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瑞 劉洪亮
腎小球病變為糖尿病腎病患者發病的主要因素,且在患者病情不斷發展的前提下,還能夠出現復雜性代謝紊亂等情況,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高血壓、蛋白尿、腎功能不全以及水腫等,病情嚴重的患者可能形成尿毒癥,不僅臨床上治療難度更大,且患者的身心壓力以及家庭的經濟負擔均越來越重[1]。為了對糖尿病腎病患者的病情發展起到遏制作用,有必要進一步探究相關的治療措施,將中藥湯劑聯合西藥的模式應用于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臨床治療當中。鄭州頤和醫院本次研究選擇5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入組時間為2020年1月——2021年1月,分別應用常規治療措施或中藥湯劑聯合西藥開展治療工作,對比和分析組間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之間入院的患者中選擇55例糖尿病腎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全部患者符合診斷標準,無妊娠期、哺乳期女性。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50例患者分組處理,試驗組患者25例,其中包括14例男性和11例女性,最小和最大年齡分別為44歲和78歲,組內患者平均(52.5±5.7)歲;對照組患者25例,其中包括13例男性和12例女性,最小和最大年齡分別為45歲和77歲,組內患者平均(51.4±5.9)歲。全部患者各項一般資料P<0.05,且本次研究已經過院內倫理委員會批準,經過患者或家屬同意。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給予患者口服或注射鹽酸吡格列酮片(生產廠家:成都迪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2156),每日1次,每次15 mg,口服阿托伐他汀鈣片(生產廠家:北京嘉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819),每日1次,每次20 mg,口服纈沙坦膠囊(生產廠家: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217),每日1次,每次160 mg。連續治療3個月。
1.2.2 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中藥湯劑治療,組方:黃芪30 g,生地黃30 g,丹參20 g,山藥20 g,澤瀉15 g,白術15 g,葛根15 g,當歸15 g,沙參15 g,赤芍12 g,山萸肉10 g,甘草10 g。水煎煮,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用。同時,若患者存在高血壓合并癥,加用鉤藤15 g,天麻15 g,川牛膝15 g;若患者存在周圍神經病變合并癥,加用地龍15 g,水蛭15 g;若患者存在視網膜病變,加用菊花15 g,枸杞子15 g,密蒙花15 g[2]。連續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①組間血糖及血脂水平對比:FBC、2 h PBC、TG、TC;②組間腎功能及尿蛋白對比:BUN、Scr、24 h尿蛋白定量、UAE;③組間治療效果對比:患者各項臨床癥狀消失,24 h尿蛋白定量恢復至正常水平,或是降低至少50%,同時腎功能顯著改善,顯效;患者各項臨床癥狀改善,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至少30%,同時腎功能好轉,有效;患者各項臨床癥狀、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腎功能均為得到改善。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3]。

2.1 2組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對比治療前,2組患者的血糖及血脂水平對比,P>0.05,試驗組治療后的FBC、2 h PBC、TG、TC分別為(6.12±0.73)mmol/L、(7.16±0.60)mmol/L、(1.72±0.59)mmol/L、(4.86±0.49)mmol/L,低于對照組患者。見表1。

表1 2組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對比 (例,
2.2 2組患者腎功能及尿蛋白對比治療前,2組患者的腎功能及尿蛋白指標比較,P>0.05,試驗組治療后的BUN、Ser、24 h尿蛋白定量、UAE分別為(6.59±2.22)mmol/L、(47.27±7.64)μmol/L、(1.10±0.23)g、(371.96±54.92)mg,低于對照組患者。見表2。

表2 2組患者腎功能及尿蛋白對比 (例,
2.3 2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人數為24例(96.00%),多于對照組患者。見表3。

表3 2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例,%)
糖尿病腎病為糖尿病患者中最為嚴重的并發癥,在糖尿病患者數量不斷增加的條件下,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率越來越高,該疾病能夠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但從實際上來看,其并非無法控制的疾病,只要對患者的血糖、血壓等指標水平有效改善,即可以延緩甚至阻止糖尿病腎病的發展,所以盡早診斷和治療十分重要[4]。
既往數年,給予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治療,主要是應用單純西藥的治療方案,但效果普遍不理想,為了提升其臨床治療效果,則可嘗試應用中藥湯劑聯合西藥治療。本次研究中給予試驗組應用中藥湯劑聯合西藥治療,根據本次研究結果,試驗組治療后的FBC、2 h PBC、TG、TC、BUN、Scr、24 h尿蛋白定量、UAE分別為(6.12±0.73)mmol/L、(7.16±0.60)mmol/L、(1.72±0.59)mmol/L、(4.86±0.49)mmol/L、(6.59±2.22)mmol/L、(47.27±7.64)μmol/L、(1.10±0.23)g、(371.96±54.92)mg,少于對照組患者,同時治療總有效患者為24例(96.00%),多于對照組患者,P<0.05。可見中藥湯劑聯合西藥治療效果良好。
糖尿病即“消渴”,糖尿病腎病則為消渴繼發的“關格”“水腫”和“虛勞”,對其進行治療應采用益氣養陰、利水滲濕、活血化瘀等方法[5]。本次研究中所應用的黃芪,可對患者的機體微循環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使患者機體腎臟血流量增加,改善腎臟高灌注、高濾過等血流動力學方面的異常,使滲透性蛋白減少,擴血管和降血壓的作用顯著[6],且當歸可以對患者的腎功能有效保護,生地黃可降血糖、改善微循環以及弱化血小板凝聚,葛根可降低BUN、Scr以及24 h尿蛋白排血率,山藥可提升患者的腎血流量,使血小板黏附率降低,并增強患者機體免疫功能[7],丹參、赤芍則可緩解腎小球囊內壓力,使患者的血管內皮得到保護,也就可以加速纖維蛋白的降解,并起到顯著的活血化瘀的作用[4]。將以上各項藥物聯合應用并隨癥進行加減,可以對患者的糖尿病腎病病情起到有效的遏制發展作用,也就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
綜上,中藥湯劑聯合西藥治療糖尿病腎病,可以改善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同時提升治療有效率,可見該方法的臨床治療效果良好,且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