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增
摘 要:微課程一經誕生,不但解決了教師日常教學工作中的瓶頸問題,同時還使得學習者充分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學習,提高學習效率。這種自主學習模式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自我管控與約束能力,學生學習興趣顯著增加,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學習效率明顯提升。在具體的研究過程中,本文立足于實際的高中物理教學工作,并運用相關的微課程理論,提出了一種適應于新時代下的高中物理微課程教學模式,助推高中物理微課程改革,同時為其他領域學科的微課程教學工作積累經驗。本研究的創新之處在于注重實踐和微課程設計,立足實際,對相關微課程理論予以全面深入地學習與分析,切實解決高中物理教學問題,從而實現高中物理教學質量的優化。
關鍵詞:新課程; 高中物理; 微課;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1)10-009-002
隨著多媒體在高中物理的推廣與應用,網絡信息量呈現爆炸式的增長,人類社會各方面已經發生了重大轉變,呈現出全新的氣象。微課程一經誕生,不但解決了教師日常教學工作中的瓶頸問題,同時還使得學習者充分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學習,提高學習效率。這種自主學習模式,極大地提升學生的自我管控與約束能力,學生學習興趣顯著增加,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學習效率明顯提升。為了與新課程改革需求高度適配,提高高中教學信息化水平,本文將以此為主要內容展開探究分析,旨在為教育事業的繁榮進步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撐。在本文的研究過程中,筆者以個性化分析方法作為切入點,借助全新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為高中物理教學工作奠定堅實的理論依據,從而推進教育事業的創新與發展。本研究旨在提高高中物理教學工作的時效性,充分發揮教學信息化的優勢,培養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在具體的研究過程中,本文立足于實際的高中物理教學工作,并運用相關的微課程理論,提出了一種適應于新時代下的高中物理微課程教學模式,助推高中物理微課程改革。同時為其他領域學科的微課程教學工作積累經驗。本研究的創新之處在于注重實踐和微課程設計,立足實際,對相關微課程理論予以全面深入地學習與分析,切實解決高中物理教學問題,從而實現高中物理教學質量的優化。
一、微課程的基本含義
微課程是采用視頻開展教學工作,教師借助視頻面向學生講解重要知識點,也可以按照教學的重點內容有序展開教學活動,是一種有效教授知識的方法。在微課上,關鍵點在于借助視頻教授知識,然后開展預習活動,確立教學資源,設定教學過程,評測教學情況等,在教學鏈上體現出完整性。
教學設施方面,微課中的內容為教學和學習活動。對于學習內容來講,教師利用視頻的方式展現學習內容,在某個知識點的講解方面可有效控制時間,講解完成不超過10分鐘。對于網絡微課程來講,學習活動是利用已經建立的平臺確保學習人員有效進行互動交流,分享個人在學習方面匯總分析的經驗教訓,幫助所有學習人員學習多方面知識。當下,學習人員可以借助平臺提出學習方面的問題,其他學習人員以及教師可回復這些問題。而且平臺已經設定激勵機制,對積極幫助學習人員回答問題的人員給予獎勵?!拔ⅰ闭f明視頻播放的時間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但不是一定不能超過10分鐘,微課程展現出的特點為內容短、目標針對性強,具體分析某個問題。
隨著視頻技術的普及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教育行業也隨之進行改革創新,網絡學習走進了學校,教學技術的發展也逐漸成熟。但是,我們不得不擔心,教學技術下的學習時常會感到孤寂和無助,缺乏集體學習討論的氛圍,影響到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微課程作為教學技術的主要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教學技術的不足,為廣大高中習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學習心得和經驗、向學霸請教問題的機會。為合作學習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和良好的學習環境,也充分證明了網絡學習的優越性。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微課程檢測學生的學習動態和對問題的理解掌握程度,為教學技術綜合評價提供了依據。然而在實際中,國內很多的學習微課程大部分都無人問津,尚未充分挖掘發揮其優勢。在當今社會,網絡技術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在教育行業中,也引入了各種各樣的網絡技術,尤其是高中教育,目前基本上已經開始步入網絡信息時代。在高中學生進行教育過程中,與網絡相關的話題越來越多,比如微課程,社區聚合,Facebook等等。
這幾年來在高中學生群體之中,社區發展速度尤為驚人,大量的網民使用社區功能,而且使用率遠遠大于即時通訊,僅次于電子郵箱之后。當代社會的高中學生一般情況下都是通過網上社區來了解外部世界,同時通過網上社區來獲得其他信息。在高中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有必要打造微課程平臺,有利于推動高中教育的發展,讓學生的信息識別能力更強,自主學習水平更高,這也是現代高中建設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方向。
二、高中物理微課程教學的重要意義
1.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在教學性質方面,高中物理體現出的特點在于有效進行實踐。如果教師只是面對學生進行教學演示,那么無法確保所有學生都能牢記知識內容。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師為了確保教學任務完成無法關注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此情況下,部分學生在學習方面會遇到問題,例如部分學生只是了解知識點的某些內容,其他學生認識到了某個知識點的重要性。這說明完全理解知識內容的學生數量較少,假如此方面情況長期存在,那么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無法提高。此外,高中物理課程在知識點上體現出連貫性,假如學生對于部分知識內容沒有深入理解,那么今后的學習方面會遇到較多問題,也會有部分學生出現課程聽不懂的現象。微課程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學生可按照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學習時間,通過對弱項的學習逐步提升學習成績,建立學習信心。
2.展現課堂教學的高效行
微課程體現出的優勢在于,學生可按照自己情況多個途徑的開展學習活動,而且課程內容可將散亂的知識點進行匯總,讓學生有序的進行學習,確保學生牢記知識內容。利用知識點與學生日常生活的關聯關系進行知識教授,不僅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知識內容,也在學習方面展現出了高效率。
3.幫助學生自我學習和自主分析
微課程展現出的特點為創新性較強,和以往的教學方式有較大差異,學習方面重視學生的實際情況,也會按照學生的狀況確定學習重點,可滿足學生在學習方面的新需求,也體現出了新教學理念的價值。學習上采用“學習一操作一再學習一再操作”的學習模式,學生可自主進行學習,積極分析問題,有效進行實踐。借助自主學習可幫助學生快速解決學習難點,解決學習方面的問題,系統化地開展學習活動。也展現了學習上的高效性模。
4.拓展學習的層次與深度
雖然微課程的時間較短,然而其中也涵蓋多種內容。例如課堂導入、知識講解、重點分析等。此教學方法展現出的優勢較多,傳統教學模式無法與其相比。因而,課堂教學方面采用微課程可滿足學生新需求,有效提升教學效率,確保學生高效學習,牢記知識內容,提升實踐水平。
三、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微課
1.教師挑選或錄制微課視頻
教師在教學方面都會按照自身情況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教學技巧方面同樣展現出差異,這說明微課的教學質量方面同樣會出現差別。微課的學習方面,學生一般借助移動設備開展學習活動,視頻的種類較多,視頻制作方的水平各有差別,學生可以在任何地點和任何時間進行學習。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接受能力,分析教學方面的真實情況,進一步調查學生未牢記的知識點內容;也要了解學生在學習方面遇到的各種難題,找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遇到的問題;然后才能依據實際情況制作微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借助多媒體開展學習活動,通過播放教學視頻讓學生共同研究不同學習方法體現出的優勢和缺點,分析學習方面的技巧,然后通過訓練的方式牢記知識內容。
2.課前觀看微課實驗視頻
物理學習方面通常會開展不同的實驗活動,然而課堂教學方面無法全部用來開展實驗活動,否則無法講解基礎知識內容。在此情況下,教師可在課堂以外的時間匯總收集實驗教學視頻,也可以親自錄制視頻,在課堂教學以前播放視頻內容,這不僅能幫助學生有效進行預習,也能提高學習效率,確保學習方面取得較好成效。教師在微課教學上采用演示方法可讓學生了解實驗有關內容。可選擇目前已有教學視頻或者選擇親自錄制的方法制作視頻,確保學生了解實驗各個階段的具體情況。
另外物理實驗無法確保每次實驗完全成功。假如課堂教學上開展實驗活動,并出現實驗不成功現象,那么需要耗費較長時間才能完成教學工作。因而,利用微課堂教學可在課堂教學前讓學生了解實驗情況,確保教學方面展現出高效率,也能讓學生在不理解實驗過程的情況下多次進行收看,確保學生有效理解實驗內容,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3.專題復習過程中利用微課復習
專項復習對于學生來講比較關鍵,而且學習時間有限,學生需要復習的內容較多,其中涉及各方面知識點,是否能高效學習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收效。另外,專題復習過程中需要開展不同的測驗活動,教師必須按照實際情況制定復習計劃,也要考慮學他學習科目的復習進度。教師開展物理專題復習過程中可借助微課視頻開展復習活動,按照學生的具體情況挑選練習題。不管是章節還是綜合性復習,教師都應確定復習計劃,也要注重學生練習情況,利用微課程提升復習效率。
通過分析上述內容得出,教師利用微課教學課在教學方面取得良好成效以及今后應注重新教學模式體現出的重要性。教師應注重教學方面的難點和重點,通過微課教學提高學習效率,也要逐步提升教學水平,跟進時代發展進程,采用先進性的教學技術幫助學生提高成績。
教育領域中近幾年開始廣泛應用網絡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并且不斷趨向于成熟。但是我們必須承認的是新課程教育改革之中的學習者往往會體會到無助與孤獨,這種集體歸屬感的缺乏會對他們學習積極性與效果產生嚴重影響。微課教學課作為新課程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組成環節,能夠有效彌補新課程教育改革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提供給學習者平臺去相互交流經驗與心得,為協作工作創造出和諧良好的學習環境,其強大優越性無疑展露了出來。通過微課教學課應用,教師也能夠隨時掌握學生的一些問題與理解程度,針對新課程教育改革評價環節提供可參考性的依據。
參考文獻:
[1]陸煒妮,吉珊珊,謝志偉.高職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實踐 ——以《界面設計技術基礎》課程為例[J]科技風,2020,(23):62-63.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2023049
[2]王丹.高職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以“財務管理”課程為例[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4):76-78
[3]陳亞飛,杜凡,何祥鵬,等.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以高職院校"圖形創意"課程為例[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16(15):141-142
[4]呂靜,齊廣輝,李春靜.高職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探索——以《化工單元操作》課程為例[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8(4):231-232.doi:10.3969/j.issn.1673-5641.2019.04.121
[5]黃瑋,張海磊,劉錫鋒.在線開放課程在專業課程建設中的應用實踐[J]中國新通信,2020,22(18):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