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海燕,李建輝,張 藝
(西峽縣人民醫院心內科,河南 西峽 474500)
冠心病是老年群體常見不可治愈的慢性疾病之一,近年來,其發病率具有年輕化趨勢。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其治療的主要手段。年輕患者冠心病PCI術后希望盡快重返工作崗位,故其對心臟康復要求較高。有研究顯示,抗阻訓練可有效改善冠心病PCI術后患者的心功能,但在改善患者運動耐力方面作用稍差[1]。世界衛生組織指出通過規律有氧運動可有效提高患者運動耐力,但其應用于年輕患者冠心病PCI術后能否有效改善心功能及運動耐力尚需進一步研究證實。
選取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125例年輕冠心病PCI術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試驗組62例和對照組63例。試驗組男35例,女27例;年齡30~45歲,平均(35.64±2.32)歲;BMI 24.8~29.9 kg/m2,平均(27.81±1.23)kg/m2;心功能Ⅰ級26例,心功能Ⅱ級36例。對照組男31例,女32例,年齡30~45歲,平均(35.42±2.10)歲;BMI 25.1~29.3 kg/m2,平均(26.73±1.12)kg/m2;心功能Ⅰ級25例,心功能Ⅱ級3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符合《穩定性冠心病診斷與治療指南》[2]中冠心病診斷標準,并經冠狀動脈造影確診;既往無規律運動習慣;術后血流動力學穩定,無心絞痛發生;為首次PCI手術治療。
排除標準:患者合并血液系統疾病;患者具有明顯出血傾向;心功能<Ⅲ級;依從性差,脫落病例。
對照組予以抗阻訓練。基本抗阻訓練:包括舉啞鈴、沙袋等,通過繩索或滑輪提起重物,通過拉橡皮條等。漸進抗阻練習法:測出待訓練肌群能承受的最大負荷量,以此為參考量,每天的訓練分3組進行,即第1組運動強度取最大負荷的50%,重復10次;第2組運動強度取最大負荷的75%,重復10次;第3組運動強度取最大負荷的100%,重復10次。每組間可休息1 min。每周測量最大負荷量,并根據此制定下一周訓練計劃。干預6個月。
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以快步走有氧運動。方法:選擇在公園或操場進行快步走有氧運動,每次持續時間不少于60 min,距離3~4 km,在運動過程中保持心率約在150次/min,每周運動5~7次,運動過程中家屬全程陪伴。干預6個月。
①心功能指標。干預前及干預6個月后使用美國GEVIVID7型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在指定胸部位置測量患者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②運動耐力指標。干預前及干預6個月后使用心肺功能運動試驗測量患者峰值氧耗量(VO2peak)、無氧代謝閾值氧耗量(VO2AT),所得值越大患者運動耐力越好[3]。
干預后,試驗組LVEDD、LVESD低于對照組(P<0.05),LVEF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
干預后,試驗組VO2peak、VO2AT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運動耐力指標比較
PCI是治療冠心病的主要方式,但其并不能逆轉該病的病程,術后仍有再次發生冠脈狹窄的可能。年輕患者冠心病PCI術后對心臟康復要求較高,抗阻訓練通過增加上下肢肌群的鍛煉強度難以滿足患者對心功能及運動耐力恢復的需求。大量研究顯示,有氧運動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及增強運動耐力[3],但其應用于年輕患者冠心病PCI術后,是否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增強運動耐力,尚需進一步研究證實。因此,本研究將有氧運動聯合抗阻訓練應用于年輕患者冠心病PCI術后中并探討對心功能及運動耐力的影響。
抗阻訓練是一種等長訓練和等速訓練,是一種保持恒定運動速度的肌力抗阻訓練方法。在干預過程中通過基本抗阻訓練及漸進式抗阻訓練增加患者肌肉力量及內部張力,同時刺激骨骼肌,促進毛細血管數量增加和肌肉數量增加[4]。快步有氧運動是通過快步走的形式完成持續時間超過60 min有氧運動訓練的方案,其在運動過程中要求心率保持在150次/min,此心率不僅不會增加患者負擔,還能增強患者心肌收縮力,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患者心臟結構,減少血管危險因素,增強患者運動耐力[5]。當患者心功能降低時常表現為LVEDD、LVESD升高,LVEF降低。本研究中經干預后試驗組LVEDD、LVESD低于對照組,LVEF高于對照組,說明抗阻訓練聯合快步走有氧運動應用于年輕冠心病PCI術后患者中,能有效增強患者心功能。分析原因可能與快步走有氧運動聯合抗阻訓練可刺激骨骼肌,促進骨骼肌的生長,促進毛細血管生長,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加心臟血流量,促進側支循環,提高患者心肌含氧量,從而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6-7]。
年輕患者在冠心病PCI術后支架血管或其他血管可再次發生血管堵塞或狹窄,影響患者心功能。心功能欠佳影響全身血液循環和肌肉的供氧,使患者運動耐力下降[8]。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試驗組VO2peak、VO2AT高于對照組,說明抗阻訓練聯合快步走有氧運動應用于年輕患者冠心病PCI術后中能有效增強其運動耐力。快步有氧運動聯合抗阻訓練可刺激骨骼肌,提升肌肉力量及內部張力;同時快步走有氧運動可有效增強患者心功能,從而有效改善患者血液循環,提高患者肌肉供氧,從而有效提高患者運動耐力[9]。
綜上所述,抗阻訓練聯合快步走有氧運動應用于年輕冠心病PCI術后患者,可降低LVEDD、LVESD水平,提高LVEF、VO2peak、VO2AT,從而有效改善其心功能和運動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