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文軍
摘 要:通訊技術的高速發展使手機已然成為當今大學生的必需品,隨之各類教育APP也應用而生,手機APP引領了新潮的學習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合理利用了碎片化的時間,并且還節約了一定的學習成本,這些優勢讓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到了教育APP的使用隊伍中,在這樣的形勢下將運動APP合理地應用于高校的運動體育建設中,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也是為高校健康校園的創建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將通過分析高校健康校園運動體系的構建意義、組織結構以及運行方式,從而更好地提出運動APP在高校運動體系建設中的應用
關鍵詞:運動APP; 高校; 健康校園; 運動體系; 應用
中圖分類號:G807.01?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1)10-069-002
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校園環境是公眾共同的愿望,也是學校應該承擔的責任。體育運動相對于其他教學是安全隱患比較高的學科,如何將新潮的運動APP與傳統運動體系相結合,營造一個健康的校園環境,是一個非要有價值的研究課題。
一、高校健康校園運動體系構建的意義
如今素質教育理念強調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高校健康校園運動體系的構建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首先,完善的運動體系可以使體育活動規范化,對體育活動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促進體育運動的健康發展,其次,健康校園運動體系的建立就是切實貫徹《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剛要》的指示精神,對體育課內外一體化的課程結構起到促進作用,實現對體育活動的規范化管理,拓寬了高校體育教學的全新發展領域;第三,高校健康運動體系的建立能夠有效改善體育課程教學課時設置不足、教學場所緊張等問題,形成互助互利互通的合作模式;第四,高校健康校園運動體系的構建為高校的體育活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促進了體育運動和體育文化建設的蓬勃發展。
二、高校健康校園運動體系的組織結構
1.高校健康校園的運動目標體系
目標是人們想要達到的境地或標準,它是經過努力,期望所要達到的預期效果。而學校的運動目標體系則是在體育運動教育實踐中所要達到預期效果的體系。高校體育運動帶給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擁有合理的運動目標體系將非常關鍵,清晰的目標劃分會讓學生的運動目的一目了然,增強運動的功能性,減少運動的盲目性,真正實現運動的作用。基于高校健康校園的環境下我們可以按照不同的屬性將運動體系劃分為四大類:1.按照運動目標的性質分類:條件目標、過程目標和效果目標;而條件目標又包括教師的數量和質量、學生的體育基礎、體育硬件、體育軟件、資料文獻;過程目標包括體育教學目標、體育鍛煉、課余運動訓練、課余運動競賽、科研與管理目標;效果目標即實施目標的最終結果,包括學生的體育情感、體育意識、體育能力、學生自身的體質健康水平以及體育運動人才的培養和體育科研成果的研究。2.按照時限屬性又可分為遠期目標、中期目標、近期目標;3.按照目標的清晰程度可劃分為方向性目標和達成性目標。4.按照目標的地域性又可分為各所學校的體育目標、地方學校體育目標和國家學校體育目標(各級各類)。在各項目標的相互作用和支撐下,高校健康校園的運動體系才能更加穩固與持久,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運動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運動水平,真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高校健康校園的運動評價體系
有了合理的運動目標體系,完善的運動評價體系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健全的運動評價體系才能更準確地觀察健康校園是否達到了既定的運動目標,從而起到監督、反饋、修正的作用。目前,我國體育教學評價存在著評價主體簡單化、評價指標繁瑣化和評價過程形式化等異化現象,完全背離了構建健康校園的理念。不同的學生都有不同的身體素質,傳統的評價方式不能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全方位和多元化的評價,往往導致學生在運動中盲目跟隨,缺乏針對性的鍛煉,導致達不到預期效果而漸漸失去信心,放棄運動。因此,健康校園的運動評價體系針對學生方面應遵循素質教育理念從學生身體的運動意識、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以及健康運動理論知識等多方面進行評價,培養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以及持之以恒堅持運動的習慣。而針對高校教師方面的體育教學評價則應從教師的教學能力、體育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三個方面進行,以有效體現高校體育課教學的特點。因此,有必要對高校體育進行定量和定性評價。
3.高校健康校園的運動監督體系
高校健康校園的運動監督體系需要教育部門不斷完善和優化現有的法律法規,并加大宣傳力度,讓在校學生對法律的認識度不斷的提高,培養公民的法律意識。而高校校園也需要對現有的校規校紀進行規范和補充,使運動監督體系的構建更具合理性、科學性和有效性。另外高校領導及老師還應和學生家長經常有一定的聯系,有效地發揮家長的監管作用,形成家校合力,共同為學生的體育學習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運動環境。
4.高校健康校園的運動健康管理體系
健康管理是對個體或群體的健康進行全面監測、分析、評估、提供健康咨詢和指導以及對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干預的全過程。根據“健康中國2030”的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素質。通過學生自我感覺、體質測試、教學反饋等信息匯總到高校體育健康管理體系中來,然后有針對地對學生的身體健康進行干預,而高校體育健康管理體系最重要的一點是通過引導幫助學生養成體育健康觀。因此,建立多元互動的高校體育健康管理體系是解決當前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根本途徑。
二、高校健康校園運動體系的運行
高校健康校園運動體系是需要多個體系相互合作相互支持下共同完成的管理機制。學校體育目標體系為健康校園運動體系提供定向目標,運動監督體系為健康校園運動體系提供法律援助以及支持,而運動健康管理體系為健康校園運動體系提供健康狀況的監測、分析與評估,從依靠“體育教學部門”一家發力,轉變到多個部門聯合作戰的多元互動模式,建立起完善的高校健康校園運動體系,共同營造良好的學校體育環境。
三、運動APP在高校健康校園運動體系建設中的應用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運動APP在高校健康校園的應用條件也逐漸成熟,與其讓智能手機成為當今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的工具,還不如合理應用運動類APP使其起到更好的輔助教學,培養學生移動學習的意識,以及利用運動APP進行自我運動狀態的檢測,讓智能手機在學生的使用中不斷擴大其優勢,弱化其弊端。
1.運動APP在健康校園運動目標體系中的應用
現在的一些運動類APP訓練方式及訓練內容都非常豐富,但是沒有一款專門針對校園的體育教學APP,因此要想更好地將運動APP與高校教學相融合,高校體育教師就需要結合校園環境、教學效果、在校學生具體情況開發更具針對性的運動APP。在運動APP中可以將在校教師的數量有個總體的標注,以及每個體育老師教學情況的簡介,方便學生的選擇以及教師之間的互相學習。而學生的體育基礎可以設置初級基礎、中級基礎、高級基礎,針對不同基礎給出不同的標準,讓學生可以自主判斷自己的基礎水平,從而在運動APP上找到更適宜自己的運動項目,同時運動APP還可以應用于學校體育硬件、軟件以及校內體育資料文獻中,使這些數據的查詢更加簡潔方便。運動APP在過程目標中的應用則主要體現于體育鍛煉、教學目標、課余運動訓練、課余運動競賽、科研與管理目標的明確展示,使不同的體育項目有合理的運動時長、訓練方法等,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需要加強改進和完善,在高校的運動體育建設中將運動類APP的運動項目進行細分化,全面化,與實際的運動項目進行關聯性設計,并且進一步改進完成任務的周期,便于學生的靈活學習與運用,明確運動APP訓練分類,整合學生碎片化時間,提高移動學習能力。而運動APP在效果目標的應用中主要就是對自我運動效果的反饋,可以創設運動APP問卷小調查來檢測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比如悅動圈APP中的趣味賽事小游戲健走闖關賽、7天健康挑戰賽,都可以吸引學生的運動興趣,提高體育鍛煉宣傳效果,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和體育情感,而運動APP的互動社區可以增加師生互動,管理方式靈活化,可以隨時關注到當下學生們所重視的體育項目以及日后體育科研項目的研究方向等。
2.運動APP在健康校園運動評價體系中的應用
高校健康校園運動體系建設中評價體系尤為重要,運動APP的加入,有效改變了體育成績評分的內容和結構,使評價體系更加完善和健全。運動APP在對學生的評價方面,可以從健康運動理論知識、學生的身體運動意識、身體素質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和評估,在日常的APP使用中,還應對學生的使用頻率、運動強度、鍛煉時長等進行多方位的評價,能夠更好地掌握學生的運動情況,得出更精準的評價,對學生的運動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而運動APP通過后臺評價大數據的計算分析,則可以給運動方式、項目設計等眾多項目提供更有依據的發展方向,讓運動更貼近學生的生活。運動APP在對教師的評價方面則應該分類成教師的教學能力、體育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三大模塊,使教師能夠更清楚了解自己的不足與優點,從而有針對性地去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在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上也可以在APP上進行優秀課題示范,互相促進教師的進步。
3.運動APP在健康校園運動監督體系中的應用
運動APP在健康校園運動監督體系中的應用則需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關于運動類的法律法規、校紀校規的科普宣傳,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培養良好的體育運動品質,比如運動競技中有哪些不能使用的違禁藥品、校規校紀中不能替考代跑等,另一類則是運動APP的使用者對自身運動的監督,比如樂動力、咕咚等APP軟件中的計步等信息記錄功能,可以讓APP的使用者進行更好的自我監督,也便于教師對于學生的引導和監督,及時制止學生在移動互聯網上的過度娛樂。
4.運動APP在健康校園管理中的應用
運動APP在高校體育管理中也應有良好的應用,健康的校園環境和良好的校園管理是分不開的,運動APP的存在能夠促進學生的移動學習與管理,對學校的健康校園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在運動APP悅動圈中就有健身、健走、跑步、騎行等多種記錄模式,還可以測血糖血壓,并針對不同的使用者情況給出科學計劃,讓學生在使用過程中對自身的健康情況有很好的管理效果,而另一款運動APP——小米運動APP也有類似的功能,并且還會針對每次的運動記錄給出專業的運動姿態和心率分析,讓運動效果更加科學有效。同時該款APP的睡眠管家也深得用戶的喜歡,對影響用戶睡眠質量的各種因素進行深入分析,并給出具體的改善意見,使用戶覺得很貼心。這些運動APP的管理方式都可以很好地應用于健康校園健康管理中,為學校的管理提供準確數據,便于學生體質健康管理。
總之,在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下,運動類APP的移動學習模式具有很多的可能性,同時也具有很多的局限性。我們應秉持創新精神去不斷開發和研究運動APP在運動體系中的應用價值,從而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需求,為我國的體育運動事業貢獻出更多的力量。
依托課題:課題批準號:NGJGH2019288;課題名稱:以運動類APP為載體的高校健康校園建設研究;課題類別:自治區規劃課題
參考文獻:
[1]岳建軍,閻智力,季瀏,等.美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評價體系及其啟示[J]體育文化導刊,2013(7):35-39
[2][朱秀清,張歡.高校體育教師職業素質評價體系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4,40(6):85-90
[3]徐恒.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應多加強學生意志力的培養[C]教育理論研究(第六輯):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93
[4]陶進.高中體育教學中注重心理素質培養的研究[C]《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科研成果匯編(第八卷),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8:326-330
[5]郭德法,張靚,張海洋.探究體育課程與教學改革的完善與發展[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8,5(13):122-123
[6]薛志偉,李薇薇,徐濤濤.普通高校陽光體育運動研究[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13,2(16):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