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波,傅 穎,蘇祿暉,朱麗紅,沙妙清,張艷秋
(上海市醫藥學校,上海 200135)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是指教師利用多種工具與平臺,將個性化、碎片化的知識充分發揮線上教學資源與線下課堂互動的教學優勢,將線上與線下有機結合完成整個教學過程,滿足學生對知識和技能學習的教學方式[1~5]。任務驅動教學法[6~10]系指以工作任務為導向,以課程學習為目標,通過制訂具體的工作任務引導學生對課程內容進行自主學習、主動探索,合作學習,體現“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在做中學、在學中做”的教學理念。混合式教學考查學生的學習自覺程度及認真程度,任何一個環節的缺失均會降低課程學習效果。任務驅動教學法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中藥鑒定技術為研究中藥鑒定方法和質量標準的一門應用學科。以傳統的中藥鑒定經驗作為基礎,應用現代自然科學的方法與技術,系統的整理和研究中藥的來源,品種鑒別特征,質量評價方法,開發以及保護重要資源等方面的知識。該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中藥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核心課程,亦為中藥鑒定從業人員必備的一門技藝。對于中藥專業學生,對中藥鑒定的知識適之甚少,對鑒別術語較陌生,造成了其對術語中提煉的鑒別要點把握不足或出現偏差;微觀薄弱,缺乏實踐操作和耐心,顯微特征觀察較難,難以把握顯微鑒別特征;優劣真偽,鑒別意識明顯不足;對于鑒別特征相似的中藥,比較鑒別,主動思考意識欠缺。因此,采用混合式教學與任務驅動教學法相融合的教學模式[11~15]對于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成效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中藥鑒定技術》課程模式是建立在混合式教學與任務驅動教學的基礎之上,以任務驅動為主,以混合式教學為輔,通過設計與課程內容相匹配的鑒定工作任務及與鑒定工作任務相對應的學習資源完成該課程建設。
根據整體性和連貫性原則設置課程任務,每課次的學習任務是課程任務的有機組成部分。每個課次任務均與和他課次任務間高度關聯,讓學生全面地、整體地認識課程。《中藥鑒定技術》任務驅動模式以項目/課次為基礎建立,將總課程任務以項目/課次為單位進行劃分,將課程重新梳理整合成10個學習項目32課次的學習任務,再將每課次的學習任務劃分成若干子任務,學生每達成一個子任務,便可將課程任務向前推進一步。
線上教學資源系對線下資源的補充與支持,學生既可利用線上資源進行課程預習復習、查漏補缺,亦可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拓展與提升。通過開發建設與任務相匹配的教學視頻、微課或課堂實錄,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實現學習任務。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每課次設置具體的學習任務,再將具體的學習任務進行解析,化整為零、分步驟、碎片化形成一個個子任務,通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完成子任務,進而完成整課次的學習任務。課程設計模式由任務發布與分解、任務實施與總結、任務檢測與鞏固、任務總結4個方面組成。具體設計如下(圖1)。

圖1 混合教學與任務驅動教學法相融合教學設計
課前任務:自主學習,預習測試學生課前通過開放課程平臺閱讀學習資料、觀看鑒定視頻等進行自主預習,并通成預習測試檢測預習效果。開放課程平臺統計自主學習情況,用以監測預習情況以便教師在課堂上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
課中學習:以中藥鑒定工作任務為載體。學生領取鑒別任務單,在鑒別任務的引領下,分解學習任務,化整為零,碎片化學習,分步驟、分層次解決教學重點和難點。
任務分解1:發任務,觀中藥——觀察樣品,收集特征;任務分解2:匯特征,提要點——引導學生匯總結果,梳理特征,提煉要點,并有針對性的講解,解決教學重點;任務分解3:識共性,辨差異——歸納共性,區分差異,突破教學難點;學生通過完成中藥識別檢測任務檢驗鑒別學習效果,鞏固學習成果。最后依據任務達到效果進行階段性課程總結。
課后任務:完成課后作業、學習鞏固與拓展課后學生回顧課中學習內容,完成測試并觀察中藥鑒定視頻等,鞏固中藥鑒別知識與技能。
在混合式教學和任務驅動式相融合模式下,學生既能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又能實現高效的課程學習;既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又可提升職業素養。真正做到任務驅動,“做學一體”,實現“學生為主,教師為輔”。
學生在網上自主學習并進行預習測試、課后學習鞏固與提高。教師通過網上回答學生提問,解決學習困難。
學生領取任務,并將任務分解成若干子任務,通過觀察、提煉、歸納總結、比較最終完成學習任務,將任務學習轉化為知識學習。通過任務解析、層層深入、由淺入深,讓學生在解決每一個子任務的過程中實現了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成果。課次布置的具體學習任務示例(圖2)。

圖2 《中藥鑒定技術》課次具體學習任務示例
開發建設與任務相匹配的教學課件、閱讀資料、習題庫、教學視頻、微課或課堂實錄供學生隨時、隨地學習,不受中藥鑒定學習條件限制,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幫助同生通過自主學習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可將學習成果傳到平臺作為學習資源的補充、拓展,供學生使用。
本課程評價為每課次的過程性學習評價,結合課前、課中和課后學生的表現,結合學生自評、互評與教師點評,結合線上、線下評價的綜合數據,評價形式多元,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線上評價主要考量學生在課前和課后的表現,包括:課前閱讀資料、觀看視頻、完成預習測試,課后完成課后測試、觀看視頻等;線下評價則集中體現學生在課中的表現,包括:學生自評、互評與教師點評等,通過評價,激勵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探險究學習、合作學習,引導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最終解決問題,使學生能有效地學習,不斷取得進步。
《中藥鑒定技術》課程教學采用了混合式教學和任務驅動教學法相融合教學械式,教學效果顯著。使學生對中藥鑒定知識和技能有了更加準確的把握,同時還提升了職業素養。且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意識增強,并在完成中藥鑒定任務的過程中善于發現、分析并解決問題,培養了創新意識,促進知識技能情感目標間的有機融合,解決了教學重難點,提升了教與學的效果。
對《中藥鑒定技術》課程進行混合式教學與任務驅動教學法相融合的教學改革實踐與探索,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能力,取得的教學成果更好地推動了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并在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中藥鑒定任務中提升了中藥從業人員的基本職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