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雯,鄭航蓉,居 方
(南京林業大學,江蘇 南京 210037)
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以及人們對健康生活的不斷追求,家居植物對人們生活的影響逐漸增加。目前關于家居植物觀賞特性對心理影響的研究主要通過探究人的心理對不同植物特性的響應機制并將其應用于景觀設計,少有對響應背后原因進行探索,且對原因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生理方向,少有心理方向。因此,本研究通過心理角度探究家居植物特性對大學生心理的影響豐富了該領域研究,不僅補充了人的心理對不同植物特性響應機制背后的原因[1],也有助于社會了解大學生心理狀態,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人生觀。對家居植物營銷者掌握消費者心理,從而完善供應,促進植物消費市場發展亦有所貢獻。
聯想心理學和色彩心理學是本研究的主要理論支撐。聯想心理學從經驗論出發,將感覺和觀念作為心理的元素,以聯想作為解釋心理現象的基本原則,認為一切復雜的心理現象都是通過聯想復合起來的。哈特萊提出同時性和相繼性兩種聯想,認為通過聯想,可把一些觀念組合成復合觀念,或結合成具有新性質的復雜觀念[2]。
心理學家認為人的第一感覺是視覺,而對視覺影響最大的是色彩。顏色的三大屬性—色相、純度和明度都會使人有不同的情感體驗[3]。盡管時代、意識形態等會左右人們對顏色的喜好,但人類共有的生理機制使色彩對人心理的作用非常相近。
本研究對主客觀兩方面因素進行調查。客觀方面,人對不同植物自身特性有本能心理反應(常具有共性),如見到紅色會想到火焰而感到溫暖。而植物形態與色彩均對人的心理有影響,其中形態影響較小,可忽略,故本研究的客觀因素為植物色彩。主觀方面,人們受成長環境、生活經歷、受教育程度等影響,對植物會產生特殊心理反應(不一定具有共性),如中國人見到紅色會聯想到國旗。因此,本研究主觀因素為花語、文化、宗教信仰、植物整體風格、當前生活方式、特殊情感。
本調查向大學生發放287份問卷,全部回收,男女比例為36.59%∶63.41%。采用的研究方法為文獻查閱法、視覺刺激法、問卷調查法。首先,通過文獻閱覽,總結出對人心理狀態有顯著影響且可測的客觀與主觀因素;其次,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他們的植物消費特征和心理反應等有效數據;最后,向研究對象分別展示不同整體風格的植物、不同裝修風格的居住環境,以及對相同形態植物圖形單色處理后的圖片,刺激其產生聯想,探究主客觀因素對心理的影響。
4.1.1 大學生對不同植物色彩偏好和聯想
在形態相同、色彩不同的植物圖片中,最受大學生喜愛的三種植物顏色分別為綠色、藍色和白色。總體而言,大學生更喜愛冷色調的家居植物。
對于紅色植物,超過一半的學生最先聯想到火焰,而后為太陽、紅旗。看見黃色植物時,學生主要聯想到陽光和向日葵。藍色植物令學生聯想到深海、天空、宇宙和地球。對于綠色植物,學生最直接的聯想是自然、生命、森林。白色植物讓學生聯想到天使和婚禮(圖1)。

圖1 學生對不同色彩植物的選擇情況
4.1.2 大學生對不同色彩植物的心理感受
對于不同色彩的植物,學生的心理感受由強到弱依次為,紅色:熱情、亢奮、危險;黃色:溫暖、希望、警戒;藍色:冷靜、神秘、憂郁、悠閑;綠色:放松、活力、和平、安全;白色:純潔、寧靜、寒冷。
從圖1可看出,大學生更喜冷色調植物。大學生由此聯想到深海、森林等使人內心沉靜的景象,這些情景令他們感到放松。相反,暖色調植物給大學生的主要聯想為火焰、太陽等使人內心激動的圖景,故此大學生對于暖色調植物的主要感受為熱情。
大學生處于風華正茂的青年時期,開始接觸到學習、情感、就業等各方面的挑戰和壓力,其對生活環境中家居植物的需求以放松心理、舒緩壓力為主。
本研究將主觀因素歸納為植物整體風格、特殊情感、當下生活方式、花語、文化、宗教信仰等[4]。認為前4個因素對偏好心理有重要影響的調查對象超過80%,故此將前4個因素視為重要因素。但由于特殊情感個體差異大,而大學生當下生活方式又過于趨同,故僅對植物整體風格和花語進行詳細分析。
4.2.1 大學生對植物整體風格的偏好
據“小紅書”app植物風格搜索關鍵詞數據庫,筆者把植物風格分為4種:簡約氣質、可愛文藝、自然古樸、精致奢華。表1結果顯示,前3種風格最受歡迎。
此外,根據裝修風格搜索關鍵詞數據庫,筆者把居住環境與生活方式分為四種:擁有獨立空間且溫馨舒適、沉穩安靜且不受打擾、簡潔智能且高效、精致小資。表1結果顯示,前三項受到絕大多數大學生喜愛。
隨著時代發展,大學生對于生活方式的觀念也在改變。當代大學生生于世紀之交,此時的社會文化與外來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融合,他們因此更獨立,更注重自身需求。這種生活方式觀念的變化,也影響了大學生對家居植物的心理偏好。
4.2.2 大學生對花語類型的偏好
由表1可知,大學生傾向于選擇含與愛情、親情相關義的家居植物,相比之下,選擇事業、友情、其他花語的比例較少。大學生處于青春萌動時期,在此人生階段,其對于愛情與親情更加重視。故此,含有與此相關義的植物更能引起大學生心理共鳴,因而更受喜愛。

表1 大學生對植物整體風格、理想生活方式/居住環境、花語類型的選擇情況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健康生活的需求不斷提升[5],家居植物在生活中漸趨重要,這方面的花費也成為大學生日常開銷的一部分。本研究應用聯想心理學、色彩心理學相關理論,分析了大學生對不同家居植物的心理偏好,探討了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狀態與價值取向,結果發現:其對家居植物的聯想內容一定程度上與其對家居植物的心理響應有關。此外,當代大學生更偏愛獨立簡約的生活方式,重視內心放松,追求愛情。該研究不僅有助于社會了解大學生的心理狀態,也有利于植物營銷者掌握大學生消費群體對家居植物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