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虹


摘 要:大學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和心理困擾。新時期大學生的心理特征多元、多變、多維,重視衛(wèi)生類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按照青少年心理形成及發(fā)展規(guī)律開展學生心理狀態(tài)和心理特點研究,對保證衛(wèi)生類院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xiàn)具有十分重要意義。文章以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為視角,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內容方案,并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進行了初步檢驗,為形成富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奠定基礎。
關鍵詞:衛(wèi)生職業(yè)院校; 大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 理論
中國分類號:G641?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1)10-181-002
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著一些問題,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和心理困擾。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凸顯的問題日益突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漸被高校教育主管部門重視。
新時期大學生的心理特征多元、多變、多維,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給高校教、輔人員的學生工作帶來一定困難。思想靈活、思維活躍、思考前衛(wèi),在自信方面優(yōu)越感較強,“我”的價值判斷高于“你”、“他(她)”的判定,在人際關系處理上存在意識依賴和維權權威思想。因此,從大學生的心理現(xiàn)狀方面很能說明當前大學生的心理維度存在堵點。由心理引發(fā)的行為取向問題也愈加明顯。軀體焦慮、抑郁、沖動、行為異常等都是心理健康帶來的一系列連鎖性反應。
學生心理素質不僅是整個素質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還是其它素質的基礎和載體。重視衛(wèi)生類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按照青少年心理形成及發(fā)展規(guī)律,開展對學生心理狀態(tài)和心理特點研究,了解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心理健康影響因素,探索矯正心理偏差途徑,對保證衛(wèi)生類院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xiàn)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1.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現(xiàn)狀
華東政法大學馬川的研究認為,心理健康水平總體向好,但近半數(shù)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心理問題集中在軀體問題、抑郁、焦慮等方面。較明顯的心理問題包括:心理問題呈現(xiàn)低齡化趨勢,但更愿意傾訴,也更容易干預;真實交往更為敏感,更容易緊張焦慮;現(xiàn)實感較弱,脆弱性突出。在研究中指出了需要從整體上實現(xiàn)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銜接;高校需形成合力育人的格局,為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發(fā)揮作用;在優(yōu)化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與內容上下功夫是控制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應對方式。劉雪琴等人基于衛(wèi)生職業(yè)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及心理特征進行探討,結果表明大學生心理測量呈陽性篩選率為7.79%,受到性別、家庭等因素的影響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國常模。
根據表1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從性別維度上,新時期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得分女生高于男生,表明新時期男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p<0.05);從年級維度看,新時期大一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大二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主要表現(xiàn)為抑郁和焦慮因子的差異性顯著(p<0.05),其得分明顯高于大二學生的得分。在其他因子上看,性別和年級維度的差異結果均未發(fā)現(xiàn)顯著性差異。
2.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
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時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回答了事關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問題。通過“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容樂觀”這一問題導向,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是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學校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方向。
林星認為,舞動團體心理輔導是將團體心理輔導和舞動治療相結合而產生的新的心理輔導模式,一方面它沿用了舞動釋放的目的,另一方面能夠促進人際關系的建立和發(fā)展,還可以幫助團體成員表露自我,帶來心理上的不同感受,使自身潛能得到發(fā)揮。
為探究積極心理策略對心理異常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壓力知覺和應對方式的影響,趙金萍在一項實驗研究中指出,積極心理學對心理異常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良好,能夠有效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減少壓力及改善應對方式。
3.心理健康水平教育課程構建
本研究制定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構建共分為八周,第一周是介紹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預的項目方案,列出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形式和相關課程安排,以個體適應,進入研究情境為主要目標。第二周的主題是心理健康和認知分離,主要是指導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練習,講解心理健康和認知分離,并指導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干預練習,以通過心理健康練習達到心理健康和認知分離為主要目標。第三周是以提高覺悟為主題,進行心理健康干預練習,提高覺悟:與被試討論,使被試在討論中感悟,并對自身進行思考,介紹與行為表現(xiàn)相關的心理健康干預活動,以發(fā)現(xiàn)自我,提高心理健康覺悟為主要目標。
第四周以接受為主題,進行心理健康干預練習,并討論活動的進展情況,介紹心理健康的概念并讓被試討論心理健康行為,介紹心理健康的概念并讓被試體驗心理健康,以接受自我且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干預操作性練習為主要目標。第五周以心理健康行為干預為主題進行心理健康練習干預,討論心理健康、認知分離、覺悟、行為和接受等概念之間的關系,介紹心理健康行為干預,以由認知走向行為干預達到健康水平提升效果為主要目標。第六周以心理健康干預鞏固和融合為主題,進行心理健康練習,指導被試完成心理健康干預,回顧之前課程所學到的知識,并且把之前課程的內容聯(lián)系起來理解,形成綜合,以綜合并鞏固每周成果,實現(xiàn)一定時期內的心理健康水平穩(wěn)定性為主要目標。
第七周和第八周的主題為重復第六周的主題并操作健康教育干預相關教學內容,重點是鞏固并成熟健康教育的教學內容,以綜合并鞏固每周成果,實現(xiàn)一定時期內的心理健康水平穩(wěn)定性為主要目標。
4.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初步檢驗
通過為期八周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預,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與干預前相比有明顯提升,各因子分值普遍低于心理健康教育干預前的水平,特別是人際關系、焦慮、偏執(zhí)等因子得分實施干預前后有顯著性差異(P<0.05)。
5.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yǎng)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
高職學生普遍存在心理困惑:環(huán)境適應、人際交往、學業(yè)與成才、情緒調節(jié)、自我意識等方面。從學校角度,高職學生對學校的專業(yè)、規(guī)章制度、硬件設施的滿意度與其在《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評系統(tǒng)》上總分呈正相關。從社會角度,高職學生網絡使用的時長、 對社會道德風氣的滿意度以及參與社會實踐的程度也會在不同層面影響其心理健康水平。
高職學生心理問題的形成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而高職學生心理問題應對也需多方面共同努力。堅持把思政課作為關鍵課程,充分發(fā)揮學校主陣地、課堂主渠道、教師主力軍的作用,堅持抓黨建引領、抓隊伍建設、抓課程實施、抓活動融合,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基金項目:2021年校本教育科學研究立項課題(項目編號:Y202116)
參考文獻:
[1]王麗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N] 中國人口報,2020-04-09(003)
[2]田文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實效性調查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9
[3]段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效果及其影響因素[D]華中師范大學,2018
[4]凌四寶,楊東明,舒曼.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實務[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大學生心理自助叢書,201507.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