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明
摘要:輔導員是高校師資隊伍和管理隊伍重要的組成部分,提升其職業道德修養是輔導員職業性質的內在要求,是滿足輔導員職業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高校長遠發展的重要保障,對于學生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是在高校輔導員實際工作中,仍然存在著缺乏職業精神以及責任感較差的情況,需要進一步提升其職業道德修養。因此在新時期背景下,應當努力營造職業道德文化建設氛圍、完善考核與激勵機制及健全完善職業道德培訓教育,以此提升高校輔導員職業道德修養,推動我國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職業道德建設
一、新時期高校輔導員職業道德建設在教育工
作中的地位從教育體系上來看,作為高校教務處在各個學院班級的重要分支,是各項教學與教育任務的最終落實者與執行者。隨著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的頒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被提高到一個政治高度。
(一) 高校輔導員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關乎
學生價值觀體系的形成從教育心理學角度來看,若是將學齡前兒童與中小學時期作為接受系統教育的第一個時期,這個時期主要的任務為感知世界與對世界形成初步認識。那么,高校就讀期間就成為形成系統性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最重要時期。因此,在認知水平上,針對學齡前兒童進行的品德教育實際上僅僅是高校期間接受系統思想政治教育的初期準備而遠非完結階段。與此同時,進入新時期的教育要求高校學生建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尤其是在以高校為基點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黨性教育上,實際上已被提高到了黨建工作的高度上來。一般來說,高校輔導員作為高校基層黨組織的管理者和高校內部各項黨建工作的實施者,輔導員的地位被著重強調。見賢思齊,見不賢而自省。輔導員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其一言一行均對高校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體系有著重要的示范作用與引導作用。
(二) 高校輔導員的行為教育是貫徹落實教育部
新規的重要教導方式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要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這就要求高校教師對思想政治工作與日常教學工作進行交叉式教學。專業課教師每周的教授時間相對固定,這就直接導致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了輔導員的身上。同時,根據《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的要求,日常工作中諸學籍預警指導、家訪等各式各樣的不同形式的教育方式與內容。因此,高校輔導員在新時期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除了協調專業課老師的日常教學外,實際上更多的是將思想政治教育,或者說德育教育融入生活教育當中。這樣,輔導員在教師這一身分外,更增加了生活引導師的角色定位。而這,也是近年來廣泛推行的讓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生活教育的接地氣式的教育方式改革。
二、高校輔導員存在的職業道德問題
(一)高校輔導員政治素養有待提高
當前,對輔導員的招聘雖然對學歷要求較高,即大部分學校要求輔導員的學歷最低全日制碩士,體現了一定程度的學歷素養。但是對專業要求卻并沒有具體明確的限定。這也就決定了輔導員隊伍政治素養的缺乏。另外,隨著輔導員隊伍的年輕化,隨著經濟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不斷發展,面對著西方國家主流意識形態的不斷輸入,在各種文明的沖擊下,輔導員出現信仰動搖的傾向,對新時期正探索尋求的實現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沒有足夠的信心,理想信念上缺“鈣”,導致人生觀和價值觀出現偏差。
(二)高校輔導員具有較強的職業倦
怠感輔導員是大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的指導老師,與授課教師相比,他們在學生們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學習上付出的工作精力、花費的時間更多,工作內容更加瑣碎。可往往同等甚至更多的付出得不到相應的回報。盡管輔導員有著超負荷的工作量,但學校往往忽略了輔導員工作上的特殊性,績效獎勵或者晉升方面無法得到合理落實和保障。這必然導致輔導員在工作上缺乏歸屬感和成就感,嚴重影響他們的心態和工作效率,產生較強烈的職業倦怠感。
三、高校輔導員職業道德修養現狀
新時期對高校輔導員作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但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還應當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以此培育出高素質的優秀人才。但是現階段下高校輔導員實際工作中仍然存在著缺乏職業精神以及責任感較差的現象,需要進一步提升其職業道德修養。作為大學生思政工作的直接對接者,高校輔導員職業道德修養不僅影響著教學教育工作的實效,而且對于學生的人格塑造及價值引導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輔導員應當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以此培育出更多高素質的人才。但是實際工作中,高校輔導員職業道德修養水平還不是很理想,仍然存在著缺乏職業精神以及責任感的情況。一方面,由于缺乏職業精神,部分高校輔導員的職業信念不堅定和職業榮譽感不強,從而漸漸產生了職業疲倦,對輔導員這份職業的自豪感和榮譽感也逐漸消失,甚至消極對待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另一方面,高校輔導員責任意識逐漸淡化,部分高校輔導員由于長期處于重壓工作狀態下,逐漸萌生了“混日子”的想法,錯誤地認為認真工作與松懈工作的結果都一樣。此外在市場經濟的誘惑下,部分輔導員為了獲取更多物質上的財富,逐漸把工作重心放在了科研或者其他副產業,導致價值觀念失衡,對學生的責任感逐漸淡化。
參考文獻:
[1]朱琳.加強高校輔導員職業道德修養對策分析[J].新西部,2015(15).
[2]任成金.新形勢下加強高校輔導員職業道德建設的思考[J].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2)