電圖顯示P波延長或者切跡,且該病癥可累及人體心臟傳導系統,多數患者可出現房室傳導阻滯,故臨床多以心電圖、CT、X線片等方式診斷該病癥,但上述各檢測時間較短,不能夠清晰地反映患者心臟病理變化,多存在誤診、漏診狀況,影響患者病情診斷與治療[4-5]。
超聲心動圖是一種以超聲檢測技術為主,具有高特異度、高敏感度的影像檢查優勢,通過測量患者生理或組織結構形態來診斷疾病,是一種無創、無痛、方便有效的檢查手段,且檢測出的超聲心動圖能夠顯示出較高的組織分辨率,可以動態觀察患者的臟腑形態和功能變化,進而清晰顯示心臟瓣葉情況[6]。本研究結果顯示,心臟瓣膜病組共計檢出鈣化病灶202個,健康組共計檢出鈣化病灶27個;在心臟瓣膜病組中,主動脈無冠瓣處病灶組織診出率高于二尖瓣后瓣、主動脈左冠瓣、主動脈右冠瓣、二尖瓣前瓣,但兩組研究對象心臟瓣膜鈣化部位分布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在老年鈣化性心臟瓣膜病診斷中應用超聲心動圖效果顯著,且可有效顯示患者病發部位具體狀況。
超聲心動圖主要通過多切面觀察超聲中主動脈壁與瓣葉的影像特征,是否出現有回聲增強、增厚現象,是否出現有遠端主動脈擴張、左房室擴大等現象來診斷鈣化性心臟瓣膜病[7]。本研究結果顯示,心臟瓣膜病組患者LVDD、LAD高于健康組,而LVEF水平低于健康組,表明超聲心動圖能夠明確老年鈣化性心臟瓣膜病患者心功能相關指標數據。超聲心動圖可及時發現異常血流動力學信號,還可自不同角度、范圍,觀察心臟立體結構、瓣膜形態等,準確顯示瓣葉鈣化、增厚等現象,為心功能評估提供一定參考依據[8]。
綜上,在老年鈣化性心臟瓣膜病診斷中應用超聲心動圖效果顯著,且可有效顯示患者病發部位具體狀況,還能夠明確患者心功能相關指標數據,為病癥診治提供科學依據,值得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