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誠
(六安市裕安區獨山鎮天峰初中 安徽 六安 237131)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提出:“青少年時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項身體素質發展的關鍵時期,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水平不僅關系個人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而且關系整個民族健康素質”。學校通過開展體育課和一系列的體育活動,使學生從小養成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是中小學學校體育的職責所在。網球作為高雅的體育運動,既能鍛煉身體,又能增進運動者的相互溝通交流。中小學開展校園網球,可以培養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培養學生和諧的人際關系和體育品質。而六安市中小學校園網球起步較晚,雖然目前有一定數量的學校在進行,但大多都停留在表層,規模較小,也沒有制度上的保障,絕大多數學校由于受諸多主客觀因素影響,還無法開展校園網球。這無形中制約了校園網球的推進,通過對六安市中小學校園網球開展現狀和影響因素的的研究,旨在找到適合六安市中小學校園網球全面開展的途徑,使校園網球真正走進校園、走進課堂,為促進廣大學生身體、心理、社會適應能力的全面發展,提供一種新的體育運動和鍛煉方式。
六安市中小學校園網球。
文獻資料、問卷調查、走訪、座談。
六安市普通中小學共有1024所,其中城區中學65所,城區小學29所,鄉鎮中學350所,鄉鎮小學609所。我們通過對近五年全市開展校園網球情況進行了全面調查和資料搜集整理,了解掌握了六安市校園網球開展的現狀特點。
(1)校園網球開展的學校逐年增加,由城區學校向鄉鎮學校不斷延伸。
從表中可以看出,2015年全市開展校園網球的學校只有城區2所小學,2016年、2017年、2018年鄉鎮開展校園網球數在不斷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城區卻以較大幅度增長。從2016年的7.6%達到2018年的24.6%,鄉鎮學校從2018年的3.0%到2019年的17.2%,增長接近6倍。這說明六安市中小學校園網球由城區向鄉鎮不斷延伸。

表1 近五年六安市中小學城區、鄉鎮開展校園網球學校統計
(2)校園網球的開展存在學段的不均衡性。

表2 近五年六安市中小學各學段開展校園網球學校統計表
從上表可看出,六安市高中、初中學段2015年、2016年均沒有學校開展校園網球,2017年、2018年、2019年這3年高中只有1、4、7 所,初中只有 2、5、15 所。 而小學分別是 21、36、170 所。
(3)校園網球開展的規模小,形式較為單一。

表3 六安市中小學校園網球開展的形式統計表
由表可知,六安市校園網球開展的形式主要有大課間、課外活動、體育課、業余訓練、交流比賽,且業余訓練占的比例最大。通過調查走訪分析,這種以業余訓練為主的開展方式,大多數是校外人員組織的網球培訓機構,涉及的學生人數少,有的學校也只有幾個學生,而學校利用體育教學、大課間、課外活動形式開展校園網球卻很少。
在對六安市中小學校園網球開展現狀調查分析基礎上,我們從全市中小學中抽取50所學校 (25所開展校園網球學校和25所尚未開展的學校),對50位校領導、200位教師、200位學生家長、100位體育教師分別進行了問卷調查,通過整理、分析得到制約六安市中小學校園網球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
(1)受學校網球場地、器材的制約。
在調查數據中,有70%的教師認為由于學校的網球場地和器材不足,導致很多學校不能正常開展校園網球運動。通過走訪、座談我們確實發現,有些學校(主要是鄉鎮)沒有能進行網球活動的場地和器材,為了能開展校園網球,有的學校因地制宜地把籃球場改作網球場,一場多用,但這勢必影響了學校籃球活動的開展。

圖1 六安市校園網球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調查條形統計圖
(2)受網球師資力量的制約。
在調查中發現,影響校園網球開展的因素還有網球教師的不足,有81%的調查者認為,由于學校沒有專業網球教師,所以無法有效開展校園網球運動,調查中還發現,雖然現在各學校專業體育教師不缺,但從事網球專業的體育教師卻非常的少,其它體育教師在高校里有的接觸過網球,但不系統、不專業,不能勝任校園網球教學和活動。
(3)受學生生源數量的制約。
調查中我們還發現學校生源數量也制約校園網球的開展。隨著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步伐加快,大量的生源都集中于城區和縣區城鎮學校,造成城區學校生源過多擁擠,城鄉學生生源比差很大的失調現狀,這就使城區學校因為學生太多,校園網球開展受到學校有限的場地、器材限制;而農村鄉鎮學校由于一個學校只有十幾個或幾十個學生,無法營造開展校園網球的氛圍。
(4)受學校資金不足制約。
調查中發現有79%的學校領導和教師認為學校由于資金問題無法正常開展校園網球運動。他們認為開展校園網球需要學校進行網球場地、器材的建設以及人才物的大量投入,作為義務階段的中小學,教育經費只能保正常教學運轉,沒有經費去對校園網球開展進行投入,這就給開展校園網球造成很大的影響。
(5)學生家長對校園網球的認知度和支持度。
調查數據顯示,只有12%的家長對校園網球有較多的了解,大部分學生家長都不了解校園網球這項運動。通過走訪、座談得知,很多家長(主要是鄉鎮學校),由于受地理位置、區域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很少接觸網球運動,他們大多關心的是自己孩子的文化課學習,不注重孩子其它方面的發展,總覺得孩子在學校多一項活動,就多一份對學習的干擾,因此對校園網球持不支持態度。
(6)體育教師對網球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
體育教師是開展校園網球的主力軍,對校園網球的發展起到教學、指導作用。由于網球運動的技術較為復雜,從站姿、步伐、握拍、拋球、發球到各種擊球方法,有很強的系統性,這就要求傳授者既要具備較好的網球的理論知識,更要有較好的網球運動的實戰能力。因此校園網球的開展必須要有一支網球專業的師資隊伍。但從調查中發現,目前六安市中小學體育教師中只有10%能較為熟練地掌握網球運動技術,勝任校園網球教學,這遠遠不能滿足全市開展校園網球的專業教師的需要。
教育主管部門可結合校園網球發展的現狀和影響因素,制定科學合理的校園網球發展規劃,同時加強學校的督導,督促各學校完善學校體育職能,發揮學校體育在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中的職能作用,引導學校建立健全校園網球開展的管理和運行體系,明確職責,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人、財、物等資源,采取多種手段和方法,為校園網球的開展提供制度上保障。
學校可通過全校教職工會議、校園廣播等形式向教師和學生宣傳校園網球開展的意義,通過開家長會、發放致家長一份信、微信平臺等形式宣傳開展校園網球對學生身體健康的有益價值。讓他們知道網球運動不僅能強健體魄、陶冶情操、增進溝通和交流,培養良好的人際關系,還能促進學生大腦思維能力的發展。以此來贏得教師、家長和社會對校園網球的了解和支持。
教育主管部門和各學校可利用多種資源,建立校園網球專業知識培訓機構,可采取分級培訓模式,市級為一級培訓機構,縣區級為二級培訓機構,市級負責對縣區級體育骨干教師進行培訓,縣區負責對各鄉鎮的體育教師進行培訓,分級培訓既可以避免人員過分集中,也能層層落到實處。也可以通過請進來和走出去的形式,開展校園網球的專題講座和外出培訓等,來解決網球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
大力提倡校園網球學校之間的進行相互交流,以此推動校園網球得發展。市級可形成校園網球的聯賽機制,并納入年度工作計劃,每年至少舉辦一次中小學校園網球聯賽。各縣區課可根據市級的網球聯賽,提前組織本縣區的校園網球比賽,為參加市級中小學校園網球聯賽做好準備。通過校際之間的相互交流,通過建立聯賽機制,營造校園網球氛圍,來推進校園網球的蓬勃發展。
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各學校要建立校園網球的評價機制,通過定期和不定期地對校園網球開展的情況進行檢查評估,表揚先進,鞭策后進。各學校也要根據學校的實際,建立各校校園網球評價考核制度,對相關人員進行考評,并納入年度績效考核。同時要把學生參加校園網球活動情況作為體育成績考核的一項內容,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一個重要指標。
六安市中小學校園網球正在由城區學校向鄉鎮學校延伸,校園網球的影響力也在不斷擴大,但從各學段上看開展的還不均衡,開展的規模還相對較小,開展的形式還比較單一。六安市校園網球的發展還受到學校場地器材;網球運動專業師資力量;城鄉學校生源的數量差異;學生的家庭經濟狀況;學校的經費情況;學校領導和教師對校園網球的認可度;學生家長對網球的認知度和支持度,體育教師對網球專業知識的掌握度等諸多客觀和主管因素影響。
根據結論中的影響六安市中小學校園網球發展的因素,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各個學校應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認真研究和分析,制定出能推進校園網球發展的可行性的相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