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偉明 吳宇軍
摘?要:基于國家中心城市的基本內涵和功能目標,綜合前人研究的理論成果和具體實踐,構建了包括綜合服務能力、創新驅動能力、產業凝聚能力、樞紐輻射能力和對外開放能力的國家中心城市“五力”評價模型和指標體系,以期給各大中心城市提供必要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國家中心城市?綜合競爭力?五力模型
國家中心城市的概念早在2005年編制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06—2010年)》中就被首次提出。在編制過程中,中規院認為,應該在城鎮體系的最高位置設立國家中心城市,讓它們在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中心和樞紐作用,并在規劃中把北京、上海、天津、廣州4個大城市確定為首批國家中心城市[1]。
國家中心城市作為直轄市和副省級城市之上的新的“塔尖”,在整個國家的城市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承擔著國家重要的戰略功能和使命,也賦予了城市發展的重要歷史機遇。截至目前,全國共有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等9個城市被國家明確支持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這9個城市分別是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等6個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代表著我國未來城市圈發展的最高水平,對引領、輻射、帶動區域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不同的城市在資源稟賦、區域位置、科教資源、產業基礎、經濟水平等方面各有不同,國家賦予每個中心城市的功能及使命也各有差異,因此,很難以單一的指標去進行整體衡量,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學、規范的指標評價體系,對各個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國內進程以及各自的優劣勢進行橫向比較,并對自身發展進行全面的縱向分析,才能得出較為準確的結論和參考意見。
一、國家中心城市綜合評價的現狀研究
通過文獻資料的查閱,自從國家中心城市的概念被提出以后,學術界對于國家中心城市就非常關注,理論研究也層出不窮,但研究者大多以某一特定城市為對象,研究其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優劣勢[2-5],關于其綜合評價方面的研究則較少。部分研究者只是從某一個視角,如經濟實力、城市輻射、產業結構等作為研究對象,缺乏對城市綜合評價的系統性[6-8]。在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方面,北京大學郭志強教授等從城市自身及其城市群協同發展兩個方面構建了國家中心城市競爭力評價體系[9]。鄭州師范學院國家中心城市研究院在其發布的《國家中心城市藍皮書: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報告(2018)》中,則包括綜合服務、網絡樞紐、科技創新、開放交流、人文凝聚、生態宜居六大功能層,共50個指標層[10]。
整體而言,目前國內對于國家中心城市的評價體系并沒有系統的研究,更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現有的評價指標體系或過于單一簡單,缺乏代表性;或較為復雜,指標間的區分性不強。
二、國家中心城市綜合競爭力的評價模型
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及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總體目標,結合其五大功能定位:綜合服務能力、產業集群功能、物流樞紐功能、開放高地功能和人文凝聚功能,構建了國家中心城市綜合評價的“五力”模型,即綜合服務能力、創新驅動能力、產業集聚能力、樞紐輻射能力、對外開放能力,如圖1所示。

其中,綜合服務能力是國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和內在要求。國家中心城市不僅要成為各自所在城市群的政治、經濟、人文、醫療、教育,對外交流中心,更要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成為示范和典型,為其他城市提供借鑒。
創新驅動能力是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內在驅動力,一個沒有強大創新能力的城市是沒有希望的城市,更不可能在未來激烈的競爭中獲得領先地位,這種能力的獲得需要城市強大的創新基礎、創新投入和創新支撐。
產業集聚能力是國家中心城市的基本。產業是城市發展的根本,從全球城市的發展來看,那些占據著全球城市金字塔“塔尖”的中心城市無不具備著強大的產業集聚能力,紐約、倫敦、香港、東京是全球頂級的金融城市,其金融產業的凝聚力和生產力讓其他城市難以望其項背,而洛杉磯、迪拜等則依靠其強大的旅游和娛樂產業,牢牢占據著城市的塔尖,我國的國家中心城市要想參與全球競爭,最終還是要歸于產業的競爭,企業的競爭,如果沒有強大的產業集聚能力,沒有數個世界級的產業集群,就很難具備核心競爭力。
樞紐輻射能力是國家中心城市的重要使命。所謂中心城市,不僅僅只是個體獨自的發展,更不是對周邊城市的“虹吸”和傷害,而應該是輻射和帶動,借助于產業的轉移和配套,交通樞紐的通達以及信息交流的中心功能,帶動整個城市群的協同發展,這也是一些城市雖然綜合實力很強,但由于在樞紐輻射能力較弱,也沒有辦法肩負國家中心城市的功能及使命。
對外開放能力是國家中心城市的應有之義。國家中心城市是將來能夠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競爭的城市,沒有強大的對外開放能力就很難具備全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三、國家中心城市綜合競爭力的評價指標體系
在評價模型的基礎上,根據科學性,求實不求全,指標數據的可獲得性及可比性等原則,經過反復篩選和優化,構建了新的國家中心城市綜合競爭能力指標評價體系(見表1)。

評價指標體系由5個一級指標,14個二級指標,32個三級指標組成,具體說明如下:
“綜合服務能力”包括“政治”、“經濟”、“人口”、“教育”、“醫療”、“生態”等6個二級指標,在所有五個一級指標中是最多的,這也與其國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相匹配,國家中心城市首先必須是所在城市群的政治、經濟、人文、教育、醫療中心,并且在生態環境保護上起到示范和帶動的作用,做可持續發展的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