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完善全民國際傳播體系構建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2021-09-03 07:40:26鐘新蔣賢成
中國記者 2021年7期
關鍵詞:受眾

□ 鐘新 蔣賢成

建構良好的國家形象在大國崛起中具有重要戰略作用,也是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合作共贏、更好地承擔國際責任的必然要求。2021年5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就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進行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提出“要注重把握好基調,既開放自信也謙遜謙和,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習近平總書記的論述為新時代需要什么樣的中國國家形象、如何建構中國國家形象指明了方向。

建構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這一論述從主體與受眾關系的角度出發,指出中國作為傳播者對國際受眾認知中國的期待。中國期待能通過國家形象建設被國際受眾信任、喜愛、敬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營造良好的國際輿論環境,為中國參與全球治理、促進共同發展贏得更多朋友和支持者。這一論述也指出了中國國家形象傳播效果的不同層次,可信、可愛、可敬這三個層次既相互關聯,又層層遞進,意味著面向不同受眾要使用差異化的傳播策略。為了回應新時代中國國家形象建設的新要求,必須與時俱進更新對國際傳播主體、路徑的認知,推進全民國際傳播體系的完善,并強化重點領域的國際傳播效能。

一、可信、可愛、可敬:中國大國形象的新視角

可信、可愛、可敬中國形象體現了中國大國形象建構目標的新視角。此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重點展示文明大國形象、東方大國形象、負責任大國形象、社會主義大國形象這四種形象。這四種形象分別對應中國形象的文化層面、社會層面、外交層面和制度層面,體現了中國形象的豐富維度。如果說這四種形象重點強調了國家形象傳播的內容定位,那么,可信、可愛、可敬中國形象則從受眾感知的角度對中國國家形象的傳播效果作出預期和要求,即通過文明大國、東方大國、負責任大國、社會主義大國四個維度的國家形象傳播令更多國際受眾感知到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

可信的中國形象,意味著中國作為新興大國的能力、實力、誠意能被世界認可。互相信任是開展國際合作、實現共同發展的前提。隨著近年來全球民粹主義、單邊主義、逆全球化思潮的蔓延,全球普遍面臨信任赤字問題。在這一語境下,可信的中國形象可以包含中國是可信的國家與中國是可信的合作伙伴這兩個維度。一方面,中國期待國際受眾信任中國這一文明大國、東方大國對優秀燦爛文化、價值觀的傳承,信任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宗旨、執政能力,信任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體制適應中國國情;另一方面,中國也期待國際受眾相信中國參與國際合作的誠意、承擔國際責任的能力和決心。建設可信的中國形象,可以著眼于公信力的三個基本維度,即展示專業能力、培養信任關系、表達友好善意。可信的中國形象不僅體現在中國作為一個國家的公信力,也體現在中國人是可以信任、值得合作的伙伴,中國企業能提供值得信賴的產品和服務等具體層面。

可愛的中國形象,意味著中國在國際受眾眼里是一個有吸引力的、可愛、值得喜愛甚至熱愛的國家。可愛的中國形象可以是理性的,國際受眾可以在信任中國的基礎上,逐漸理解中國制度優勢、民族精神與大國擔當,逐漸理解悠久深厚的中華文明。可愛的中國形象對大多數國際受眾而言更可能是感性的,從中國美食、中國功夫、中國戲曲、中國熊貓,到中國袁隆平、中國姚明、中國李子柒,中國有諸多文化符號深受世界民眾的喜愛。國際受眾通過身邊的中國人、中國產品、所能接觸到的中國信息,用感性或理性的方式認知可愛的中國形象。可愛的中國形象應當喚起國際受眾美好、愉悅的情感體驗與情感記憶。

可敬的中國形象,意味著中國的歷史文化、制度模式、責任擔當、國內發展、國際貢獻得到國際受眾深層次的認同與敬重。中國不主張對外輸出制度,但期待世界民眾理解中國制度的邏輯和宗旨。建設可敬的中國形象,既包括“民族中國”的可敬,讓國際民眾敬重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致力于引領中國人民發展的毅力與決心;也包括“全球中國”的可敬,讓國際民眾敬重中國作為大國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以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世界意義。可敬的中國形象也可以通過可敬的中國人形象來傳遞,中國的領導人、勞動模范、科學大家等先鋒榜樣以及更多的愛崗敬業的普通中國人都是中國精神的真實寫照。

可信、可愛、可敬分別強調中國形象的不同層次,但同時也互相關聯、層層遞升。其中,可信的中國形象是基礎,是世界民眾與中國合作、認同中國的前提;可愛的中國形象是進階,意味著世界民眾對中國的認知從對合作伙伴的信任提升到對朋友的喜愛、熱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是升維,不僅需要國際民眾把中國看成可以信任、喜愛的他者,更期待其從內心敬重中國。來自不同國家、文化、階級的受眾對華認知基礎不同,中國國際傳播面向不同人群的傳播策略也應有所差異,可以遵循從感性到理性的認知路徑,讓國際民眾逐步信任中國,喜愛、敬重中國。

可信、可愛、可敬中國形象的提出對做好國家形象建設具有很強的現實啟發意義,具體包括:可信、可愛、可敬從新的視角、以簡潔易懂高度凝練的語言概括了中國形象頂層設計;可信、可愛、可敬中國形象可以來自文明大國、東方大國、負責任大國、社會主義大國的方方面面,任何單一主體都不可能完成中國形象建構任務,但任何單一主體都可能或大或小影響中國形象,國家形象建構需要全民參與,因此,完善全民國際傳播體系需要被提上日程;可信、可愛、可敬中國形象顯示國際傳播目標效果的層級性,面對復雜多樣的國際受眾,按照優先順序邏輯逐步提升重點領域的國際傳播效能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二、完善全民國際傳播體系:建構可信、可愛、可敬中國形象的多元主體

互聯網與新媒體的發展使全民傳播從預言變為現實。隨著中國同世界其他國家在國際旅游、商務、教育等各領域的往來合作不斷加深,廣大民眾直接對外交流機會不斷增多。可以認為,國際傳播已經進入全民國際傳播新時代,我們需要超越國際傳播僅僅是媒體人員和外交人員責任的觀點,著力建設全民國際傳播體系。

全民國際傳播這一概念概括了當前國際傳播的新特點。在當前時代,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國際傳播主體,甚至可以成為重要的影響力節點,這意味著我們必須正視廣大民眾在國際傳播中的主體性。但同時也必須注意到不同主體的國際傳播職責及參與國際傳播的機會存在差異,按照職責與機會的差異可以大體將全民國際傳播體系分解為三級體系:一級為各級國際傳播專業媒體構建的國際傳播體系;二級為各涉外行業部門構建的國際傳播體系;三級為其他非涉外各行業部門的廣大民眾構建的國際傳播體系。這三級體系包括媒體進行的國際傳播,外交、商務、文旅、教育等涉外部門在開展對外活動中進行的國際傳播和各行業廣大民眾在對外交流中實現的國際傳播。三級主體層層延伸,實現國際傳播的途徑、方式各不相同。

全民國際傳播的概念也回應了國際傳播工作的新要求。必須要明確的是,全民國際傳播并不意味著要讓全體國民投入對外輿論斗爭,而是鼓勵組織和個人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管控好自己的網絡傳播行為,以實際言行講好自己的故事、正向貢獻可信、可愛、可敬中國形象。言行即傳播。有時候,民眾個人看似一個不經意的不當舉動在網絡助力下可能立即引發國際輿情。“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在網絡傳播時代被反復驗證。廣大民眾需要增強國際傳播意識,管控好自己的網絡行為,在不同層面的交流中妥善、體貼表達誠心、傳遞善意。

從中國美食、中國功夫、中國戲曲、中國熊貓,到中國袁隆平、中國姚明、中國李子柒,中國有諸多文化符號深受世界民眾的喜愛。□ 圖1 這是5月15日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拍攝的大熊貓。該基地位于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碧峰峽風景區內,是集宣傳教育、大熊貓飼養、救護等功能為一體的熊貓樂園。(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攝)□ 圖2 斯韋特蘭娜·弗謝米爾諾娃在河南登封少林寺塔林內練功(2019年4月18日攝)。斯韋特蘭娜是俄羅斯圣彼得堡少林文化中心的負責人,幾乎每年都會帶學員來少林寺參觀和研習武術。(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攝)

完善全民國際傳播體系的重點是系統性、戰略性提升全民國際傳播能力。在關乎頂層設計的政策層面,大致可以有以下著力點:1.國家形象的頂層設計,即將可信、可愛、可敬中國形象作為中國國家形象建構目標,引導全民國際傳播行為朝同一方向努力;2.國際傳播學校教育政策:制定國家形象與公民國際傳播素養教育與能力培養相關政策,推動幼兒、中小學校教育“從娃娃抓起”,培育國民對國情、國際的認知能力,養成“既開放自信也謙遜謙和”的國民心態,提升國際表達能力,增強高等教育中的國際新聞與傳播專業教育,提升所有涉外專業學生的國際傳播意識、國際溝通能力,提供對所有專業學生的國際傳播、公共外交通識教育;3.國際傳播在崗培訓政策:優化黨校面向各級領導干部的國際傳播培訓政策;優化國際傳播專業媒體、涉外企業事業機構的相關培訓政策;制定個人“網紅”培訓政策;制定鼓勵主流媒體、重要網站開發國際傳播大眾普及教育產品的相關政策;4.國際傳播研究政策:全民國際傳播體系建設、能力提升需要更多專業教師、教材,需要更多更系統、深入的國際傳播研究,更多區域國別研究,更多面向不同文化、人群國際傳播策略的研究,因此,國家需要制定相關政策吸引更多研究人才進入國際傳播研究領域。

完善全民國際傳播體系需要著力打造國際傳播三大子系統:

首先,著力建設各級專業媒體在媒體深度融合背景下共建的國際傳播體系,進一步強化各級各地媒體和記者在國家形象建設中的作用。

媒體人員是國家形象建設的主力軍。媒體報道影響著國際受眾對中國的認知,媒體的專業能力和責任擔當也關系到中國的可信度。在對外傳播與對內傳播界限分明的時代,中國媒體秉持內外有別的傳播方針,國際傳播業務由專門媒體負責。但目前對內傳播與對外傳播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所謂內宣媒體的新聞報道也會成為外媒議程的來源,地方新聞報道也越來越具有國際傳播的可能性。

國際傳播專門化的舊體系與國際傳播面臨的新要求不相匹配,例如,目前地方新聞國際傳播存在困境:中央媒體的國際傳播經驗豐富、技術精湛,但在報道地方新聞時往往受限于地方報道政策,一定程度影響到國際傳播效能的發揮;而地方媒體往往缺少國際傳播的能力和經驗,盡管擁有素材,也較難成功實現國際傳播。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各級、各地融媒體中心建設需要加快國際傳播隊伍的培養,加強與從事國際傳播的主流媒體的對接、合作,拓展我國國際傳播媒體的層次與渠道,促進各級媒體共同構建的國際傳播體系更加暢通、有效。

培育提升各級各地媒體的國際傳播能力,可以從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兩個層次著手。在學校教育層面,首先需要建設面向實踐、逐步進階的國際新聞傳播專業體系,培養具有新聞、外語、國際意識等復合知識的國際新聞傳播人才,滿足媒體需要;同時也要加強普通新聞專業學生的國際傳播意識,在課程中設計國際傳播、公共外交等課程。在職業培訓層面,既要推進國際傳播媒體人員銳意創新,也要加強普通媒體(尤其是主流媒體)從業人員國際傳播意識與能力的訓練,推動地方融媒體中心尤其是邊境省區媒體開展國際傳播實踐。所有媒體人員在報道時都要有國際意識,規避表述上的疏漏,避免影響外國民眾對中國國家形象的感知。

其次,優化由各涉外行業部門構建的國際傳播體系,更充分發揮涉外行業部門人員在國家形象建設中的優勢。

涉外行業部門人員是國家形象建設的重要支撐。國際商務、國際旅游、國際教育等涉外行業部門人員往往直接與外籍員工、外籍消費者、外籍游客、外籍學生等外國民眾交流,擁有寶貴的人際傳播渠道。涉外工作人員在與外國利益相關方交流、合作中成功建構自我或機構的可信、可愛、可敬形象,對于建構中國形象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跨國企業為例,外籍員工、外籍消費者、投資者等利益相關方透過中國企業理解中國,全球受眾很容易通過企業形象感知國家形象,通過企業責任意識了解國家責任,也通過熟悉企業文化來理解企業所屬國家的核心價值觀。企業家本人是領導者,是意見領袖,也可以成為國家形象建設的具體承擔者。有研究認為,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形象包含領袖群倫、義責擔當、自律競爭、員工共享等維度,是可信、可愛、可敬中國形象在企業層面的具體體現。企業人員在對外交流中應提升國際傳播意識,盡量避免跨文化沖突。企業家應主動面向國際受眾,用有實力、有魅力、有擔當的個人形象和企業形象為國家形象作貢獻。

培育提升涉外行業人員的國際傳播意識,可以通過氛圍營造與行業培訓實現。除了塑造全民國際傳播的氛圍之外,還要專門加強各級各地各類涉外行業部門的國際傳播能力培訓,讓相關行業從業者認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中國形象的具體體現,并努力提升跨文化交際意識與表達能力。

再次,逐步增強其他非涉外各行業部門的廣大民眾所構建的國際傳播體系,強化全體國民在國家形象建設中的責任。

外國民眾可以通過媒體和涉外行業感知中國形象,但與普通中國人的接觸往往產生更直接、深刻的影響。在國際受眾的認知中,每個中國公民都是中國形象的具象化身。國際民眾可以通過感知一個普通中國人的可信、可愛與可敬,投射到對整體中國國家形象的認知。

學者專家可以成為國家形象建設的重要參與者。對于國際受眾來說,學者相比政府、媒體有更高的可信度。疫情當前,國際社會迫切需要理性、知識的力量,中國學者、專家的觀點需要被世界各國聽見。對于疫情防控、氣候變化等世界共同面臨的重要問題,相關研究機構可以組織專家發表科研報告、學術論文,同時促進相關領域的國際合作,以公開的視頻會議、新聞報道等擴大合作的國際影響,建設可信、可敬的中國形象。

每個公民都有通過個體公共外交實踐建構國家形象的可能性。李子柒短視頻走紅海外告訴我們,技術賦能使得民眾可以成為新公共外交的主體,讓普通公眾通過個體敘事引發共情與認同,向海外受眾傳遞中國形象。在“全世界都在說”的時代,要創造契機讓中外民眾直接互動、交流。建設良好中國國家形象,需要提升全民的國際傳播意識,也需要為全民對外人文交流提供契機,讓中國與世界互相傾聽、互相理解。社交媒體的發展讓民眾可以通過網絡與外國人直接進行交流,在線下和線上的互動中不斷增強中外對話與合作關系建構。

培育和提升全體國民的公共外交素養和國際傳播能力,可以從教育和社會氛圍兩方面著手。需要在學校教育、職業培訓等環節加強對民眾國際意識的培養,讓民眾在熱愛本國和本民族的基礎上,培養全球意識、正確看待世界,強化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認同。同時要在媒體報道、文化產品中融入國際傳播相關知識,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促進國際傳播的全民參與和全民創新。

三、增強優先領域國際傳播效能:建構可信、可愛、可敬中國形象的路徑選擇策略

多元主體共建中國形象回應了傳播環境對傳播者的要求,增強優先領域國際傳播效能則力求回應傳播環境對傳播路徑的要求。國際傳播是通過信息傳播、與傳播對象互動等方式影響傳播對象,因此,國際傳播效果評估的重要考量是觸達率、互動率等可以感知、可以測量的指標。從這個意義上,國際傳播路徑選擇的優先順序可以是:優先鞏固已經觸達的目標區域、領域、人群,其次選擇尚未觸達但相對更容易觸達的目標區域、領域、人群,最后選擇尚未觸達但相對更難觸達的目標區域、領域、人群,鞏固已有傳播成效并致力開發新空間。

國際傳播專業媒體、涉外行業部門這兩大承擔主要國際傳播職能的系統有必要對本系統本機構國際傳播觸達、互動現狀進行摸底,并基于對目標區域、領域、人群的真誠傾聽制定未來短期、中期、長期的國際傳播策略,確定目標區域、領域、人群優先順序,繼而以此為基本藍圖,精心、耐心、專業地實施信息傳播、人文交流,豐富國際受眾真切感知可信、可愛、可敬中國形象的形式,切實提升國際傳播效能。

國際傳播專業媒體、涉外行業部門要提升國際傳播效能還需要加深對國際傳播、公共外交這兩大核心概念的理解,才能更綜合、靈活地運用各種資源、利用各種平臺提升傳播效能。在國際傳播主要由大眾媒體承擔的時代,國際傳播主要指的是大眾媒體的國際傳播,而今天國際傳播的主體日益多元、渠道日益多元,已經形成了全民國際傳播的格局。在公共外交主要由外交部門承擔的時代,公共外交主要指政府與外國公眾的互動,即政府公共外交,而今天多元主體多方位與國際公眾互動,產生了大量的國際公眾間互動與相互影響,形成了“本國政府對外國公眾”“外國公眾對本國政府”“本國公眾對外國公眾”“外國公眾對外國公眾”的多類型的國際行為體互動,書寫著真正意義的全民外交。從全民參與國際互動的意義上,國際傳播與公共外交這兩個概念、兩個領域的內涵已經日趨融合。這要求我們超越只有媒體報道才是國際傳播的觀念,把公共外交路徑充分納入國際傳播體系中,視其為國際傳播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

在當前語境下,人文交流、對外援助與發展合作、國際教育合作這三種公共外交活動具有突出的國際傳播功能,但目前國際傳播學界和業界對其認識程度仍有待加深。本文以這三類活動為例,試論通過多元途徑建設中國形象的要求與具體方式。

第一,要重視人文交流在國家形象建設中的作用。

人文交流能讓國際民眾通過接觸具體可感的人和事物,形成對中國國家形象的認知。習近平指出,“要深入開展各種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動,通過多種途徑推動我國同各國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人文交流涉及主體眾多,國家領導人、政府、教育機構、媒體、智庫、文體界人士等都應該成為人文交流的主體;同時人文交流也涵蓋多個領域,教育、文化藝術、旅游業、文化遺產、媒體和智庫等領域都應該促進跨國交流與合作。這為實現可信、可愛、可敬中國形象的傳播提供了差異化的傳播主體與傳播路徑。

為了更好地發揮人文交流的國家形象建設作用,需要從提升人文交流活動品質、創造民間人文交流契機出發。要提升主動舉辦的人文交流活動的品質。從中國國家層面舉辦的冬奧會、中俄交流年,到地方層面的友好城市等人文交流渠道,各級各地政府組織可以提升此類活動的專業度,讓外國民眾感知可信中國;可以提高活動的有趣度,讓外國民眾感知可愛中國;可以讓此類活動更有文化厚度、精神深度,傳遞可敬的中國形象。

第二,要明確對外援助與發展合作在國家形象建設中的地位。

中國長期以來開展經濟、醫療等領域的對外援助,通過“一帶一路”倡議與沿線國家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發展合作,也向世界介紹、傳播中國脫貧攻堅的中國經驗。對外援助、發展合作一向被視為經濟活動或外交活動,但其實這類活動也具有重要的國際傳播意義。

對外援助與發展合作的國際傳播屬性體現在此類行為的過程中。中方人員在他國進行援助或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時,有很多與當地民眾直接接觸、互動的機會,當地民眾能通過與中方人員的互動形成對中國形象的認識,會因為中方援助、建設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提升對中國的好感度,也會通過了解中國發展共生的援助理念、中企的拼搏盡責精神更加了解中國的制度特色與民族精神。

對外援助與發展合作的國際傳播屬性也會通過此類行為信息的國際傳播實現。合作國家之外的其他國家民眾通過了解中國的對外援助與發展合作,也更能理解“全球中國”的責任擔當。尤其是在疫情期間,中國對世界其他國家開展的醫療援助為世界抗疫作出突出貢獻,成為建設中國形象、提升外國民眾對華認知的有力載體。

提升對外援助與發展合作的國際傳播效果,首先要從行為本身出發,秉持行為本身就是傳播的理念:要不斷提升此類活動的品質,改進存在的問題,總結成功經驗并予以推廣;要踐行互利共生理念,讓當地民眾感到中國項目和援助的利己性,從而更加信任、喜愛、敬重中國。其次,也要為中國的對外援助與發展合作提供良好的傳播環境,從在地傳播、國內傳播與全球傳播三個維度著眼,實現當地民眾對中國的信賴、中國國內民眾對政府的支持和全球民眾對中國的認可,讓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被全球民眾感知并認同。

第三,要發揮國際教育合作在國家形象建設中的優勢。

近年來,中外教育合作不斷發展,典型案例包括孔子學院開展的國際中文教育和國內學校舉辦的外國留學生來華教育。教育作為一種國際傳播活動,具有非常鮮明的特點。在傳播受眾上,國際教育合作的面向對象一般是對中國有興趣、有親緣、有好感的青年群體,有較好的對華認知基礎,可以成為中國國際傳播的影響力節點。在傳播形式上,教育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傳播形式。教育的國際傳播性質不僅體現在專業課程和學業教育上,也體現在受教育者與師生的交流、參與校園活動、參與城市、社區活動等“隱形課堂”中。

但疫情以來國內國際形勢的變化讓國際教育合作產生諸多變數。由于疫情防控政策,國家間的互派留學生幾近停滯,許多在中國高校學習的留學生無法前來中國學習,只能通過線上課堂、社交媒體保持與中國的聯系。由于疫情以來的國際關系變化,針對中國的負面信息在國際輿論場流通,留學生通過數字媒介了解、認知中國的過程中也會受到多重信息的影響。

此外,教育合作中的傳播主體(即授課教師、校方管理人員)由于國際傳播意識有待加強,對外國留學生的特殊情況與學習需求重視不夠。跨國網絡不穩定性、設備問題、跨國時差、互動不足等問題可能會惡化外國留學生的學習體驗,進而影響外國學生對中國的形象認知。

因此迫切需要解決當前國際教育合作中存在的問題,發揮國際教育合作作為國際傳播行為的獨特優勢。這包括優化課程體系與培養方案、提升國際受眾的學習體驗,讓外國學生信任中國教育;同時也提高教育的趣味和深度,傳遞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讓外國學生了解中國經驗與中國擔當。

事實上,人文交流、對外援助與發展合作、國際教育合作僅僅是國際傳播體系的一部分。在全民外交時代,一切對外交流活動都應被視為國際傳播活動,一切活動都具有成為國際傳播活動的屬性。建設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需要確立全民國際傳播、全景國際傳播的觀念。

四、結語

可信、可愛、可敬中國形象的提出,表明中國共產黨對于中國國家形象傳播的認知不斷深化。從傳播內容上來說,國家形象包含多個維度;從傳播受眾和傳播效果上來說,國家形象傳播面向世界各國的不同群體,需要實現多層次、進階式的傳播效果;從傳播主體和傳播途徑來說,所有民眾都可能成為國際傳播者,所有活動都可能具有國際傳播屬性。因此必須動員多元傳播主體,創設多元傳播路徑,共建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國際傳播進入全民國際傳播、全景傳播時代,對于中國國家形象建設既是機遇,也對國家、社會與個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建設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需要加強全民全景國際傳播的頂層設計,同時激發民眾國際傳播的信心與動力,并最終使中國的國家形象建設服務于中國的發展和人類共同利益的實現。

【注釋】

[1]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強和改進國際傳播工作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N].人民日報,2021-06-02(01).

[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2.

[3]鐘新,張超.新時代中國大國形象的四個維度與兩種傳播路徑——基于習近平相關論述的分析[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20,34(03):34-42.

[4]吳志成,李佳軒.全球信任赤字治理的中國視角[J].政治學研究,2020(06):24-36+125-126.

[5]鐘新,陳婷.中國方案的對外傳播——基于國際公信力的視角[J].對外傳播,2019(09):43-45.

[6]邵培仁.世界已經進入全民傳播時代[J].東南傳播,2014(04):1-2.

[7]周慶安.從國內熱點頻現外媒看內宣外宣互利共生[J].對外傳播,2015(06):21-22.

[8]鐘新,崔燦,蔣賢成.國際新聞傳播人才的多維度復合與進階式培養:基于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新聞傳播碩士項目十周年畢業生調查[J].國際新聞界,2020,42(12):147-168.

[9]鐘新,湯璇,黃超.跨國企業在公共外交進階中的角色演變[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7(02):111-117.

[11]鄭晨予,韋龍.中國精英民營企業家的國家形象承載力實證研究——基于2017微信自媒體10w+文本的智能數據挖掘[J].新聞大學,2018(05):135-144+153.

[11]陸佳怡,宋志鑫.個體敘事與情感連接:新公共外交視閾下的李子柒個案分析[J].公共外交季刊,2020(03):71-79+123.

[12]劉鵬.“全世界都在說”:新冠疫情中的用戶新聞生產研究[J].國際新聞界,2020,42(09):62-84.

[13]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強和改進國際傳播工作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N].人民日報,2021-06-02(01).

[14]趙欣.在華留學生“隱性課程”與中國文化海外傳播[J].新聞與傳播評論,2020,73(01):117-128.

猜你喜歡
受眾
基于受眾需求談電視新聞編輯如何創新
科技傳播(2019年24期)2019-06-15 09:28:36
淺析新聞炒作下受眾逆反心理
新聞傳播(2018年4期)2018-12-07 01:09:38
用創新表達“連接”受眾
傳媒評論(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從受眾需求角度看電視新聞編輯如何創新
新聞傳播(2018年1期)2018-04-19 02:08:56
從受眾需求角度看電視新聞編輯如何創新
新聞傳播(2016年1期)2016-07-12 09:25:14
用心感動受眾
新聞傳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體敘事需要受眾認同
新聞傳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電視節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眾
新聞傳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基于受眾需求談電視新聞編輯如何創新
新聞傳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1
電視新聞如何獲得受眾信任
新聞傳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啪啪永久免费av| 婷婷丁香色|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黄色在线网| 亚洲精品无码AV电影在线播放| 成人在线欧美| 国产精品视频猛进猛出|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黄色视频综合| 亚洲一区二区约美女探花| 操美女免费网站|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蜜芽|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高清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久久|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一| 久久九九热视频| 91啪在线| 91色综合综合热五月激情|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久久夜夜嗨| 欧美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福利| 在线精品视频成人网| 成人免费网站久久久|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久久青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aV在线| 日韩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免费| 18禁影院亚洲专区| 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第七页|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国产丰满大乳无码免费播放| 国产成人精彩在线视频50| 天堂网国产| 亚洲欧美成人|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狠狠亚洲五月天|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青榴视频| 国产 在线视频无码| 国产好痛疼轻点好爽的视频| 国产视频只有无码精品| 成人欧美日韩| 亚洲乱码视频| 国产chinese男男gay视频网|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自拍视频| 狠狠色综合网| 国产91蝌蚪窝|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青草线综合超碰| 国产视频 第一页| 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国内精品自在自线视频香蕉| 国产综合日韩另类一区二区|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成年人国产网站| 免费一看一级毛片| 国产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18禁影院亚洲专区| 亚洲乱强伦|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一级毛片不卡片免费观看|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 国产区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www.狠狠|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超级碰免费视频91| 色婷婷视频在线| 丁香六月激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