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亮 李 瑞△ 羅泉源
對腎病綜合征進行臨床分析,是因為繼發腎臟病變以及原發腎臟病變導致,屬于泌尿系疾病,分析患者發病機制,是由于患者升高腎小球濾過膜通透性導致,患者從尿液中大量流失血漿蛋白,通過檢測患者血漿蛋白以及尿蛋白,可診斷患者病情,治療期間為患者實施免疫抑制劑、糖皮質激素、細胞毒藥物治療。目前臨床常用西藥是環磷酰胺以及潑尼松[1],在治療上,可將患者臨床療效增強,將不良作用明顯降低,利用中醫藥治療,對患者疾病臨床癥狀起到有效緩解作用,促進患者機體免疫力提高,具有特殊臨床優勢,臨床應用較為廣泛。本組實踐將選取60例腎病綜合征患者,探討實施益氣溫陽補腎湯聯合常規西藥治療的臨床療效。
1.1 一般資料于2020年1月—12月隨機選擇60例腎病綜合征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分組方式是隨機數字表法。觀察組30例患者,男女比例是8∶7;年齡分布是34~69歲,中位39.5歲;對照組30例患者,男女比例是1∶1;年齡分布是35~68歲,中位39.0歲。將2組患者基線資料對比得出P>0.05。
1.2 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西藥治療,口服潑尼松,每天1 mg/kg,口服環磷酰胺,1片/次,3次/d。觀察組實施益氣溫陽補腎湯聯合常規西藥治療,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益氣溫陽補腎湯組方是炙黃芪30 g,茯苓30 g,巴戟天15 g,丹參15 g,豬苓15 g,淫羊藿15 g,菟絲子12 g,肉桂12 g,炒白術12 g,水蛭6 g,干姜10 g,澤瀉10 g。加水煎煮300 ml,分成2份,早飯溫服及晚飯溫服各1次。2組患者均治療4周。
1.3 臨床療效判定治療總有效率=100%-無效率。疾病控制,為顯效;臨床癥狀明顯好轉,為有效;其他情況,為無效[2]。

將2組治療前腎功能指數、治療前免疫功能進行對比分析,P>0.05。觀察組治療后腎功能指數、治療后免疫功能、治療總有效率均明顯改善,對比對照組,P<0.05。見表1~表3。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數比較 (例,

表2 2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對比 (例,%)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免疫功能對比 (例,
腎病綜合征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容易并發感染、血栓栓塞、脂肪代謝紊亂、蛋白質代謝紊亂等情況,若情況嚴重,患者還會出現急性腎衰竭,分析本病患者典型臨床癥狀,包括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癥、患者尿中大量白蛋白排出,患者尿蛋白在每天3.5 g以上,血漿白蛋白在30 g/L以下,存在低白蛋白血癥。
腎病綜合征患者收治于內科,腎病綜合征發病率逐年增高,患者表現為腎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出現大量蛋白尿,治療過程中,一般采用糖皮質激素治療,雖然可對患者臨床癥狀起到一定緩解作用[3],但是大量長期應用,患者毒副作用較大,容易出現藥物依賴情況,若未能及時治療,可導致患者出現血栓、急性腎衰竭等并發癥,對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危害,若為患者提供常規西藥治療,可以聯合環磷酰胺以及潑尼松,潑尼松劑量較大,需要長時間應用,停藥后,患者容易病情反復,經過肝臟代謝環磷酰胺,容易損傷患者肝腎。近年來,臨床廣泛應用中醫治療,在治療腎病綜合征患者過程中,可以采用通絡補腎以及益氣健脾藥物[4],選擇益氣溫陽補腎湯,為患者進行辨證治療。
腎病綜合征具有較為復雜的發病機制,目前尚未對其明確闡述,與過敏性體質、免疫機制、遺傳、炎性介質等因素存在相關性,在正常情況下,人體通過相互作用,各個淋巴細胞亞群可以對機體免疫功能起到穩定效果,但是腎病綜合征患者會出現T淋巴細胞亞群紊亂,機體會將大量炎性因子釋放,對腎組織造成損傷,將腎小球通透性增大,將患者蛋白尿癥狀加重,為患者提供常規西藥治療,可將患者炎性反應減少,具有抗毒抗炎作用,雖然可將患者癥狀減輕,但是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并不理想,需要聯合使用中藥治療,可將患者療效加強。
臨床分析潑尼松,可發揮抗過敏作用以及抗炎作用,對結締組織增生進行有效抑制,將毛細血管血管壁以及細胞壁通透性明顯下降,同時下降患者炎性滲出程度,對患者機體毒性物質分泌以及形成產生抑制作用,聯合應用大量抗菌藥物,可發揮良好抗病毒、降體溫、抗休克、抗感染作用,對患者癥狀進行有效緩解,不良反應較低,應用于腎病綜合征患者治療過程中,可將患者腎臟炎性反應有效減少,將患者體內炎性因子水平明顯減少,同時可將患者機體T淋巴細胞水平顯著增加,抑制致病細菌[5],將患者機體免疫能力增強,一定程度上,可對患者病情進行有效控制。環磷酰胺屬于周期非特異性藥物,進入患者機體后,被腫瘤內或者肝臟內存在的過量磷酸酶或者磷酰胺酶水解,轉化為磷酰胺氮芥,具有活化特性,具有抗腫瘤特性,可以抵抗腫瘤致病因子,作為一種免疫抑制劑,可用于治療腎病綜合征,效果良好,雖然以上2種藥物在控制腎病綜合征患者病情方面表現良好,但是難以達到根治效果,停藥后,部分患者復發,患者需要長時間治療。
腎病綜合征屬于中醫“水腫”“尿濁”等范疇[6],中醫學認為,病機是后天失養、久病入絡、稟賦薄弱以及勞傷過度。患者由于腎虛,不能發揮宣通水氣作用;由于脾虛,不能制水;由于臟腑氣血陰陽失調,會出現肺脾腎功能障礙,患者存在水液代謝紊亂,導致腎絡瘀滯、脾腎虧虛,治療過程中應采用益氣溫陽補腎藥物,對益氣溫陽補腎湯進行臨床分析,其中澤瀉、茯苓、豬苓的作用是利水消腫,丹參、水蛭的作用是通絡祛瘀,炒白術、干姜、炙黃芪的作用是滋養脾腎以及益氣健脾,巴戟天、肉桂、菟絲子以及淫羊藿的作用是溫陽補腎、益氣健脾[7],諸藥合用,可為患者提供滋養脾腎、通絡祛瘀、益氣補陽臨床功效。另外,使用益氣溫陽補腎湯,還可以增強患者免疫力,發揮抗衰老、抗氧化作用,對內分泌進行有效調節,炙黃芪作用是協調機體免疫以及改善患者血脂血糖,保護患者腎小管以及腎小球,將患者炎癥反應明顯降低;茯苓、豬苓作用是促進患者排出尿中鉀鈉氯;可發揮抗腎炎作用,淫羊藿、菟絲子以及巴戟天的臨床作用是抗衰老、抗氧化,對機體內分泌進行有效調節,增強免疫;茯苓、澤瀉、豬苓的作用是調節患者電解質平衡,發揮抗炎作用;水蛭、丹參的作用是對損傷組織進行有效修復,促進血液微循環改善,發揮抗血栓、抗菌作用,發揮抗炎作用。
對腎病綜合癥進行臨床分析,分為原發性以及繼發性,藥物治療過程中,腎臟病常用藥物包括激素藥潑尼松,具有顯著抗炎作用,部分患者容易抵抗或者依賴激素,這時臨床使用細胞毒藥物為患者進行協助治療[8],可以選擇環磷酰胺,在長期治療期間,西藥一般會對患者機體產生不良作用,中醫采用辨證論治方法,診斷患者屬于水腫,存在虛證表現或者濕熱癥狀,為患者實施益氣溫陽補腎湯治療,可暖陽益腎,促進患者氣化水行,發揮健脾祛瘀作用,將患者采取西藥治療的缺陷有效克服,使患者不良作用明顯減少,可以起到標本兼治效果,在現代臨床治療過程中,對于腎病綜合征患者采用中西醫結合療法,臨床效果受到認可。在益氣溫陽補腎湯中,黃芪可將患者腎小球損傷減少,促進患者CD4+/CD8+水平明顯提高,巴戟天、菟絲子、淫羊藿作用是將T淋巴細胞活性增強,將患者免疫功能增強,澤瀉、豬苓、丹參、茯苓作用是平衡鹽離子,達到抗炎效果。
此次試驗得出:觀察組治療后腎功能指數、治療總有效率均明顯改善。結果提示,實施益氣溫陽補腎湯聯合常規西藥治療,符合臨床預期。
綜合以上,腎病綜合征實施益氣溫陽補腎湯聯合常規西藥治療的臨床療效理想,患者明顯改善腎功能指數、治療總有效率,值得臨床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