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舒影,曹浩南,章子洋,江綺倩,袁 政
(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 園林學院,浙江 諸暨 311800)
“未來社區”的提出是為了提升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兼顧文化、鄰里關系、健康、教育、出行等多樣需求。當前以未來社區為主題的博覽會存在類型單一、輻射范圍小等問題,限制了未來社區這一概念的傳播。因此,本文將在“1+3+N”模式的構想下,契合“創連未來·予城新生”的主題,打造結合藝術、科技、自然的一次奇幻旅程。
未來社區通過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方式實現萬物互聯,以應對人口老齡化及環境、能源、教育、醫療、生活等各領域問題。當前,關于未來社區的博覽會大多展示未來社區的互聯網時代社區生活新模式和智慧便民服務等。而本次未來社區博覽會,從用戶體驗出發,采用“1+3+N”的模式構建多種智慧生活場景打造未來社區新主題,構建以未來鄰里、教育、健康、創業、建筑、交通、低碳、服務和治理等九大場景創新為重點的集成系統,從不同維度展示未來社區行業不同領域的發展現狀與前景[1]。
2.2.1 智慧東湖社區
長樂東湖社區位于福州濱海新城核心地帶,這一項目圍繞社區鄰里、社區治理、社區服務等4個場景重點打造,旨在構建居民共建、共享、共融的新型智慧化生活社區。該社區聯合科技公司打造了一系列社區智慧化服務平臺,與 PC 管理后臺、i東湖微信小程序和數字孿生可視化大屏3個居民端口共同運行,通過數據吸收、向上聯動、及時響應,形成系統閉環,有效傳輸居民訴求與反饋,使智慧化走入社區[2]。
2.2.2 青島云璽智慧社區
青島云璽智慧社區位于山東省青島市,是青島地區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物聯網“智慧社區”。該社區引入了“1+9*N”整體智慧社區解決方案,整個方案以IoT物聯平臺——云核為基礎,采用了“IOT+IOC平臺”模式,該模式巧妙聯結社區內所有底層數據和終端設備與應用,將多重數據與智能科技產品結合在一起,精心構建智慧安全、智慧出行、智慧服務等多個智慧場景于社區生活中,不僅能讓業主的生活更加安全化和科技化,也能使社區管理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2.2.3 啟示借鑒
從智慧東湖社區中可以借鑒到:人與社區聯系方面。通過利用移動、智能、互聯等設施與行業協作,使服務串聯社區上層與底層,從而使居民和社區凝聚在一起。青島云璽智慧社區則通過“1+9*N”方案來解決現存問題,這一理念與文章“1+3+N”模式有相似之處。數字化技術和智能產業將社區管理者、服務者和居民連接起來,改變了傳統社區管理方式,提高社區居民的居住滿足感和安全感,不僅讓高效成為物業管理能力的代名詞,還使安全、科技和幸福貫通于業主的生活水平。
“1+3+N”模式這一概念源自《浙江省未來社區建設試點工作方案》中的“三化九大場景”。“1”代表以人為本;“3”意指人本化、生態化、數字化三種模式,展現和睦共建、綠色集約、智慧互通三種思想;“N”原有無限之意,表示N種構想,構建以九大場景創新為重點,聯想出建設未來建筑風貌、營造未來鄰里氣氛、打造未來交通體系、拓展未來健康形式等多種新思路,從而進行“點對點”的針對性場景設計,以達到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城市和諧的“1+3+N”未來社區模式。如圖1的“1+3+N”模式結構。

圖1 “1+3+N”模式結構
隨著“1+3+N”模式的提出,未來社區博覽會設計在“三化九大場景”的基礎上,更重視匯集智能先進技術,充分關切現狀條件、發展特色需求,滿足參觀者多元化的需求。未來社區博覽會如何與“1+3+N”模式聯結創新,主要從以下三個角度出發:①在可行范圍內,融合智能技術,如互聯網、物聯網、AI、VR、3D打印技術等,致力于滿足參觀者多元化的需求,面向未來社區引領科技創造。②集合“衣食住行”多位一體的智能體驗,打造多種交互式設計的體驗區:如 VR 課堂、交互式花圃等,同時設有創意性與功能相結合的生態藝術裝置,通過體驗與展示結合的方式參觀者易深度融入展覽,真實感受到智能在未來社區中的應用場景。③打破傳統社區建設模式場景,積極探索未來化的新型模式,傳統與智能服務合理并行,實現社區服務與居民需求的穩步前進[3]。
該博覽會以“創連未來,予城新生”為設計主題,貫穿始終。其主題含義為:創新聯動未來,給予城市生機。當前,需要結合新時代的背景與趨勢、技術與創新,幫助老舊社區在當下塑造新的身份,找尋新的價值,構建未來社區概念框架,喚醒城市活力。此次博覽會是結合藝術、科技、自然的一次奇幻的旅程,將現代高速發展的技術與社區設施相結合,將現代技術與現實結合展現新場景與新體驗,使人們能更透徹地理解未來技術與社區相結合的可行性。與此同時,挖掘藝術和科學創新性的可融合成分,推廣新技術,使未來社區的概念清晰化。
本次未來社區博覽會著力營造疫情背景下滿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聚焦生態化、人本化、數字化3個模式,構建以鄰里場景、智能醫療、智慧教育、交通場景、低碳場景、建筑場景、創業場景、智慧安防、治理場景為核心的集成系統,以達到信息化、便利化、低碳化、共享化、智能化的“1+3+N”未來社區模式,這就是一個項目核心、三種模式、多類場景的未來社區空間設計模式[4]。
3.3.1 生態化原則
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居環境,人的健康生活關乎社區的生態環境建設。在生態化原則下人們沒有與自然隔離的壓力,也沒有必要凌駕在自然之上,他們輕松的與自然建立密切的聯系[5]。例如,通過交互式花園平臺,使參展者沉浸其中,達到身心舒展的同時能夠更趣味的實現鄰里互動。
3.3.2 人本化原則
在未來社區的建設中以人為核心。根據不同的地域文化特點形成各具特色社區文化,做好文化浸染、管理支撐、數字設備等的社區系統區分,以社區文體活動為平臺,增強社區居民參與意識。本次博覽會設計將著力促使每個社區居民在文化包容、鄰里親近和文明有禮等多方面形成一種共同的想法和認知,著重構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城市生活。
3.3.3 數字化原則
未來社區要著力提升的是科技含量,讓新科技為普通居民服務,在打造未來社區中,要深入推進數字經濟的智慧產業,加快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和產業的融合,加強與國內各大高新技術企業合作,達到先富帶動后富,進一步完善“城市大腦”的同時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實現社區智能化管理,通過運用信息技術和新科技技術,打造智能交通、智能醫院、智能小區,實現未來社區居民線上線下無縫對接的舒適感、獲得感、滿足感和幸福感[6]。
本次未來社區博覽會選址于浙江省中心城市杭州,這將為博覽會注入鮮活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博覽會展區內部與外部單純的立方體塊完全不同,內部空間的平面布局自由流動,將就展區分布于圓形和方形的場景中,構成連貫的敘事,使得參觀者的觀賞路徑被最大程度延長的同時不會錯失任何場景。為了突出未來社區場景的多樣與豐富性,每個區域使用了不同材質來突出其獨立氣氛。其主要展廳總共被劃分為九大主題展區,分別為未來治理區、未來鄰里區、未來教育區、未來健康區、未來交通區、未來低碳區、未來建筑區、未來創業區、未來服務區。如圖2展廳導覽圖。

圖2 展廳導覽圖
“未來健康區”從居民的身心健康方面出發,展示了未來社區為滿足未來居民生活需求、保障居民身體健康的完整系統,從為居民定制飲食再到配備私人教練,幫助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完善的健康輔助服務。考慮到中國有規模最大的老年人口群體。該區塊專門為中老年人服務,展示的是五星級養老服務中心,涵蓋老年人身體狀況實時監測裝置以及一些專為老年人設計的符合老人特點的文娛體育活動。參展者亦可通過實際互動體驗穿戴設備以及觀看應對突發狀況時的應急措施模擬,從而了解到整個區塊對于居民的健康多元化需求的滿足程度。
“未來教育區”展示了新型教育模式+智能陪伴場景、VR/AR 虛擬現實設備、智慧實驗室等智慧學習空間,從多方面為社區居民創造舒適的學習體驗。新型體驗式教育模式+智能陪伴的場景引導孩子建立學習興趣,引導他們更加高效、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VR/AR 虛擬現實設備為孩子提供了沉浸式的學習環境,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智慧實驗室可以模擬真實的實驗場景及現象,為學習提供更加有趣、安全的環境,解決了居民子女課外教育渠道有限的問題[7]。
“未來服務區”展示了智能社區服務平臺及智能基礎設施是這個區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整個未來社區。未來服務作為整個社區的核心,其目標是滿足社區居民的全部基本需求,通過門戶網站、APP應用等方式,為便民服務、社區管理以及各類信息搭建交互平臺[8]。例如,在遇到各種突發情況導致的食物不足的情況下,通過食物供應鏈為居民提供充足的食物應對,能在短時間內滿足居民正常生活的物質需求。未來服務區也展示了智慧安保與消防服務,智慧安防包括機器人巡檢、攝像機、智能門鎖、電子圍欄等;智慧消防如智能巡檢終端、獨立式無線感煙報警器、無源溫控自動噴淋滅火裝置等;這兩項服務把社區里的安全隱患降到最低,并保障居民的人身及財產安全。
“未來治理區”展示的是未來社區數字中心。包括智慧治理、安全防范綜合管理平臺,掌上社區及社區智能設施,為社區居民日常生活提供社區辦理服務。“未來鄰里區”體現了未來社區的開放形態,該區塊展示的未來社區云平臺幫助實現未來社區居民“零”距離交流、互動。“未來交通區”展示“15分鐘出行圈”模式,包括智能交通APP、道路分級模式、快遞餐飲一體化配送服務,打造完善的社區服務集成系統,滿足居民出行的需求[9]。“未來低碳區”將生態裝置與新能源結合,將日常生活的功能性設施與景觀相結合,形成實現資源高效利用的多功能復合型空間,減少生活中的資源浪費[10]。“未來建筑區”中展示的智能建筑模型、智能家居以及未來建筑物的模型。“未來創業區”展示的移動互聯應用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人工智能應用技術等科技手段,可實時分析居民創業項目前景及發展空間,以滿足居民的創業需求為主,從創業教育到創業風險、再到創業場地的提供,都非常完善。
未來社區的發展落成對城市和居民來說意義重大。對于居民來說,未來社區是一個有歸屬感、舒適感、幸福感的社區,著力營造綠色、健康、舒適的生活空間,無疑提高了生活的品質。文章希望通過此次“1+3+N”模式下的未來社區博覽會方案設計,為當下未來社區建設提供一種新思路,實現更宜居、更可持續的綠色智能生活環境,以此來觸發未來社區多維度建設的探索,這也是本次博覽會方案設計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