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光建
最近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指數行為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對于規范價格指數市場的健康運行,合理引導市場價格形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價格是市場機制的核心要素,價格對于資源配置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價格機制要能夠正常發揮應有的作用,需要具備若干基礎條件。除了以市場形成價格為主的價格形成機制,科學、完善的價格指數體系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價格指數可以準確地反映市場價格的動態及其對相關市場主體的生產、生活的影響。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價格改革的不斷深化,價格指數的編制和發布以及合理利用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一方面,國家相關部門編制和發布的各種各類價格指數越來越科學,越來越及時,對于國家宏觀調控,特別是市場價格調控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一些市場研究機構、一些行業協會以及一些公司也開始采集市場價格信息,編制和發布價格指數。有的機構發布的價格指數確實有利于提供更加豐富的價格信息,滿足市場主體對于價格信息的不同需要,對于促進市場價格合理形成也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有一些價格指數,由于產品價格信息不夠準確和及時,或者編制方法不夠科學,對于價格機制的正常運行發揮了逆向調節作用。更應注意的是,還有一些價格指數,由于經濟利益驅動,隨意性較大,產生了誤導市場主體行為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了市場價格秩序,加劇了市場價格波動。因此,為了促進市場價格體系的健康運行,保護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優化營商環境,迫切需要對這一類價格指數的編制和發布進行必要的規范和監管。《辦法》的出臺勢在必行,正當其時。
《辦法》的出臺,對于加強價格法治建設,建立健全價格指數法律規范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價格改革和市場體系改革,各種各類價格指數不斷產生,說明了不同的市場主體對不同的價格指數信息的需求是巨大的,也反映了有關市場開發和研究機構具有很強的創新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在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過程中,市場機構借鑒國際市場成熟做法的成果。對于價格指數的編制和發布,政府有關部門采取了包容和支持的態度,同時探索如何通過法治建設的途徑加以規范。此次出臺的《辦法》就體現了通過規范促進發展的導向,符合“放管服”的改革方向。《辦法》對價格指數行為主體并未設定準入門檻,各類市場主體均可以編制發布價格指數,無需通過申請、審核、備案等獲取資格。主要從編制發布價格指數所需基本能力的角度出發,對價格指數行為主體提出了一些原則性要求,這是保證價格指數市場正常、規范運行的基本需求。
《辦法》內容全面,要求具體明確,很好的體現了通過規范促進價格指數服務市場主體的水平不斷提高。《辦法》規定了價格指數編制方案的具體內容和技術要求,包括對價格指數的命名提出了具體要求,冠以“中國”“國家”等字樣的價格指數,應當充分證明信息采集點覆蓋的交易規模在全國市場中的占比,以及該覆蓋面能夠準確有效地反映全國市場價格情況;冠以區域性名稱的,應當充分證明信息采集點覆蓋的交易規模在該區域市場中的占比,以及該覆蓋面能夠準確有效地反映該區域市場價格情況。這樣的規定合情合理,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更加有利于用戶的合理使用。
《辦法》對價格主管部門的職責也作了具體可行的規范。明確了價格主管部門可以根據工作需要,會同相關部門對有關價格指數開展評估和合規性審查。以確定價格指數編制和發布行為是否符合《辦法》規定,并為可能采取的懲戒措施提供依據。
對于價格指數編制和發布進行規范,是價格法治建設的一個具有創新性的舉措,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能還會遇到一些新的問題,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適時對《辦法》進行修訂。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